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民间舞蹈的技艺美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舞蹈作为一门既古老而又充满青春活力的艺术,伴随着人类文明的演进繁衍不息,流传至今。而中国民间舞蹈是中国舞蹈文化之源,千百年来,其之所以能经久不衰、魅力永在,除了它表演形式的多姿态、表现内容的多角度外,其精湛绝妙的技艺所构成的独特的审美价值也是颇为重要的因素之一。从美学角度来讲,艺术美永远是感性的。正像高尔太在《关于艺术的一些思考》中说:“艺术不追求直接的实效,它追求的是美――实效的象征。”这对于特别注重形式美、讲究情感外现的舞蹈艺术来说是十分恰当的。技巧是把艺术的内容与艺术的形式交融为艺术感性形象的最终体现者,因而技巧是构成民间舞蹈技艺美的一个必要条件。
  所谓技术性是指舞蹈形态方面的技能技巧,而技巧是人的自由自觉的本质力量的一种体现。民间舞蹈所包含、所体现的舞者的绝妙技艺便是他们自由、自觉的本质力量的一种外化和对象化。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汉代,我国就出现了叹为观止的民间舞蹈表演。如《盘鼓舞》,舞者要在盘鼓上踏舞并准确而富于感情地完成许多高难度舞蹈动作。这些运作不仅仅是技巧的炫耀,更重要的是运用这种技巧所表现的舞蹈的美感和意境。舞者通过对《盘鼓舞》各种姿态运作的描写,深刻地揭示了舞蹈所表现的诗一般美丽、深邃、广阔的意境,即所谓“游心无垠,远思长想”,时而挺拔昂扬,有高山巍峨之势;时而婉转流畅,似流水荡漾之形,所有舞蹈动作(包括一切高难度技巧)的设计不是单纯地炫耀舞者的技巧,而是“与志迁化,容不虚生”。舞蹈所表现的情操和艺术趣味是那么圣洁高雅,令观者叹为观止,对这无与伦比的精彩表演倍加赞赏。《舞赋》中虽有“雍容惆怅,不可为象”的句子,认为那精美的舞蹈无法用语言文字形容,实际上,舞者已经相当生动、贴切而深刻地揭示了舞蹈的形态、美感、意境及舞者所达到的高度艺术水平。又如汉成帝的皇后赵飞燕,是汉代最著名的舞人。由于她酷爱舞蹈,刻苦钻研又善“行气术”(如传统气功中的“轻功”),有高超的舞蹈技巧,使舞蹈具有异乎寻常的轻盈飘逸之美,故名“赵飞燕”。汉高祖宠姬戚夫人,是西汉初年擅长歌舞的名姬。戚夫人多才多艺,尤其擅长“翘袖折腰之舞”。所谓“翘袖折腰之舞”是一种以舞袖、折腰为主体动作的艺术舞蹈,是注重腰功与袖式变化的舞蹈形式。
  从仅存的几个著名舞人的技艺水平看:汉代的舞蹈艺术虽多与“百戏”组合演出,但已逐渐成为一种较成熟的独立的表演艺术形式。“折腰舞”是舞者身体软度的标志。“身轻若燕,可作掌上舞”是弹跳力、善于控制呼吸及身体能力的标志。“踽步”标志着连接舞蹈动作的重要手段――“舞步”有了独特的创造,技巧艰深,难于掌握,具有很好的艺术效果。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舞蹈已达到较高的艺术水平与技术水平。
  又如唐代广为流行的《剑器舞》,杜甫笔下的公孙大娘舞《剑器》:“霍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诗句把《剑器舞》雄健奔放的气势,高难度、快节奏的连续舞动,突然静止、沉毅稳健的造型“亮相”以及鼓声如雷鸣、剑光似闪电的演出场景都推到了我们的眼前,当时是“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演出效果已达到观众为之变色、天地为之震撼的程度。人们对这种纯熟技艺的欣赏,正是对于掌握人体自由完美的欣赏,因而充满了欢乐。
  文艺美学认为,面对具体的艺术形象,人们在自己的审美观和艺术形象精神美的主导下情感上受到多大震动,艺术上就获得多少美感,在感性上很大程度上是直接受艺术家形象化的技巧支配的。民间舞是人民群众情感色彩的体现,它的一切内在精神气质、形式结构和风格特色都是该民族的精神、信仰。心理审美意识所决定和赋予的不仅是审美的需要,更是人们对未来的期望和精神的寄托,是民族智慧的结晶。作为动态艺术的中国民间舞蹈的审美更是如此。例如汉族民间舞《东北秧歌》的脚下以踢步为主,腿步动律是由双膝短促有弹性的屈伸而形成了“俏、哏、颤”的特点。这种动律的形成是因为《东北秧歌》源于高跷秧歌,人双脚踩在一尺六寸长的木制跷腿上,双腿着地要比单腿稳,为保持平稳的重心,即形成了一脚踢出时快而有力、快出快回、在空中停留的时间短、收回时稳而实、双腿落地时间长的特点。还有那火红热烈的《河北地秧歌》,上下左右翻飞,似游龙,又如烈火的扇花,能使每一个观众情不自禁地为之叫好、为之欢笑。
  舞蹈动态是从生活中感受到的,舞蹈形象也是从生活中捕捉来的,可见,一个动作的背后蕴含着如此丰厚的积淀。只有了解了动作的“源”,体味了动作的“意”,给予了动作更多的内涵,动作表演起来才能更丰满、更有表现力,才能真正表现出民族精神的动作特征。那气势磅礴的《安塞腰鼓》,时而腾身跃起、时而前后穿越的舞姿,会使每个观众如痴如醉地为之动情、为之倾倒;那飘逸洒脱的《农乐舞》,五彩缤纷、龙腾蛇舞的纸带,又使每个观众全身心地为之激奋、为之神往。再如,当今汉族年节广为流行的《龙舞》和《狮舞》。无论是《龙舞》的气势还是《狮舞》的潇洒,也都是凭借了表演者掌握道具的技巧,把那些精美的原本是无生命力的东西表现得活灵活现,使之成为生气勃勃的舞蹈形象。
  民间舞蹈是一种文化特征。在传承民间舞蹈的教学过程中要放开视野,拓宽思维,将单纯的舞蹈形态的传授拓展为反映民族精神的舞蹈文化更深层次的传承。这样才能保持和发展民间舞蹈的个性,也促使学生不仅能用优美的体态、灵活协调的运势和高难的技巧去表现舞蹈,更要从历史的走向、生活的积淀和文化的理解来领会舞蹈的真谛,达到心灵与肢体的共鸣。随着民间舞的发展和不断规范化,民间舞的技术、技巧在保持既定内涵的前提下要在更高的审美层次上进一步舞台艺术化,从而更生动更准确地适应现代化生活的要求。协调至少发挥着两个方面的作用,也就是说技术、技巧被规范在具体舞蹈内容之中时,协调就要遵循舞蹈的既定指向,一方面极力发挥技术、技巧的长处;另一方面则对技术、技巧给予符合目的性的重新铸造。这种重新铸造的过程预示着其艺术审美价值的诞生。
  从感性形象诞生的角度看,可以说民间舞蹈艺术审美之所以能够成立最终是由技巧体现的飞跃实现的;从技巧对内容的反作用看,我们甚至可以说民间舞蹈的审美就是在精神美陶冶的同时对于技巧的沉醉。
  作者单位:河北省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艺术系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61899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