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的有效途径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影响高校就业率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它既与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有关,也与高校就业服务工作、毕业生个人、学校专业设置、学校声誉密切相关。文章从毕业生个人及学校两个角度,对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的五个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并从学校教育教学及管理的角度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 就业率 影响因素
  [作者简介]徐小波(1971- ),男,湖北天门人,武汉理工大学招生与就业指导处,助理研究员,硕士,主要从事学生工作和就业指导研究。(湖北武汉430070)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8)27-0142-02
  
  近几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已经成为整个社会普遍关心的话题。对于高校来说,毕业生就业率的高低,是衡量学校办学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之一,关系到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影响学校今后的招生质量和在校学生的情绪。对于学生和家长来说,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已经成为学生填报高考志愿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
  由于毕业生就业率已经成为关系到学校生存和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各高校对此表现出了极大的关注。受到计划经济惯性的影响,目前,人们还倾向于认为毕业生就业率高低是高校就业部门工作好坏的结果。事实上,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要提高就业率,需要从多方面进行努力。
  
  一、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因素
  
  1.毕业生质量。近几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每年向社会提供的毕业生人数不断增加,用人单位选择大学生的余地也越来越大,标准越来越高,已经从以前的“饥不择食”转为“挑肥拣瘦”,从重视数量转变为重视质量。因此,在“双向选择”这种新的就业模式下,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的主要因素是学校所培养出来的毕业生的质量。毕业生的能力与素质越高,与社会要求之间的差距越小,在就业市场上就越具有竞争力,就业的可能性也就越大。反之,如果毕业生得不到用人单位的认可,毕业生充分就业、提高学校毕业生就业率也就无从谈起。
  2.就业观念。“双向选择、自主择业”使毕业生在就业时,拥有了更多的选择权。因此,在这种新的就业模式下,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观念或态度对高校就业率就会产生比较大的影响。务实的就业观念能使毕业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顺利实现就业。而过高、不恰当的就业期望则会使毕业生脱离社会实际情况,形成就业阻力。
  由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仍处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时期,来自家长、社会在计划经济时代的旧观念对毕业生的就业观念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相当一部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观念还不能适应时代的变化,就业期望值居高不下,与社会需求产生了极大矛盾,突出表现在择业的地区性矛盾和行业性矛盾两个方面①。
  由于很多毕业生都不能正确认识和处理上述矛盾,同时,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对自身定位也不准确,从而出现许多毕业生有业不就或待业的现象。这部分学生的大量存在,必然会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产生负面影响。
  3.高校的专业设置。在精英教育、供给导向的情况下,不管什么专业的大学毕业生都会被社会接受,顺利实现就业。然而,如今社会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我国高等教育已经实现了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由以前的“供给导向”转向了“需求导向”。在这种新的社会形势下,一个高校所设置的专业合理与否与其毕业生的就业率有着密切的关系。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按照社会需要设置的专业能使该专业的毕业生适销对路,从而提高就业率。相反,如果高校只根据学校师资状况和办学条件,设置一些与社会需求脱节的专业,或不按照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状况招生,就不仅会损害该专业毕业生的切身利益,而且对高校毕业生的整体就业率也会造成消极影响。
  4.高校就业部门为毕业生提供的就业服务。高校就业部门为毕业生提供的就业服务水平如何也会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率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影响来自以下两个方面:(1)就业信息。高校就业部门一个重要职能是为毕业生提供用人单位的岗位需求信息。丰富的就业信息能为毕业生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而就业信息的匮乏,则会使毕业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找不到将自己推销出去的渠道和机会。(2)就业指导。高水平、专业化的就业指导,能使毕业生获得顺利就业的利器,增加成功求职的机会,从而提高学校毕业生的就业率。
  5.学校的社会声誉。不可否认,学校在社会上的声誉状况也会对其毕业生的就业率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这种影响通过以下两个方面实现:(1)用人单位认可毕业生的程度。学校声誉越高,用人单位对该校毕业生的认可程度也就越高。在同等情况下,用人单位选择该校毕业生的可能性也就大于其他学校的毕业生。(2)吸引用人单位主动来校选用毕业生的多寡。毫无疑问,学校声誉越高,就会有越多的用人单位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招聘会或主动来校作专场招聘会,这无疑会为毕业生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二、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的有效途径
  
  1.开展职业发展教育。职业发展教育是指从学生进校开始所进行的全程化职业指导工作。其目的是帮助大学生树立职业发展目标,激发学生自觉学习的原动力,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和职业发展力。
  当前,许多学生上了大学后,之所以学习不努力,根本原因是失去了人生发展动力,缺乏职业发展目标和人生目标。职业发展教育就是要帮助大学生既树立大学生涯发展目标,又树立长远的职业和人生目标;教会大学生如何规划大学生涯,怎样实现大学生涯目标;培养大学生就业主体意识。
  有了人生发展目标和就业主体意识,大学生必然会将就业时面临的压力转变为整个大学阶段的学习动力,激发自己学习知识、培养素质及锻炼能力的主动性,充分调动自己学习的内在积极性,并将学校的优质教学资源转变为自己主动、自觉培养就业竞争力和职业发展力的外因条件。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职业发展力提高了,学校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也必然会得到提高。
  2.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教学是高校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环节,学校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大学生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总的来说,高校可以通过抓住以下几个关键环节来提高教学质量:
  一是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学校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的集中体现,是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总体设计和实施指南。学校在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过程中,要科学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按照“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重创新”的要求,优化方案。要加强通识教育、拓宽专业面向、实施分类培养、注重发挥个性特长,使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更加符合现代高等教育发展趋势和人才成长规律②。除此之外,学校还要定期开展社会调查和毕业生跟踪调查,努力探索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并形成特色。
  二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教师在“传道、授业、解惑”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起着主导作用,教学质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思想水平、科学文化水平和敬业精神③。要提高教学质量,教师是关键。为了提高学校的师资水平,一方面,学校要努力创造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制度环境,营造引进人才、尊重人才、留住人才的良好氛围。另一方面,学校应加强对教师队伍的培养和管理,特别是加强对青年教师的继续教育。
  三是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是提高高校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现在,一些学生不愿上课,并不是教师授课水平不高或方式不好,而是教学内容陈旧、过时,跟不上社会变化对人才的要求。因此,学校要顺应科技发展趋势,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提高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
  四是抓好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教学是学校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对于学生深化理解并运用理论知识、巩固理论教学成果、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是其他教学环节无法替代的。学校要改变过去那种“重理论教学,轻视实践教学”的传统观念,不断更新实践教学的内容,改革实践教学的方法,增加应用性、开放性的实验和实习项目,以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与素质以及创新精神。
  五是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学实践表明,现代教育技术的广泛运用,在改革高校的教学模式、优化教学过程、提高师生信息科技知识素养等方面起到了非常大的促进作用,是高校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④。高校要改变传统的“粉笔加黑板”的教学模式,大力推广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与手段,提高教学效率。
  3.就业围绕市场转,合理设置专业。以市场为取向的就业模式,要求高校必须面向社会办学,按照市场和社会需求合理地设置专业。真正按照市场和社会需要设置的专业能使大学毕业生按照社会需求得到合理、有效的配置,使高校所培养出来的人才适销对路,提高就业率。为此,高校应该经常开展市场调研工作,了解社会需求。对于那些市场需求明显不足的专业,应该停招或限制招生规模。而对于市场需求旺盛的新兴专业,高校应该根据自身办学的优势,结合经济建设的需要,开设新兴专业。总之,以市场为取向的就业模式,要求高校办学必须主动适时调整专业结构,促进学科专业设置与社会实际需求的衔接。
  4.优化就业指导工作。当前,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不利于就业的观念和行为,比如观念陈旧、期望值偏高、定位不合理、缺乏自信、盲目攀比、不知道如何推销自己等,这些观念和行为是可以通过就业指导来有效解决的。通过就业指导可以:(1)转变毕业生的就业观念,合理定位,帮助学生走上一条既符合社会发展需要,又适合自己发展的职业道路;(2)帮助毕业生正确认识自我,客观认识职业环境,根据自身特点,结合社会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职业,实现人职匹配,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优势;(3)帮助毕业生掌握就业技巧,使毕业生获得成功求职的利器;(4)帮助毕业生提高心理素质,维护毕业生的权益。
  5.拓展就业信息。丰富的就业信息能为毕业生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学校毕业生的就业率。高校在毕业生自己求职的同时,也应该努力为毕业生提供更多更丰富的就业信息。
  一是要举办毕业生就业招聘会。高校要定期举办毕业生就业招聘会,并诚恳邀请用人单位来校参加。对于主动来校的用人单位,学校要做好相应的服务工作,让用人单位满意,让学生满意。学校也要投入相应的人力、物力,向社会和用人单位进行广泛宣传,使他们了解学校、了解毕业生的总体情况。
  二是要走出校门,到社会中去。除了举办毕业生就业招聘会外,高校就业部门还应走出校门,到社会中去。尤其是要到用人单位中去,了解和收集用人单位的需求信息。除此之外,高校就业部门还应该加强与人才中介机构的联系,诚恳邀请他们带团来学校选用毕业生,或从他们那里了解、收集用人单位的需求信息。
  三是要建立毕业生就业信息网。在建立有形市场的同时,高校还要建立自己的“毕业生就业信息网站”。通过网站,毕业生可以及时查阅用人单位的需求信息,在网上发布个人的基本情况和求职信息,以备用人单位查询。通过建立毕业生就业信息网,可以大大提高就业信息的传播速度,扩大就业信息的受众面以及增强信息的时效性,从而为毕业生顺利就业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
  
  [注释]
  ①马于强.关于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的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1):121-122.
  ②中共延安大学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延大党发[2006]1号)[Z].2006-01-01.
  ③④曾丽,门英辉.抓住关键环节提高教学质量[J].中国冶金教育,2005(6):25-26,25-2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58256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