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新课程背景下高师教育教学改革的有效路径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基础教育新课程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高师院校要适应并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就必须合理定位培养目标,完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重视通识教育和通才培养,加强和改进实践教学环节,革新教学方式手段,并注重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以切实提高师范生的专业化水平。
  [关键词]新课程 教师素质 高师院校 教学改革
  [作者简介]孙宏恩(1971- ),男,陕西蒲城人,渭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教育史、教育基本理论。(陕西渭南714000)
  [基金项目]本文系陕西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新建本科师范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课题、渭南师范学院科研基金项目“新课程背景下的高师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08YKZ027)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8)26-0075-02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健康、有序、全面地推进。基础教育新课程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基础教育“母机”的高等师范院校是培养人民教师的摇篮,这是社会赋予它的特殊使命。然而,长期以来,高师院校的教学存在着“脱离培养目标、脱离高师特点、脱离基础教育实际、脱离三个面向”的弊端,其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脱离现实,陈旧老化,缺乏现代性、实用性、多样性。面对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基础教育改革的新形势,高师院校必须主动适应新课程的理念,更新教学观念,合理定位培养目标,完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革新教学方法手段,使培养的人才符合基础教育新课程的各项要求。
  
  一、基础教育新课程对教师素质的要求
  
  在传统的基础教育中,教师的核心素质是完成知识的转移,强调教师尽可能多地掌握静态的知识。而在素质教育和新课程背景下,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唯一载体,而是不仅要完成传授知识的使命,更要成为教育的促进者,要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服务,要让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共处。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与情意结构。具体来讲,新课程对教师素质的核心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先进的教育理念。先进的教育理念具体包括新的教育观、学生观和教育活动观。新的教育观要求教师立足于未来,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的能力,使教育真正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服务;教师应认识到教育不再仅仅是传授知识,而是充分开发每个学生的潜能,发展学生的健康个性,让学生生动活泼地健康发展。新的学生观强调学生是有主动性、潜在性和差异性的个体,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学生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是学习活动的主体,要尊重和信任学生,承认学生的差异性,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新的教育活动观强调教育活动的“双边共时性”“灵活结构性”“动态生成性”和“综合渗透性”。
  2.科学文化素质。教师要当好学生掌握真理、认识世界和开发智力的引路人,其自身必须具备良好的知识结构。现代教师的知识结构包括:一是精深的专业知识。教师对所教学科的专业知识的掌握必须扎实、精深和系统,了解本学科发展的最新成就,并预测本学科的发展趋势,及时把新知识、新方法、新成果介绍给学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这样才能保证较高水平的教学。二是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教师应努力学习,充实各方面的知识,在精通本学科知识的同时,还必须学好其他相关学科的知识,以增强适应性。三是全面的教育科学知识。教师如果不懂得教育规律,不了解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就很难做好教育工作。
  3.教育能力素质。教育能力素质是对教师专业能力的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推行素质教育的重点,而教师具备较强的教育能力素质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前提。新课程背景下教师的教育能力素质主要包括教学设计与教学实施的能力、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较好的组织管理能力、先进科学的教学评价能力、较高的教育研究能力以及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等。
  4.专业心理素质。作为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具备健康的心理素质已成为教师履行职责的重要条件。教师心理素质是文化素质及思想素质形成和发展的基础,是教师必备素质的重要内涵。心理素质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教师对外来“压力”的排解,直接制约着个人整体素质的提高,它对于教育教学行为的成败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现代教师应表现为情绪积极乐观、心胸开朗豁达,并且具有坚韧不拔的毅力。
  
  二、高师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思路与对策
  
  高师院校要在教师教育创新和为基础教育服务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就必须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在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式手段等多方面,进行积极的调整,提高人才质量和师范生的教育技能,并加大对基础教育的研究力度,主动适应并引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1.合理定位培养目标。长期以来,很多高师院校在发展中盲目向综合性大学看齐,无论是学科专业建设、教学指导思想,还是教学模式、教学过程,都一味地以综合大学为标准来衡量自己,过分强调学生的学科专业功底,而对教育学科重视不够,不注重体现师范特色。目前,为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高师院校对人才培养目标需重新定位,要从专业对口型向素质适应型转变,培养师德高尚,热爱教育事业,勇于创新,专业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有一定科研能力的新型教师。师范毕业生应具有较高的科技和人文综合素养,具有掌握处理信息的能力、较高的外语水平、较强的社会交往和活动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和能够将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能力。
  2.完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教育类课程是体现教师专业特点、区别教师教育与其他教育的重要标志。但长期以来,我国高师院校的教育类课程在整个课程中比例偏小。翻开高师院校师范专业的教学计划,除去点缀性的心理学、教育学、学科教学法等“老三门”教育类课程外,师范专业的课程设置简直和综合大学一模一样。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和教师专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高师院校要想生存和发展,就必须改革课程结构,在保证学科专业课程的前提下,加强教育类课程,进一步突出师范特色。在教育类课程中,除开设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法之外,还应通过必修课和选修课两个途径,增加适应教师教育发展需要的新门类,例如增加教育技术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论与实践、基础教育新课程标准及教材分析、班主任工作的理论与实践、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学习论、中外中小学教育比较、教育心理学、学习心理学、青少年心理学、心理咨询等课程。同时,为了适应学生差异性需要和实现课程个性化,高师院校应加大选修课程的数量,多开设一些个性化的课程,为师范生专业特长的发展营造更为宽松和广阔的发展空间,进一步完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
  3.重视通识教育和通才培养。课程的综合化和加强人文教育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显著特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这一趋势必须有综合素质较高的教师队伍作保障,这就要求师范院校强化通识教育课程和重组专业课程, 增大通识教育课程比重,加大师范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力度,重视通才教育,以提高师范生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综合化趋势的应变能力。在课程中既重视知识逻辑结构又重视知识发展的历史过程,既重视知识的纵向更新又重视知识的横向融合和应用,坚持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并重的原则,加强文理渗透和学科融合,使文科学生具有科学素养,理科学生具有人文素质。高师院校的学生不仅是精通某种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专家,而且要具备科学的认知方法、高尚的人文精神和健康的人格,真正成为既会“教书”又会“育人”的研究型教师。
  4.加强和改进实践教学环节。新课程要求教师加强书本知识同现实生活与实践经验的联系,这对高师院校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提出了新要求。长期以来,高师院校师范专业普遍存在教育实践课程比例小、基本技能训练活动太少的现象。为了适应新课改的要求,高师教育应加强教育实践课程建设,实现课内教学和课外实践结合,强化教育能力训练。除了在专业课程教学中注重实践环节外,还应当把生产劳动、军体训练、教育实习、见习、社会调查、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各种科技文化活动等实践课程列为培养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实现高师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使之与专业课程体系融为一体,使毕业生既具有获取知识、研究创造的能力,又具有教学能力、班级管理能力、组织活动能力。其中,教育实习和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是培养合格师资的重要内容,高师院校应重视和加强这两方面的教学和管理工作。一是应保证充足的教育实习时间,建立固定的实习实践基地,与基地学校建立伙伴关系,加强交流合作,增加师范生接触基础教育的机会,及时掌握基础教育改革的最新动态和发展方向,促进高师教育改革和师范生的健康成长。二是要加强师范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如“三字一话”(毛笔字、钢笔字、粉笔字和普通话)、“五练一熟”(练书写、练讲说、练绘画、练制作、练管理、熟悉基础教育教材与教改情况)等,提高师范生从师任教的综合素养。
  5.革新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教学过程既是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又是身心发展、潜能开发的过程。基础教育新课改突出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要求教师教学的重点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个体发展转变。这就要求高师院校要抓好课堂这个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积极改革课堂教学模式,鼓励教师综合采用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实验法、发现法和探索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听讲、问答、讨论、质疑等教学环节,实现师生间、学生间的双向交流和创设多种教学情景与活动的多向交流,使课堂气氛宽松,学生思维活跃,从而促进每个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都能有大的提高。同时,要在教育教学中广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并培养学生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通过改革教学方式方法,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对师范生以后从事教师职业起到潜移默化的示范作用。
  6.加强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高师院校是培养基础教育师资的摇篮,基础教育对师资知识结构、技能水平及综合素质的要求就是高师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这就要求高师与基础教育建立密不可分的联系。开展基础教育改革研究是高师院校密切联系基础教育的重要途径。高师院校如果不开展基础教育改革研究,就无法对基础教育进行指导和产生影响,培养的人才也无法在基础教育师资队伍的人才市场上显露特色和竞争力。高师院校的教育科研不能跟在基础教育改革后面亦步亦趋,而应以先导前瞻的眼光研究探讨基础教育的发展,加强教育理论研究和教育方法理念的开发,促进基础教育改革的进展。同时,应加强学生参与教育科研工作的力度,培养师范生的教育科研意识和能力。
  总之,高师院校要想提高教育质量,打造品牌,就必须积极探索教师职前培养新模式,合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完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加强实践教学环节,革新教学方式手段,注重基础教育教学研究,提高师范毕业生的专业化水平,为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朱慕菊.走进新课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朱小蔓.新世纪教师教育的专业化走向[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张翼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高师教改的要求[J].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4(3).
  [4]何建军,胡燕华.高等师范院校如何应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挑战[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58248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