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我国半工半读教育探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半工半读教育起源于勤工俭学的思想,洋务运动时期半工半读教育开始萌芽,尤其是在勤工俭学运动和工读主义的影响下做了有益的探索,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正式兴起了半工半读教育,当代进一步完善了半工半读教育。这些理论和实践给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经验。
  [关键词]半工半读 勤工俭学 工读主义 历史经验
  [作者简介]阚元华(1982- ),女,安徽六安人,天津工程师范职业教育管理系在读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技术教育原理。(天津300222)杜吉泽(1958- ),男,山东淄博人,山东省职教师资培训中心主任,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技术教育原理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山东 淄博 255049)
  [课题项目]本文系教育部2007年重点课题“我国职业教育半工半读教育研究”的子课题“我国职业教育半工半读教育的历史及经验研究”的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DJA070139)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8)24-0027-03
  
  我国半工半读教育正式兴起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1957年刘少奇提出了“两种教育制度”的设想并于1958年付诸实施,半工半读教育已被实践证明是有效的办学模式。2005年出台的《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要逐步建立和完善半工半读教育;2006年教育部又专门下发《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实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教育的意见》,之后又确定了107所半工半读教育试点学校。本文通过梳理半工半读教育的发展脉络,给当前的半工半读教育理论和实践提供一些启示。
  
   一、半工半读教育的内涵
  
   现代半工半读教育是工学结合的一种形式,最初起源于勤工俭学的思想,我国自古就有勤工俭学的历史,如在《三字经》中记载“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如负薪,如挂角,身虽劳,犹苦卓”。“工”只是“学”的保障措施,工学是脱节的,是个体的助学行为,不是一种教育模式。
   1.洋务运动时期。在洋务运动时期,清政府为了自救,开始兴办新式学堂。在1868年2月福建船政学堂开办“艺圃”,是我国第一所职业技术教育学校,主要培养造船技术工人,招收青年工人(称之为艺徒),实行半工半读教育。“日入厂学工作,夜归圃读洋书”,①其中的工和读是密切相关的,内容都是关于造船技术,这种教育形式与现代的工学结合的概念相近。现代半工半读教育是工学结合其中的一种形式,并且接受半工半读教育的学生有一定的收入,它是一种制度化的扶贫和助学行为。
   2.新文化运动时期。“五四”时期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新旧文化激烈冲突,思想革命波澜壮阔,中国的教育开始摆脱传统文化的束缚,深刻反思,从思想意识上开始走上了现代化道路。在这个时期,形成了工读主义思潮,基本的宗旨就是“以工兼学、工人求学、学生做工、工学结合、工学并进、培养朴素工作和艰苦求学的精神,以求消弭体脑差别”②。其中以王光祈的工读互助团影响最大,期望通过互助合作,实行半工半读教育,实现新组织、新生活、新社会。但是它不同于职业学校,不以培养专门职业技能为目的,而是期望通过工读互助组来改良社会,半工半读被认为是实现理想社会的途径。同一时期,受工读主义影响,留法勤工俭学运动也达到了高潮,最初是一场以输入西方资产阶级文明为指导思想、以教育救国和实业救国为主要追求、以工读主义结合为手段的运动,后来逐步转变为革命救国的目标。新中国主要的领导人大多都参与到了勤工俭学运动当中,这为五十年代半工半读教育大规模的实施奠定了基础。
   3.社会主义时期。在1956年以后,我国开始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由于我国教育基础很薄弱,此时社会的人才需求和人才的供应出现了很大矛盾:一方面,经济的发展需要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员;另一方面,当时的教育规模不能满足广大青年学生升学的愿望,还存在许多青年升学以后交不起学费以及中小学毕业生的就业安置困难问题。刘少奇同志经过调研后发现,勤工俭学是个好办法,需要从方法措施、操作的层面上升到制度层面,然后在全国进行普遍推广,这样既能解决教育资金短缺问题,还能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念。1958年刘少奇同志正式提出了两种教育制度两种劳动制度,他说:“我们国家应该有两种主要的学校教育制度和工厂农村的劳动制度。一种是现在的全日制的学校教育制度和现在工厂里面、机关里面八小时工作的劳动制度。这是主要的。此外,是不是还可以采用一种制度,跟这种制度相并行,也成为主要制度之一,就是半工半读的学校教育制度和半工半读的劳动制度。”③
   刘少奇同志提出的半工半读教育思想已上升到了制度层面,是现代意义上的半工半读教育。笔者认为应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来理解半工半读教育的概念。广义上的半工半读教育有以下三种内涵:其一,工人学习文化知识进行职业培训,职业培训内容和工作任务可以相关也可以不相关。紧密相关的如艺圃的教育形式,不相关的如工读互助组。其二,学生通过劳动锻炼获得劳动技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其三,勤工俭学,贫困学生为补助学费一边工作、一边学习,工作任务和学习内容没有直接的联系。总之,广义上的半工半读教育可以理解为工学结合或者勤工俭学的概念,但是把半工半读教育内涵无限化并不利于实际的操作,我们更倾向于使用狭义的概念。从狭义的角度来说,半工半读教育是一种现代职业教育制度,是工学结合、校企结合的一种形式,是人才培养的一种模式。要尽量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学生参加对口的工作,定岗实习,通过工学结合交替完成学业;二是学生获得一定的报酬。半工半读教育体现了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即技艺授受性、民生性、就业性,它注重技能的培养和职业观念的养成,关注教育的公平性,为日后就业打下了基础。
   半工半读教育认识论的基础是实践第一的观点。人的认识过程就是一个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再实践、再认识无限发展的过程。半工半读教育中的工读相互交替,相互促进,坚持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符合人的认识发展规律,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
  
   二、半工半读教育的发展
  
   从1958年起中国开始试办半工半读教育,经历了曲折的发展历程。
   1.第一阶段(1958~1961)。1958年5月27日天津国棉一厂半工半读教育学校举行了开学典礼,这是第一所半工半读学校。刘少奇同志在5月30日在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的讲话《我国应有两种教育制度两种劳动制度》,这种思想提出的时间几乎是与国棉一厂举办的时间同步的。国棉一厂是一所职工培训的半工半读学校,它不解决青年的升学问题,但却为解决当时很紧迫的学生升学问题提供了思路和经验。同年7月,刘少奇同志提出要在青年中试办半工半读教育,工厂企业招收初中毕业生。他说:“新厂子还没招工,准备招工实行半工半读教育,新开工厂除老师傅外,都招初中毕业生,实行六班制,四小时工作,四小时上课。”“学校工厂合一,工厂就是学校,学校就是工厂”④。这样的制度既能满足青年学生升学和工人提高学习文化知识的愿望,又可以将教育制度和劳动制度两种制度紧密结合,在短时期内为国家培养大量的技术人员。
   以天津为例,半工半读教育的形式主要是工厂办学,多采取“六二制”,即每日劳动六小时,学习两小时。“六二制”的半工半读学校主要是厂办学校,招收有一定技术水平和文化水平的工人。对于具有一定技术基础的学生,主要学习有一定复杂性的技术。而对于没有任何技术基础的工人主要是学习文化课,加一点技术课,这类学校一般都在操作技术比较简单的工厂试办,国棉一厂的半工半读教育学校就是属于这种类型的。还有一些是很纯粹普通中学性质的半工半读教育学校。除了“六二制”的半工半读教育的学校以外,还有“四四制”的半工半读教育学校,由学校与工厂合作共同举办,学校就是工厂,工厂就是学校。工厂和学校合并,厂长兼副校长、校长兼副厂长,学生就是工人,工人就是学生。这种形式很大程度上打破了学校教育制度的“正常”秩序,学科知识的传授也是低效的。1958~1959年这两年间,很多企业大办学校,学校大办工厂,这是教育领域的群众运动。但是,半工半读教育有其适用的范围,不能完全取代正规教育,只能作为一种并行或补充的教育制度。1959~1961三年经济困难时期,各地许多半工半读教育学校不得不停办,特别是农村中的半工半读教育学校被停办。据官方数据显示,1960年全国有三万所农业中学,学生290万人,到1962年已锐减到3715所,在校人数为26万,第一次半工半读教育进入低谷。
   2.第二阶段(1962~1966)。三年国民经济困难时期过后,全国进入了“调整、巩固、提高”时期,国民经济全面好转,教育也进入稳步发展的轨道。由于教育普及率与1958年相比大大下降,如中学教育1958年中学的在校人数为1215.88万人,而1963年仅仅为845.35万人,如何提高教育普及率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1964年刘少奇同志再次倡导两种教育制度两种劳动制度,毛泽东同志也在公开场合肯定了刘少奇的思想。同年6月,刘少奇同志到天津视察,对厂办青年学生半工半读教育中等专业学校作了充分的肯定,并把试办半工半读教育学校和普及教育结合起来。他还指示天津市委对这类学校的毕业生做千人调查,准备进行再教育,办半工半读教育大学;指示成立第二教育局,专管半工半读教育工作。8月,他提出试办半工半读教育的农业和工业师范学校。可见,刘少奇同志开始构建完整的半工半读教育体系,比第一阶段的认识更加系统化。他的这一系列活动促进了全国半工半读教育的发展。1965年半工半读教育得到充分的发展,据教育部在1965年下半年不完全统计,半农半读、半工半读教育的中等学校学生比1964年增长87%左右。但是,随着“文化大革命”的开始,半工半读学校基本被撤销或改为普通学校,第二阶段的半工半读教育又一次失败。
   半工半读教育的实施提高了教育的普及率,满足了广大青年升学和工人学习文化知识的愿望,有利于培养适合工农业生产的技术人才,有利于解决青年毕业生就业安置问题,促进了生产的发展,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它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原理的应用和发展,对于提高全民族的综合素质,逐步消除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差别具有重大的意义。同时,在实施过程中也应看到半工半读教育的局限性,不能忽视全日制学校的作用,这些都对当代的职业教育发展有很深远的启发意义。
  
   三、我国现代半工半读教育的路径
  
   进入21世纪以后,半工半读教育吸取上世纪的经验教训,并借鉴德国“双元制”和英国现代学徒制等现代职业教育制度,得到进一步的发展。2005年出台的《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要逐步建立和完善半工半读教育;2006年教育部又专门下发《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实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教育的意见》,之后又确定了107所半工半读教育试点学校。
   新中国成立后的这两次半工半读教育存在很大的不同。20世纪五六十年代面临着技术工人奇缺的问题,教育领域资金短缺,另外亟须提高教育的普及率,国家希望通过半工半读教育能解决这些问题,作为全日制学校教育的一种补充。当今的半工半读教育是在职业教育领域开展的,一些职业院校面临着教育和社会需求脱节、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使学校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许多职业院校采取了工学结合的模式。半工半读教育是工学结合的一种形式,工学结合是开展半工半读教育的基础,对合适的专业实行半工半读。也有些职业院校把半工半读教育定位为扶贫教育,如在珠三角地区陈村职业学校的扶贫式半工半读模式。两次半工半读教育在出发点、实施的领域方面都存在着差异,五六十年代的半工半读教育具有更广阔的社会内涵,当今的半工半读教育更显其具体性和针对性。
   在新形势下落实半工半读教育,需要探索半工半读教育的多种实现形式。吴启迪同志在全国职业教育半工半读试点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说:“山东省结合自身实际,摸索出了四种形式:一是工学交替型,即学生半天生产实践、半天理论学习,学生工与学交替完成学业;二是校企合一型,即把工厂办在学校、把学校办在企业,由校企双方共同制定培养目标,学校招生与企业招工同步,教学与生产同步,学校管理与企业管理同步,毕业与就业同步;三是校企契约型,即学校与企业建立契约性关系,使企业成为学校的固定实习基地和学生的就业基地,学生可以到企业顶岗实习,企业员工也可以到学校进修学习;四是学校自办产业型,即学校围绕人才培养的需要创办产业,既为学生提供实训场所和实习机会又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他们的这些做法很有启发意义,究竟哪种办法好,需要一段时间的检验。希望各地各职业院校思想要更加解放一些,积极地去试,只有在实践中我们才能找到具有长久生命力的半工半读模式。”针对以上四种半工半读教育的实现形式,有一点值得商榷。“校企合一型”“校企契约型”和“学校自办产业型”均是“校企合作”的一种形式,把“工学交替”与这些形式并列,存在逻辑上的冲突。“我国职业教育半工半读教育研究”课题组深入半工半读的试点学校进行调研,发现一些很有推广价值的模式,诸如“海南模式”。其主要做法是,招收城乡经济困难家庭子女,根据学校实际的条件,社会需求情况及就业率、考生关注程度和生源情况,并考虑半工半读办学性质特点,面向市场开设专业,以学期为时间单位,半工半读采取三种模式进行工学交替,主要解决城乡贫困家庭子女读书难、就业、创业难的问题。笔者认为有必要将各地成功的模式进行分析,探索具有规律性的因素,再进一步指导半工半读教育的实践。
  
   四、半工半读教育的经验
  
   1.为穷国办大教育提供思路。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穷国办大教育,教育投入不足,教育基础设施和教师队伍的水平都还不能适应现代化教育的要求,教育观念、培养模式乃至管理体制、运行机制都存在许多问题。半工半读教育为让更多的人付得起学费提供了一种思路。工读互助组的试验虽然失败了,但通过半工半读教育方式建立新社会的尝试,也为我们穷国办大教育提供了经验。从五六十年代试办的历史可以看出,一方面在教育资金困乏的情况下,有利于提高教育的普及率,提高了民族的文化素质;另一方面,半工半读教育学校自筹资金,进行办学,发展了学校建设,并给国家培养了大量急需的技术人才。半工半读教育的最大特征之一就是勤工俭学,现代的半工半读教育不同于近代出现的勤工俭学运动,工读主义。它不是个体的助学行为,而是一种教育制度,是工学结合校企结合的一种形式,助学成了社会性的行为。它实现了广大农村劳动者、城市低收入者的求学愿望,实现教育的公平,利于达成“少花钱多办学”的目标。
   2.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一种形式。近代工读主义教育思潮蕴涵了教育须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历史上试办的半工半读教育学校,实现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半工半读教育这一特色在当今仍然具有借鉴价值。随着社会对中等职业人才要求的变化,怎样培养具有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的中职毕业生成为焦点问题。同时,在当前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中,一方面农民有提高技能以获得更好发展的愿望;另一方面他们负担不起职业教育费用或不愿接受职业教育。因此,可以利用半工半读教育的形式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推进中国城市化进程。
   3.从“工读”到“读工”的转变。五六十年代半工半读教育主要是企业办学,招生的对象是具有一定技术水平的工人。没有技术基础的工人主要是学习文化课,这类学校一般都在操作技术比较简单的工厂试行,那时的半工半读教育是工人为主体的教育,采取的是从“工”到“读”的模式,半工半读教育实施的载体是企业。当今学校积极寻找企业建立校企合作,接受半工半读教育的是没有任何技术基础的初中毕业生,是从“读”到“工”模式,工读交替,以学校为载体实施半工半读教育。这样的转变遇到的问题就是,企业缺乏参与半工半读教育的积极性。在校企合作中企业缺乏积极性是世界范围内存在的难题,企业积极性问题在我国尤其突出。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政企分开,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追求市场效益和利润是企业的目的。在参与半工半读教育方面,企业的角色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从行政命令转变为社会责任。这需要政府社会学校共同解决这个问题,调动企业的积极性,建立一个良性的互动机制。
   以前学生多是企业的工人,具有一定的技术基础;而现在的学生毫无技术基础,如何在学习基础文化的同时培养技术能力,实现“工”和“读”的紧密结合,就成为重要问题。校企合作为半工半读教育提供了基础,“工”与“读”的专业紧密结合在一起,但是专业技术要求不高,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企业中,企业可以吸纳全部接受半工半读教育的学生。
   总之,半工半读教育起源于勤工俭学的传统思想,清末时期开始粗具雏形,“五四”时期工读主义和勤工俭学等思想的宣传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到五六十年代大规模的试办半工半读教育学校,再到当代建立现代半工半读教育,可以看出半工半读教育是教育和生产劳动结合的有效形式之一,对于探索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具有深远意义。
  
  [注释]
  ①孙培青.中国教育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306.
  ②王炳照,阎国华,等.中国教育思想史(第六卷)[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4:215.
  ③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刘少奇选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324.
  ④张子光.刘少奇同志关怀天津半工半读教育[N].天津日报,1980-05-17.
  
  [参考文献]
  [1]肖志伟,李永春.浅谈工读互助团与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的关系[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5).
  [2]李庆刚.刘少奇两种教育制度的内在逻辑[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
  [3]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事记(1949-1983)[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3.
  [4]周江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半工(农)半工”教育述评[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1).
  [5]白汉刚.职业院校推进半工半读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几点建议[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5).
  [6]王华轲.半工半读教育及其当代意蕴探寻[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03(4).
  [7]段锋,范敏媛.把半工半读教育办得更好[J].人民教育,1980(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58245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