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职园林专业人才培养初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文章通过对园林专业毕业生和园林企事业单位的调查,了解园林行业岗位对高职园林专业毕业生应掌握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要求,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适应园林行业岗位需求的园林专业人才培养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高职教育 园林行业 岗位需求 园林专业
  [作者简介]李海玲(1971- ),女,山东广饶人,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园林植物栽培。(广西 柳州545004)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8)23-0077-02
  
  一、高职园林专业毕业生普遍存在的问题
  
  1.专业学习基础不扎实,对植物的生态习性掌握不够,导致设计及养护中错误频出。主要表现在:将不耐阴的园林植物配植于高架桥下或高楼北面,导致植物生长不良或慢慢萎蔫;由于对植物的形态、高矮、色彩等植物学特征不够熟悉,在设计时,植物选用拿不准,植物配置的层次、色彩不够分明,甚至出现花坛中植物内矮外高的现象;不知道秋冬季哪些园林植物需要防寒,不知道如何根据植物高矮形态的不同而采取相应的防寒措施等。诸如此类的问题反映出我们教与学忽视了园林行业对毕业生要求中最基本的理论知识――植物学实用知识。
  2.实践教学力度不够,缺乏现实操作,导致在施工及养护中问题比较多。如部分学生在花坛施工时,培土过高,待花灌木栽植完毕后,土面已平于甚至高于花坛,导致浇灌或下雨时土壤外溢。另外,树木移植后该如何养护以及病虫害防治等知识,尽管教师课堂上再三讲解,但许多毕业生还是非常含糊,无从着手。这些问题的出现,反映了实践教学的欠缺,学生在校期间实训操作过少,致使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很有限。
  3.专业技能不扎实,基本功比较差,上手比较慢,能力不突出。许多学生设计、预算、施工、栽培养护样样都会一点,但哪一方面的知识和技能都达不到现实职业岗位的要求,都需要相关单位有经验的员工长时间指导才能适应。因此,专业学习脱离岗位环境,适应期过长,能力明显不足。
  4.团队养成教育重视不够,学生为人处世能力欠缺,缺乏吃苦耐劳精神。有些用人单位反映毕业生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做事不踏实,责任心不够,时间观念差,与人沟通能力不强,缺乏团队精神。
  
  二、高职园林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课程设置不合理,职业特色不明显,教学内容与行业需求差距较大。主要表现在:设置的课程广而全,结果导致学生样样都只学到一点,专业学习不精,技能深度不够。另外,由于教师本身实践经验的匮乏和对园林行业职业岗位实际情况缺乏了解,加之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许多教师重视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教学内容与行业需求联系不紧密。
  2.教师教学方法不够灵活,缺乏专业经验。调查发现,很多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教师已经进行了详细的讲解,但有些学生就是提不起兴趣,没有掌握。教师对此应该进行反思,是不是教学方法、教学经验、项目经验影响到教学效果呢。因此,遇到问题时,不要一味责怪学生,应反思自身的教学,从自己做起,平时注重积累项目经验,把准职业教育的特点,真正将实践能力培养落实到位。
  3.实践教学组织重视不够,教学实习各自独立,与职业实际需求脱节。当前,实践教学的现状是:虽然每门课程都有教学实习,但只是由任课老师自己安排实习并自行指导,而没有和其他教师一起联合开展实训,学生就很难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融合起来。因此,必须强调实践教学组织要与现实职业岗位搭接,以缩短毕业生的岗位适应期。
  
  三、高职园林专业人才培养的几点建议
  
  1.坚持以行业岗位需要为出发点的课程设置是实现培养目标的基础。高职园林专业的培养目标是:适应变化的园林行业岗位需求,培养基础功力扎实、实践动手能力强、能较快适应市场需求的园林工程设计、养护和预算,园林工程施工,园林苗木培育、栽培与管理等方面的技能应用型人才。要实现这个目标,必须在做好调研的基础上,制订适应职业岗位需求特点的培养方案,建构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选择并优化课程设置。
  园林行业是新兴产业,发展快、变化大,应根据变化的行业人才需求及时调整教学计划。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课程设置、课程标准、实践环节、技能考核、能力要求等,应由学校、系部与企业共同研讨、制订。教学计划(培养方案)要邀请相关企事业单位的人员参与制订;教学内容应强调实用性和实践性,突出适应性;学生专业技能的考核过程也应邀请用人或实习单位参与。例如,针对园林设计由手工制图逐步提升到计算机辅助制图的需求,课程设置时,应适当压缩“园林制图”学时,逐步增加PhotoShop,园林CAD,3DMax等计算机辅助制图课程的课时。
  当前,高职园林专业普遍存在着实践类课程比重偏低,导致学生动手能力差,使得学生毕业后很难适应实践操作的需要。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毕业后能尽快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应加强教学中的实践教学环节,尤其在以下两类课程中提高教学实践课时的比重。一是设计类课程。设计类课程的最大特点就是对学生的技能(设计思维、资料分析归纳、绘图、模型制作)要求很高,因为设计师最基本的语言和交流方式就是“图”,没有过硬的基本功就不能成为设计师,而这一点恰恰是目前高职园林专业学生的薄弱环节。二是园林工程施工技术类课程。该类课程包括园林植物栽培、工程预算、工程施工技术、现场施工组织与管理等,对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要求较高,教学应以实践性教学为主。实践教学时数应占教学总时数的50%以上。教学过程要结合大量的案例,并进行现场情境教学,使实训项目化。为了使实践教学效果有衡量标准,各校应根据当地园林行业岗位对毕业生技能要求的具体情况,结合国家对学生职业技能的资格考核认证标准,探讨学生实践技能评定考核方法,制定适合当地园林行业要求的技能考核标准,以便更合理、更科学地考查学生的社会岗位职业适应能力。
  2.坚持以行业岗位需要为出发点的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是实现培养目标的关键。高职学生求学的目的,是为了能够明确地达到某个(类)岗位的目标,胜任某个(类)岗位的职业需要,毕业后能就业、能创业。坚持以职业岗位需要为出发点,保证教师所教的、学生所学的就是企业紧缺的、企业所需的,即“订单式”培养,从而确保学生学有所用。同时,结合社会经济和行业发展,每年都要对教学计划(培养方案)进行滚动修改,实现教学内容与职业岗位的“零距离”对接。教学标准以学生发展为本,坚持“依需定学、因需施教”的原则。这就要求教师要密切关注园林行业岗位需求动态,关键时刻要能“走出去、拿进来、授出去”。因此,教师要走出去,走到企业基层的具体岗位,认真学习,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融进课堂,传授给学生。同时,教师应利用课余时间认真到行业去调研,集中研究,统一认识。如针对毕业生对植物的生态习性、用途以及对植物栽培中土、肥、水管理和病虫害、寒害防治等这些最基本的专业知识掌握比较欠缺的现状,教师就要想方设法加强这方面的教与学。
  3.坚持以行业岗位需要为出发点的综合实训是实现培养目标的有效途径。高职教育只有强调学科知识与实践能力的结合,只有将理论与实践教学、实际职业环境相结合,使学生尽早地顺利适应岗位要求,才能凸显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特色。当前,很多用人单位提出“有工作经验”“能胜任岗位”的要求。既看重文凭,又更看重能力。一句话,“适用即人才”。因此,学校应该加强学生岗位能力培养,使毕业生进入企业就能很快适应岗位要求。目前,很多高职院校非常注重与校外实习基地的合作,学生可以在校外基地进行实地操作,以熟悉操作流程,增强动手能力。但由于校外实训基地受时间、地点、空间的限制,许多专业教师认为,实训效果难保证,且往往只有少部分学生有这种实践机会,大部分学生由于实践经验的欠缺还是难以找到对口的实习单位。针对这种现状,校内综合实训显得特别重要。从第五个学期开始,可以模拟园林行业的岗位工作流程,进行一次实战演习。把学生分成4~5人一组,每组在实训教师的指导下,模拟某个园林工程从招标、投标、中标、签合同、设计、组织人员、组织材料、施工到竣工验收、养护等一连串的工作流程进行实训。这个过程要尽可能按照行业操作规范要求,模拟社会实际场景,以最大限度地实现培养学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的“零距离”对接。这样,不仅可以实现全天候的实践教学,还可以方便对学生的管理,方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遇到问题可以及时解决。
  4.坚持以行业岗位需要为出发点的综合素质培养是实现培养目标的保障。园林行业职业岗位对毕业生素质的特殊要求――具有吃苦耐劳的品质,突出了园林专业毕业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性。有的毕业生认为,只要具备了一些基本素质,如交际能力、组织能力、社会适应能力、自我提高能力等,就能很容易地融入社会、适应社会。在学校学习时,受各种条件所限,学生所学的只能是最基本的知识和技能,用到社会实际中总会存在差别,更何况还需要长时间的磨合。“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有些学生,专业知识学得挺好,但毕业之后却干得不好,问题的关键就在于综合素质。例如,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一名04届的毕业生凭借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善于学习总结的良好素质不但很快学会了苗圃经营技术和管理方面的知识,还做了某大型苗圃的主管,从2006年下半年开始,还和广东某些企业入股育苗,创建了苗场,效益不错。诸多类似的实例说明培养学生适应社会、适应岗位需求的综合素质非常重要。但是,综合素质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我们要确立“以学生的生存与发展为本”的培养理念,以“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出发点,从新生入学就开始注重激发学生的职业兴趣、职业理想和职业志向,帮助学生了解社会职业发展的要求,树立积极的职业意识与职业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发展的潜能和条件,寻求自身的职业发展方向,把今天的学习目标更好地指向明天的职业生涯,做好专业学习和职业选择的准备,尽早、更好地就业与创业。同时,兼顾考虑到未来发展趋势,通过报告会、演讲会、辩论赛、知识竞赛,义务劳动、“环境保护”志愿者组织,学生会、班委竞选、假期社会实践、体育比赛、专业技能竞赛等渠道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素质能力,优化学生的素质结构,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的培养和提高,进一步拓展学生的生存与发展空间,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全国各地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各地对园林人才的需要不断增加,作为培养企业生产第一线园林人才的高职园林专业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只有明确培养目标,积极深入基层了解园林行业岗位需求并据此认真调整课程设置体系,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我们培养出的毕业生才能越来越符合园林行业岗位需求,越来越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
  
  [参考文献]
  [1]胡燕燕.浅谈高职课程体系的构建原则[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1).
  [2]杨黎明.学分制度条件下的职业教育课程改革[J].职教论坛,2005(2).
  [3]张义勇,李艳萍,于海成.基于行业需求的园林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J].安徽农业科学,2007(23).
  [4]王颖.关于高职园林专业职业素质培养的几点思考[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9).
  [5]杨瑞卿,李春静.高职院校园林专业人才培养和教学改革研究[J].辽宁高职学报,2007(8).
  [6]于桉.高职园林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和课程体系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7(1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58242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