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课程建设与改革的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课程建设与改革是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的三大工程之一,是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重点与难点,也是实现高职教育目标的核心。文章就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现状进行分析和研究,针对存在的问题及酒店管理专业岗位(群)的需求,提出了适合该岗位的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对策。
  [关键词]酒店管理专业 高职教育 课程建设
  [作者简介]冯文昌(1962- ),男,浙江杭州人,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酒店管理。(浙江杭州310053)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8)26-0103-02
  
  随着我国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高职教育内容与实际需求的矛盾日益激化,关门办学、脱离市场的现象十分严重,教师队伍年轻化、实践经验缺乏的问题相当严重,教材脱离实际和滞后的情况非常普遍。因此,如何办好高职院校,如何贴近市场需求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高职教学的课程建设与改革已经提到议事日程。酒店管理专业是一个应用性很强的学科,近几年来市场需求缺口很大,青黄不接、素质断层的现象日益突出,酒店行业的人才培训已经逐步成为影响行业发展和提升的瓶颈。
  
  一、高职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酒店管理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随着我国旅游市场的快速发展,酒店管理的人才需求十分旺盛。然而,该专业的传统教学模式不仅跟不上行业发展的需要,而且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特点存在一些偏差,如教学观念陈旧、教学内容老化、教学方法单一等,严重影响了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和行业发展的需求。
  (一)过分注重学科的理论体系,忽视了理论最终转化为生产力的实际意义
  高职在我国高教领域十分年轻,诸多教学模式都是依托本科教学架构的,因此高职的理论体系仍以知识为目标,课程设计与本科院校并无多大差距,甚至被称为本科教学的缩水。从目前对部分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的教学计划的调研来看,理论课与实践课的比例基本上是5∶5,这一比例有两层含义:一方面指理论教学课时与实践课(含实习)课时之比;另一方面专指专业课的理论教学课时与实训课时之比。而后者50%的实践性教学多数因客观条件不具备而达不到。在理论课当中通识类课程的课时占整个理论课时的47%,专业基础课约占25%,专业课只约占28%。从整个课程的结构比例也可以看出,课程设置偏重理论教学的现象相当严重。因此,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动手能力普遍较弱,一毕业即失业,造成社会人才供需的脱节。出现了“一方面找不到工作,一方面找不到合适的人才”的现象,而问题的症结就在于教育脱离实际、脱离市场。
  (二)高校的评价体系重研究轻应用,导致教师重理论轻实践
  由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定位与实施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传统高等教育思想仍然制约着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和教改。延伸到高职院校的职称评定体系也以理论研究成果作为衡量的标准,而动手能力强的教师,却在职称评审上受到诸多影响,如高级技术职称不能等同于副高。因此,这一评估体系制约了高职师资队伍的建设与发展,最终反映在教学上是重理论轻实践,阻碍了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训练与培养。再加上这几年高职院校发展较快,教师队伍低龄化、缺乏企业背景和实践经验的情况比较严重,理论教学仍然占据着主要地位。
  (三)高职院校缺乏实训教材
  由于受到传统思想的影响,理论教材品种较多,各类版本层出不穷,有国内版的,也有引进版的。而教材内容的同质化、脱离实际的现象却十分普遍。许多教材的编写不是根据岗位标准和工作流程,而是按照理论的逻辑体系来组织教材内容,因此,不切实际。而真正能够体现高职教育特点的实训教材由于历史和师资的原因,寥寥无几,根本满足不了教学需求,且教材历史较短,还有诸多不够完善和亟须改进的地方。
  (四)课堂教学方法单一,师生缺乏互动效应
  “重理论,轻实践”必然会造成教学方法的单一化,“填鸭式”传统教学法占据了整个教学方法的70%以上,原本要求动手能力较强的高职教育,仍然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满足不了学生的学习欲望。以酒店管理专业教学方法为例,通识课、专业基础课甚至专业课基本上以课堂教学为主,仍然十分注意课程的知识体系,因此,以知识为目标的教学方法运用得较为普遍,而知识应用与能力转换的互动教学法的运用却比较少,即使有单一能力项目的教学内容,大部分还是在教室完成,原因是传统教学成本低,接受职业教育先进教学方法的途径过窄,教学经验不足,教改力度不大,实验设备配置不完善等。
  (五)高职教育资源稀缺、信息闭塞,教学与市场脱节现象普遍
  教学投入不足,现有教学资源滞后陈旧,单一化的实验场所等严重影响实践性教学的广泛开展和利用。虽然校企联合办学,可以解决部分资源不足的问题,但由于体制与认识、教学与经营之间的差距,项目进展难度较大,许多企业招收实习生只是作为一种经济行为,如黄金周的顶岗实习,不是把学生当做实习生,而是当做劳动力的补充。因为观念差异、利益驱使、信息闭塞、行业交流缺乏,即使有一支兼职教师队伍也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总之,主观办学所导致的脱节和断层成为高职教育的一大弊端。
  纵观高职教育存在的问题,从根本上分析主要还是对人才需求态势不够了解,培养定位不够准确与清晰,直接导致了岗位知识、岗位能力的设计缺乏合理性,波及课程设计、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等一系列的问题,因此高职教育的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教改的关键所在。
  
  二、高职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与建设的对策
  
  (一)“以就业和能力为导向”是酒店管理专业建设和改革的指导思想,也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准确定位的科学依据
  最近教育部经过调查与研究,结合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特点提出:高等职业院校要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制定出符合市场需要,符合学生要求,符合高职办学特点,以“适用和实用”为依据的应用性课程体系。
  根据教育部的精神,在“能力为目标”原则的指导下,依托岗位(群)对知识与能力的要求,开设符合岗位(群)需要的课程体系,以酒店管理专业培养对象基层管理岗位为例,其知识结构与能力要求见表1,并以此为原则,设计核心课程与课程内容。
  
  (二)以酒店岗位标准为依托设计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教育的课程体系
  高职教育的课程设计,必须以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为依托,科学设计课程体系和核心课程,整合课程内容,改进教学方法,真正体现高职教育的职业教育特征和培养目标。
  1.按照酒店消费者消费行为路径的关键点,确定核心课程。工作岗位是根据消费者的消费行为路径或产品的提供方式来设计的,因此,专业核心课程的确定必须依托消费者消费行为路径的关键点。以酒店管理专业核心课程设计为例,课程设计共分两个层面:一个是服务层面;另一个是管理层面。
  服务层面课程设计的依据:客人到酒店消费开始“预订―抵店―总台接待―客房―餐饮―娱乐―购物―离店”。相对应的岗位是:总机―预订员―门童―总台服务员(含收银员)―楼层清扫员―房务中心服务员―餐饮服务员―娱乐服务员―商场服务员―商务中心服务员。因此,相对应于该流程的专业核心课程应是:前厅服务、客房服务、餐饮服务、娱乐服务。
  管理层面课程设计的依据:针对岗位群的业务管理要求,管理层面的课程主要包括管理理论与方法和业务管理两个方面。其核心课程主要包括:督导管理、前厅管理、客房管理和餐饮管理。
  2.依托岗位(群)标准和工作要求,科学整合课程内容。由于高职课程强调实用性和针对性,因此,课程内容严格按照岗位标准和工作要求来组织,做到“学有所用”,尽量避免理论与实践的脱节。例如,酒店商务中心服务员的岗位职责与工作内容是,岗位职责:负责为客人提供电话直拨、传真、文字打印、复印、中英文翻译、设备出租、宽带上网等各种商务服务,在主管的直接领导下,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树立准确、高效、热情、周到的服务形象。工作内容:(1)热情、周到、规范地为客人提供传真、电话、复印、打印、扫描、上网、设备出租、代办翻译等商务服务。(2)正确、快速地办理客人商务收费,入账,结账工作。(3)当班时妥善使用设备,注意维护,确保各种设备运作正常,发现故障及时联系维修。(4)当班时做规定卫生,保持商务中心工作台、报架、电话亭、客用电脑区域干净整洁。(5)协助提供饭店内部商务服务,统一挂账,月底结算。(6)负责商务中心各营业物品的申领和补充工作,并妥善保管。(7)参加部门或饭店的各项培训,提高服务技巧和业务技能。(8)完成主管布置的其他工作,遇到突发、紧急事件及时汇报给上级。
  针对该岗位标准与工作要求,相对应的课程内容有:酒店基础知识;岗位标准与工作内容,例如:如何帮助客人复印;商务中心打印等工作效率要求;如何为客人提供打印资料服务;如何帮助客人装订;如何使用扫描仪;如何接受传真、发送传真;如何处理其他部门传真件;如何处理收到的客人传真;如何为客人提供电话服务;如何为客人提供长途电话服务;国际国内长途电话区号常识;如何为客人提供互联网服务;如何为客人提供特快专递服务;如何预订会议室及办理出租手续;如何预订机票;如何帮助客人兑换外币;如何介绍商务中心;如何预订餐饮、客房和会议;如何结账;如何应对商务中心高峰期;如何迎接与欢送客人;如何回答客人询问;如何推销酒店其他产品;如何帮助客人代办翻译服务;如何帮助客人解决非本部门服务项目问题;各类服务项目及其收费标准;如何编制营业报表;各类表格的用途及其填写;如何填写交接班本及交接班;如何做好商务中心清洁工作;如何做好就餐顶岗工作;商务中心岗位英语?如何使用酒店电脑管理系统查询;“一站服务”的基本要求;酒店信息安全管理规定;商务中心规章制度;各项物品摆放存放和使用规定;紧急及投诉事件处理程序;如何与其他部门合作;办公软件等各项工作训练;早、中、晚三班工作程序;商务中心案例分析;商务中心培训;如何做好酒店宣传资料的订阅和管理。
  (三)以“教学做合一”为教学模式,灵活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1.突出能力目标,合理设计课堂教学方法。高职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应用性的技能型人才,实际经验和动手能力要求较高。而能力的提高不是通过口授,更多的是依赖于动手和多次反复训练,因此,它与知识为目标的课堂教学存在明显的区别。以单元课堂教学过程设计为例,比较两种不同教学目标的课堂教学。
  以知识为目标的单元课堂设计:(1)是什么;(2)为什么;(3)怎么样。
  以能力为目标的单元课堂设计:(1)对问题的常规认识;(2)用专业手段剖析和提炼标准;(3)不断训练直至巩固,并具备创新能力。
  前者强调知识体系与内容的逻辑性,讲究层层推进的教学手法;后者突出对比,强调规范与程序的标准化,能力的反复训练,直至巩固和具备创新能力,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行为教学过程。至于实践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更具多样化,如情景、模拟、仿真、顶岗、工学交替等,形象、生动、直观,参与性强,教学效果显著,能真正体现职业教育的特征。
  2.实行任务驱动和项目导向法,充分发挥师生主动性。根据教育类型,科学划分理论与实践的比重和模块,根据任务驱动和项目导向设置培训包,并配合建立经营性的实验基地。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它强调知识适用,即毕业一年后能够在工作岗位上运用自如。因此,根据高职教育的特点,理论与实践的课程比例一般为4∶6比较合适,即理论为40%,实践为60%。
  为尽快实现高职教育和市场接轨,可以把课程设计为人文大讲堂、业务培训包、能力群组合三大模块。并建立仿真模拟实训室,开设经营性实训基地,边教学边经营,真正做到产学研一体化,用经济指标与管理指标评估教学结果。另外,也可以探索校企联办的思路,把课堂建立在企业,边工作,边教学;或实行一周工作五天,课堂教学两天;或把企业搬进学校,把实训室变成生产车间,到外面接订单生产,实行经济与教学责任制,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工学交替和实习顶岗。政府通过减免税收和优惠政策支持校企联办,共同承担起培养人才的社会责任。
  3.重视“双师”队伍的结构质量,整合教育资源,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教师是实现高职教育改革的主体,在教学中起着主导作用。因此,建立一支有一定理论体系又具备丰富实践经验的“双师”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教改的关键,师资结构可以突破原有的结构框架,聘请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与专家兼任教学主任或专业教师,学校的专业主任和专业教师也可以到企业任中高级管理员,通过交织互动、半工半教的办学模式,扬长避短,资源共享。结合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特点,通过建立长效合理的评聘机制,提高或突出实践型教师的评聘地位和作用,建立稳定而有效的“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实现培养社会合格人才的教育目标。
  4.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丰富和共享教学资源。随着网络教育的发展,网络教学已经成为现实,精品课、网络课和远程教育依托校际、省际和国际网络平台,得以在职业教育中充分展示现代化信息时代的魅力,还可以利用视频手段缩短距离,进行远程教学。因此,利用现代化的教育手段,可以使各种教育信息、教学资源得以充分享用。它不仅拓宽了教学范围,丰富了教学内容,也便利了教学的途径,实现了低成本、高效率、跨区域的国际化教学行为。
  总之,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课程建设只有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制定准确的培养目标,运用科学的教学手段,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高级应用型人才,解决高技能人才短缺的社会矛盾,实现社会快速、和谐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Z],2006-11-16.
  [2]教育部高教司.点击核心――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与课程开发导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谢一风.高职教育教学改革与实践[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
  [4]徐国庆.实践导向职业教育课程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58249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