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探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大学生正处于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自我意识不成熟的一个特殊阶段。文章分析了大学生自我意识及其分化、自我意识的矛盾特点和发展趋势,并提出了教育和引导大学生自我意识健康发展、促使自我意识更加完善的建议与措施。
  [关键词]大学生 自我意识 发展趋势 引导
  [作者简介]王冬梅(1964- ),女,四川绵阳人,南阳理工学院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食品科学教育与研究工作;郭书贤(1963- ),男,河南南阳人,南阳理工学院招生就业处处长,教授,主要从事食品科学教育与高教管理工作。(河南 南阳 473004)
  [中图分类号]G4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8)23-0140-02
  
  自我意识是心理健康标准的一个重要指标,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对其心理健康有着重要影响。我国社会正处在重要的转型时期,大学生的世界观问题、人生观问题、价值观问题等都会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而大学生又处于迅速走向成熟但尚未完全成熟的发展阶段,这个阶段的青年心理上还残留有“依赖性”“理想化”“盲目自信”等特征。他们初入大学,面临学习、生活的重大转折,必然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矛盾和困扰。因此,分析和研究大学生自我意识的特点与发展规律,努力探索在社会转型期开展大学生自我意识教育的方法和途径,引导大学生形成健康的自我意识,是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一、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及其分化
  
  自我意识是人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世界关系的认识,包括自我观察、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监督、自我控制、自我教育等形式。自我意识的基本结构由三个系统组成,一是自我调节系统,包括自我观察、自我评价、自我监督、自我控制四部分。二是自我意识的动力和导向系统,包括人的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等。三是自我意识的功能系统,包括气质、性格、态度、意志、情感、能力、理智等。这三个系统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处于一个统一体中。大学生的自我意识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心理系统,在其人格发展中有着重要作用。
  良好的自我意识具有两种功能:一是驱动和激励功能,能使人自尊、自信、自强、奋斗不息、追求卓越;二是调节控制功能,能使学生自察、自省、自律、自爱,不断修正、升华自己,使自己逐渐趋于完善。
  所谓自我意识的分化,是指把自我分成观察者的自我与被观察者的自我。一般来说,前者是“理想的自我”,后者是“现实的自我”。其具体表现则因人而异。
  一年级大学生在入学前就已进入了青春期,随着成人感的增强和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其注意的中心已由外及内,自我探索成为主要的关注范围,这就是自我意识的分化。进入大学后,由于社会地位和社会期待的提高,“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分化进一步加剧。“理想自我”更积极、主动地对“现实的自我”进行认识、考察、评价和控制,这就势必在自己的身上看到甚至夸大过去未曾注意到的弱点,产生“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矛盾。
  另外,进入大学后,大学生自我评价的标准也有了很大的变化。除学习成绩外,他们议论更多的是家庭地位、交际能力、文体专长和衣着风度等,这就使当今大学生“理想自我”更具浪漫色彩。在这种“全面考核”下,有些人自惭形秽。“色彩”单调些的高材生,也失去了中学时的心理优势。凡此种种,既使莘莘学子感到苦恼不安,不知所措,又必然引起他们的思考、奋斗,以恢复心理平衡。因此,自我意识的矛盾是大学生成长期间不可回避的现象,能否得到正确引导和合理解决,将影响他们的精神风貌乃至整个大学的学习生活。
  
  二、大学生自我意识的矛盾特点
  
  1.期望感与失落感的矛盾。心理学中关于人的心理效应有一对公式:期望值>实际值=失望;期望值<实际值=满足。大学新生入学前往往把大学看得过于神秘,甚至想象为“理想的天堂”“生活的乐园”,进入大学几个月后,发现艰苦、单调的大学生活与青春之梦相差甚远,并发现自己在群体中地位下降,于是就容易陷入幻想破灭的失落感之中。
  2.自信心与自卑心的矛盾。这些大学生在中学时,多数是学习尖子、班干部,具有很强的优势心理,高考中榜,自信心进一步强化。进入大学后,在“群英荟萃、高手云集”的新集体中,不少人很快发现自己难以继续成为“人中龙凤”,甚至可能在竞争中落伍。不少学生对这种变化缺乏心理承受能力,心灰意冷,甚至自弃。还有一些学生自我完善的愿望过于强烈,希望自己既博学多才,又风度翩翩;既深沉稳重,又活泼善交;既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又有高雅的业余爱好。一旦意识到自己与这幅“完人”画像的差距太大时,他们往往会从自尊的高峰跌到自卑的低谷,导致对“现实自我”的强烈否定。
  3.自我封闭与渴望友谊的矛盾。大学生初入新环境,充满了远离父母、远离中学好友的寂寞感,非常需要新的友谊来补偿。面对比过去更复杂的学习、生活方式和自身的种种矛盾,他们比任何时候都需要老师和朋友的理解、支持与帮助。但是他们又比较内向,不愿敞开心扉,生怕露短显丑,给他人留下不好的印象。有些来自偏远地方的学生还会以藏愚守拙、自我封闭的方式消极防卫。这种自我封闭与渴望友谊的心理矛盾,使他们苦不堪言。据某高校抽样调查材料表明,大学新生极怀念和常怀念中学师友的占74.3%,极怀念和常怀念中学时代生活的达67.1%。
  4.满足感与空虚感的矛盾。大学生经过几年的寒窗苦读和高考考场上的激烈竞争,终于如愿以偿,不免有些胜利后的满足感和心驰神往感。但是轻松兴奋之余,又感到心里缺少点什么。如果说中学时最主要的精神支柱和最明确的目标是上大学,那么,梦寐以求的理想实现了,新的人生追求是什么?这对于大学生来说,答案并不能很快寻觅到,短时间内也不可能轻易树立起真正明确的奋斗目标和行动方向,因此产生了空虚感。
  5.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矛盾。新生入学后,自我意识发展很快,不仅自觉长大成人,还有时代强者之感,于是竭力摆脱他人的监督、控制和约束,强烈要求独立自主。但由于他们的独立性并不完全,加之缺乏独立生活的锻炼,面对许多实际问题束手无策,因此产生了主观要求独立和客观上不能完全独立的自我矛盾。
  6.理智与情感的矛盾。大学生一般都能通情达理,并渴望自我进取和自我完善。但由于他们的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往往理智让位于情感,成为感情的俘虏,有时还会做出一些错事、蠢事,导致学习计划落空,陷入懊悔、惆怅之中。
  
  三、大学生自我意识矛盾的发展趋势
  
  大学生在力图摆脱自我意识矛盾的困扰、获得自我意识的重新统一过程中,其自我意识的发展趋势概括起来可分为四种类型。
  1.自我完善型。这是一种积极健康的类型,当这类学生自我意识出现矛盾时,会主动按照社会要求的“理想自我”,自觉地改变“现实自我”的不足之处,使“现实自我”逐步完善,以与正确的“理想自我”趋于统一。这里包含两层意思:(1)确立“理想的自我”既符合社会的要求,又具有成为现实的可能性。(2)在通往理想的道路上,能够扬长避短,顽强拼搏,不断自我调节和自我完善,达到“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真正统一。
  2.自我安慰型。这是一种消极被动的类型。这类学生一般采取强调客观因素或原谅自己的办法去解除自我意识的矛盾,当“理想的自我”与“现实的自我”产生矛盾时,他们往往以“我本来就不行”而自慰,或者是勉强奋斗一阵子,一遇到困难,便浅尝辄止,降低“理想自我”的要求,以获得自我意识的虚假统一。
  3.自我反差型。这类学生多盲目自信,过高地估计“现实自我”的能力,“理想的自我”标准太高。这样,便造成理想与现实的强烈反差,若经过长期努力仍不能实现理想,往往颓废到无所追求的“现实自我”,以此求得心理的平衡。
  4.消极补偿型。这类学生常以不正确的方式从消极方面努力,以摆脱、发泄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所带来的痛苦,补偿“理想自我”的需要。如一些女大学生,由在中学时全班注目的中心变成普通一员后,不愿接受面临的现实,为了维持心理平衡,一方面热切寻求外界的肯定,对老师和同学的反应十分敏感;一方面以穿着打扮补偿“现实自我”的不足,以维护“理想自我”的尊严。还有的学生以谈情说爱来排遣孤独,以打架斗殴来发泄苦闷,以聚众滋事来寻求众人注目。这种消极补偿,显然无助于自我意识的真正完善。
  
  四、对大学生自我意识健康发展的引导途径
  
  1.帮助学生形成正确、完善的自我概念。青年学生只有树立起正确的自我概念,才能扮演与之相应的角色,从矛盾走向成熟。为此,关键是要改变学生心目中的自我概念,修正其心中做人的标准。第一,要通过卓有成效的思想教育,使学生认识祖国和人民对当代大学生的期待与要求,建立起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的正确标准。第二,教育者要克服偏爱与偏见,正确对待和评价学生,要多给以尊重、信任、鼓励和肯定,少进行训斥和挖苦,更不要歧视和冷落在自我意识方面存在障碍的学生。第三,要鼓励学生勇于表现自己,借助活动的成功结果来认识自己,进而正确设计自我。
  2.培养学生自我监督、自我控制的能力。针对大学新生情绪易变、心理状态不稳定的特点,要利用榜样教育、信息反馈、自我描述等方法,启发学生经常自省、自修、自警,自己监督自己,实现成才目标。同时,教育者要经常提醒、督促和检查,对他们的进步和成绩给以强化鼓励,培养其自我控制的能力和良好的意志品质。
  3.开展心理咨询和疏导活动。心理咨询和疏导,主要以亲切、热情、平等、尊重的态度,灵活、适当的语言,个体相对的方式,聆听学生的心声,启发他们的觉悟,激励其进取精神,培养其主动应变的能力,达到消除和预防心理障碍、促使心理矛盾积极转化的目的。实践证明,心理咨询对学生具有宣泄情绪、认识自我、学会处世、汲取知识、保护身心的作用,深受广大学生的欢迎。
  4.优化校园环境。要通过开展三育人活动和校园文化建设,使大学生在良好、融洽、和谐的学习环境、生活环境和人际关系环境中,得到生活上的关怀,学习上的指导,思想上的帮助,体验到大学师长和集体的温暖、理解,促进自我意识健康向上发展。
  总之,要充分认识大学生自我意识矛盾的特点和发展规律,及时有效地实施教育引导,帮助学生坚定信心,不断自我完善,走上成才之路。
  
  [参考文献]
  [1]顾晓英.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2007(1).
  [2]孙红梅.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分析[J].长春大学学报,2007(2).
  [3]谢志远,夏春雨.加强责任教育,注重方法创新[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02).
  [4]宗占国.正确评价大学生的价值观念[J].现代教育科学,2004(9).
  [5]梅荣华.强化大学生重塑自我意识[J].科技资讯,2007(21).
  [6]叶荣国.解析青年大学生人格发展及其特点[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
  [7]祝淑媛.当代大学生压力来自何处[J].中国改革,2001(3).
  [8]邓选梅.大学生自我意识检测及对策分析[J].文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9(4).
  [9]熊亚刚.浅析自我意识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
  [10]韩丽春.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分析[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
  [11]汪松明.对我国大学生价值观特点的思考[J].教育探索,2007(7).
  [12]陆璐,姚本先.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及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J].中国电力教育,2007(1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58244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