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职业院校实践“三贴近”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三贴近”是指职业院校办学贴近市场、专业贴近职业、课程贴近岗位。办学贴近市场是学校职业教育观和办学观念与方式转变的重要标志;专业贴近职业有利于职业院校彻底摆脱“学科教育”模式,走“能力本位”的职教之路;课程与岗位贴近意味着毕业生的岗位知识、态度、技能与职业岗位实现了零距离。文章对职业院校“三贴近”办学的内涵和思路进行了初步探讨,提出通过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促进职业教育向其本性回归的一系列观点和方法。
  [关键词] 职业院校 三贴近 人才培养模式
  [作者简介]王吉明(1956- ),男,山东青州人,山东经贸职业学院高等职业教育研究室主任,副教授,主要从事高等职业教育研究与管理;王爱国(1968- ),男,山东昌乐人,山东经贸职业学院院长助理、教务与科研处处长,副教授,主要从事高等职业教育研究与管理。(山东潍坊261011)
  [中图分类号]G7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8)27-0013-03
  
  当前,职业教育已基本摆脱了“学科本位”、应试教育的老路,在办学导向、目标定位等方面基本上达成了共识,职业教育观念发生了根本转变。但职业教育如何通过内涵改革,回归其面向人人、提高素质、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的本质属性与功能,还有待探讨。我们认为,坚持培育以“办学贴近市场、专业贴近职业、课程贴近岗位”这“三贴近”为主要特色的职业人才培养模式,对于形成不同于普通教育的职教特色,实现全面崛起非常有益。
  
  一、办学贴近市场
  
  办学贴近市场是指学校办学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办学模式、服务面向和人才培养目标、规格与社会和人才市场需求贴近,直接为企业发展服务。办学贴近市场是学校职业教育观和办学观转变的重要标志,意味着职业院校明确了办学思路与定位,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之路,一所合格的职业院校就是一个企业及地方经济发展的人力资源开发中心。
  1.办学贴近市场的前提是要有品牌意识、竞争意识与经营观念。品牌战略是当代重要的竞争战略,或独一无二、或自成一格、或与众不同的品牌竞争是市场竞争的重要手段。作为社会消费职业教育的载体,多主体办学条件下的职业院校也必然要接受竞争的选择,优胜劣汰在所难免。品牌就是特色,就是竞争力。品牌是打造出来的,但也需要经营与管理。就内部而言,经营是指办学过程,是打造学校品牌的一系列措施与运作,管理是经营的一部分。内部经营首先要找准定位,定位准确才能观念明确,使发展目标、服务面向、办学形式清晰;还要努力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名师与大楼并举、教学与实践并重、管理与经营相济,才能出精品、上质量,使产品物有所值,适销对路。就外部而言,经营就是要参与竞争,要策划好参与竞争的手段和方式,塑造学校品牌形象,提升学校形象力和市场竞争力,扩大“产品”销路(毕业生就业渠道),才能产生品牌效应。品牌、竞争、经营是职业院校办学贴近市场的前提,是“产”“销”两旺的基础。
  2.办学贴近市场的核心是办学方式贴近企业。企业是职业教育与职业院校“产品”的直接消费者之一,在职业教育体制和人力资源买方市场占主导的条件下,企业对学校办学质量的认可程度,直接左右着职业院校的发展走势及毕业生的前途命运。兼顾企业和学生两种需要、紧盯就业和生源两个市场,有效拉近办学与企业、市场的距离,才能推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因此,一要重视市场和企业人才需求调查,做好人才需求分析,根据企业和市场需要,设置与调整专业,确定培养目标和规格,开发适应企业和市场在不同发展时期对不同层次人才需求的专业与课程体系。二要遵循现代市场双赢规则,有合理的政策措施吸引企业、企业家参与产学合作、工学结合,近距离帮助学校查问题、开“处方”、解难题;吸引企业主动参与办学,并使企业从中受益,开创学校与企业在产学结合上双边互动、互惠双赢的局面。
  3.办学贴近市场的基础是服务重心贴近地方。职业院校必须要紧紧围绕区域经济发展和当地企业需要这一重心,主动参与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研究与开发,根据地方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变化,及时调整专业结构,成为区域经济建设“人才库”,成为工程设计向生产工艺、生产工艺向有形产品转化的孵化器,在地方经济建设中发挥作用。否则,失去地方政府支持及企业合作,也就失去了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
  
  二、专业贴近职业
  
  专业贴近职业是指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应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使专业与学生将来的职业、学生职业素质和能力与国家职业标准贴近,直接为就业和职业生涯发展服务。它有利于职业院校彻底摆脱“学科教育”模式,走“能力本位”的职教之路,使毕业生的职业素养、职业能力与职业要求基本一致,成为一个称职的职业人。在具体的办学实践中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专业设置与开发以就业为导向。目前,多数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与开发依然以生源市场为主要依据,较少考虑就业市场,导致“热门专业”就业“冷”,这是毕业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专业设置、调整和开发不能只考虑生源市场和吸引学生,而首先要考虑就业市场、考虑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反映所设专业与本地区经济结构匹配程度、与就业市场适应程度、与用人单位对人才要求的符合程度、与学生择业志向的满足程度,是衡量专业设置、专业结构和专业规模合理性的客观指标。以就业市场为导向设置专业的结果是毕业生顺利而高质量的就业,这是专业贴近职业的根本意图所在。从另一个角度看,随着就业市场对生源市场调控能力的增强,学生在选择专业时会更看重就业机会及就业待遇,以就业为导向选择专业的趋势也日益明显。以就业为导向设置专业在侧重就业市场的同时也兼顾了生源市场,对学校可持续发展十分有利。
  2.专业面向与目标定位以职业为对象。专业与职业有密切相关性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特色。专业知识与技能要能够应用于职业岗位,有助于毕业生职业生涯发展,这是职业教育作为民生教育的特殊本质。职业院校的专业面向和培养目标定位要以职业为对象,以职业性为最突出的专业特色,或者包容职业、或者为职业的核心、或者为职业发展基础,丢失了这些,就没有了生命力。因此,学校应不惜人力、精力甚至财力,对专业分类和职业分类、专业和职业的对应关系进行分析研究,至少做好《专业目录》所列专业与《国家职业分类大典》所列职业的对应性比较研究,理清自己所设专业所对应或者包含的职业层类,并以此为确定专业服务面向、培养目标、人才规格以及设计培养方案、课程体系、课程标准等问题的基本依据。
  3.人才培养方案以学生技能提升为核心。学生流失率高是当前职业院校普遍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一刀切”“模具式”的人才培养计划,无法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水平学生的求学目的是直接原因之一。因此,研究学生受教育的需求,开发出紧贴职业的人才培养计划是当务之急。笔者认为,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计划革新可从三方面入手:
  第一,在教学进程安排上以“基本技能、专项技能、综合技能”为序,最大限度地提前技能教学。一要突破以“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为框架,先基础知识,后专业知识,再实践技能的三段式计划模式,在基础知识必需够用情况下,最大限度地提前进行技能教学和训练。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入学不久就能学到一定技术技能,激发学习与职业兴趣,体验职业教育对个人职业发展的作用,破除职业教育“无用论”,保持在校生的稳定性,同时也使那些中途辍学的学生在进入社会时身怀一定技能。二要填补重视单项技能、忽视综合技能这一盲点。事实证明,没有进行综合技能培养的学生,往往缺乏独立工作的能力,至多是一个唾手可得的简单劳动力。因此,在培养学生基本技能、单项技能的基础上,对综合技能训练做出设计、提出要求、认真实施,是提升学生职业综合能力和岗位竞争能力的基本保障。
  第二,在课程体系组合上以“大平台、小方向、多模块”为纲。“大平台”是指专业口径要宽,要有包容性,要对应一个职业中几个小类或细类。坚持大平台原则可以调节《专业目录》和《国家职业分类大典》间的数量不对应关系,解决专业目录少而职业分类多的矛盾;同时可以提高学生的岗位适应性和发展潜力,避免影响其后续发展。“小方向”是指在专业中设计开发出若干专业方向,不同方向各自对应一定小类或细类,以强化专业与职业的对应关系。“大平台”是要让学生技能“全”,“小方向”则是让学生技能“专而精”,各有侧重。“多模块”是指课程体系要以专业方向所对应的职业类为依据形成多层次的知识与技能系统。不同模块既相对独立,分别承担不同的技能教学任务,又互为依托,具有渐进性和梯次性,从而既满足想掌握一技之长、顺利就业学生的需要,又为培养高水平、高技能毕业生奠定基础。
  第三,在总体方案设计上以“小培训、多层次、大教育”为本。职业培训的最大优势是目的明确(掌握技能)、方法直观(现场操作指导)、重点突出(掌握某一技能),能在较短时间内使培训对象掌握一技之长。职业院校完全可以借鉴这种教学方式,以技能模块为基础实行分阶段技能教学,每阶段围绕一个模块,确定一个目标,教会一种技能,这就是所谓“小培训”。其特点是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分解成若干小目标,使学生在不同阶段有不同主攻方向的具体目标。“多层次”有两层意思:一是指实施分层次教学。根据不同教学对象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按人才培养类型(技术技能型、知识技能型、复合技能型)及学生本人兴趣,确定不同层次的教学内容和标准,实施不同的教学计划,不搞“一刀切”。二是指“小培训”内容(技能)间的逻辑递进性,使每个“小培训”都是在前期“培训”基础上的技能层级提升或者扩展。“多层次”的特点是注重学生的个性特征和发展,兼顾基本就业需要和个人职业发展两种因素。“大教育”是指不能把学生学习做成若干次职业培训的简单叠加,要发挥院校教育的全面性、系统性优势,既要育能,又要育才,更要育人,在提高学生技能的同时,启迪学生智力,开发学生潜能,培养后续发展能力,把系统的学校教育和短期培训区别开来。
  
  三、课程贴近岗位
  
  课程贴近岗位是指职业院校的课程体系与职业岗位群、学生知识和技能与就业后的工作岗位贴近,为毕业生“零距离”上岗服务。这意味着毕业生的岗位知识、态度、技能与职业岗位要求及职业资格标准基本一致,是专业贴近职业的具体实施和贯彻,主要表现在课的标准、课的形式及效果评价等方面。
  1.以国家职业标准为依据确定课程标准。课程大纲与标准决定着课的内容确定与形式选择,而国家职业标准则在职业分类基础上,根据职业活动内容和工作分析方法,描述了胜任职业所需的能力,反映了用人单位的用人要求,是对从业人员工作能力水平的规范性要求。因此,课程标准与国家职业标准的吻合度直接影响课程与岗位的贴近度。到2007年4月,我国劳动部门已公布了655个职业(工种)的职业标准,加上政府各职能部门制定的相关执业资格标准,构成了我国职业资格标准的框架。应认真分析研究它们,并以此为依据制定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进行课程开发、课程整合,选编教材,强化课程教学内容的职业岗位定向性,使技能教学面向生产,突出实用,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岗位能力,保证课程与岗位、技能和实际需要实现“零距离”。
  2.以职业能力提高为中心革新教学方式。立足校内,从教师如何教、学生怎么学的视角看职业院校的教学方式尤其是技能教学方式,应突出以下原则:(1)以学生为主体。一是坚持“学生就业最需要什么技能,就要教好教会什么技能”的教改思路,整合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以最能激发学生兴趣,最易提高学生技能的方式在双边互动中完成教学。二是坚持因材施教。在分析不同学生的基础水平、性格特点和求学目的的基础上,对不同学生群体确定不同的教学任务,采取灵活的教学方式,使所有学生学有所获,获有所长,长有所用。(2)以实训为主线。在“理论知识必需够用,技能教学丰满充实,实习实训足时到位”的前提下,突破先理论、后实践的教学定式,以实训为主线设计教法,采用“先讲后训、边讲边训、先训后讲”等多种形式,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使其熟练掌握各种技术技能,提高相关的职业素质。(3)以现场为主景。积极推动教学地点由教室向现场转移,努力营造和生产、经营、管理与服务一线相近的仿真环境,通过现场教学、情景教学、仿真教学等直观教学方式,使学生在真实的职业氛围中掌握技术技能,感受职业与岗位工作乐趣,培养综合职业素质。
  3.以职业资格证书考试为引导革新学业考核方式。职业资格证书考试是以国家职业资格标准为依据考核从业人员工作能力水平,并予以认定从业资格的国家考试。职业院校的内部考试制度逐步贴近职业资格证书考试,不仅对学生顺利获得职业资格证书,促进就业意义重大,而且对教师“教”和学生“学”有明显导向性,对课程向岗位贴近有重要制约和影响。
  第一,在主导与标准上向“第三方认证”发展。第三方认证是指人才培养质量通过学校以外的评价机构组织的考试加以鉴定和验收。尽管我国全面实行职业教育质量第三方认证的条件还不完全成熟,但第三方认证在提高考试的权威性、科学性,促进学校树立正确的质量观,使学校与社会对教育质量内涵形成共识,便于社会和用人单位选拔和录用人才等方面的作用非常明显。因此,职业院校应逐步淡化以学校和教师为主导的考试方式,积极探索更有说服力的评价办法。如,与职业资格考试对应的课程要通过职业资格证书考试来考核;近期内无法进行社会第三方认证考核的,学校应有自己的考核组织和标准,实行校内第三方认证;在以上条件都不具备的情况下,也可以采取由实训教师组织全面考核,然后学校组织抽样考核予以确认的方式。随着国家职业资格考试机制的不断完善,第三方认证创造条件的成熟,职业教育质量第三方认证是一个基本发展趋势。
  第二,在方法和内容上向“能力中心”发展。高职院校自身应主动构建符合国家职业标准、符合职业岗位需要的考试测量体系。破除以往在考场笔试答卷的固有模式,把考试重点由知识向技能转移,考试内容由教材向岗位要求转移,考试地点由考场向现场转移,成绩依据由试卷向产品(作品)转移,使考试更加贴近岗位,考核成绩与学生的技术技能水平基本相当。
  第三,在性质与结果上向“双证融合”发展。职业院校应在政府支持下积极探讨职业资格与学历、学位的对应、沟通和衔接关系,建立“两考互通”的具体运行方式,尝试改革职业院校学生毕业证书、职业资格证书管理模式,使“多证”融为“一证”:既能反映毕业生学历水平,又能反映其职业能力水平和从业(执业)资格的毕业文凭证书。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点击核心: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与课程开发导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江小明,李娟娟.以就业为导向规划高职专业设置[J].职业技术教育,2005(4).
  [3]中华职业教育社.职业指导和创业教育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华文出版社,200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58251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