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生活是语文之树常青的源泉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语文是生活的组成部分,生活须臾离不开语文”,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同时,观察自然,认识社会,体验生活,学会做人,提高语文教育的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同时养成事事、时时、处处吸收和运用语文知识,在社会生活中培养语文能力的好习惯。
  【关键词】教育;生活化;课堂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以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语文素养是指能适应生活需要的、整合的、具有可持续发展前景的综合素养。要培养这种以促进人的发展为宗旨的综合素养,必须将教育与生活紧密相连。
   “语文教学生活化”即以课堂为起点来实施生活化的教学,加强课堂教学与生活的沟通,让教学贴近生活,联系实际,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并真正受到启迪;赋予课文以生命和活力,更好地揭示其全新的潜在意义;引导学生更好地懂得生活、学会生活、改造生活,做生活的强者,做生活的主人。
  
  一、语文教学内容生活化
  
  1.住“相似点”(设置情景,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如课文《初冬》的安排与季节接近,我们可以把它调整在冬季有浓浓大雾之时把课堂置于茫茫大雾之中,让学生在雾的渐变过程中诵读课文,使文本与生活真切地联系一起,使学生、生活与文本零距离的对话,激发学生对文本的兴趣,自觉地在生活中理解文本,并超越文本,用文本表现生活,根据自己观察体会到的初冬雾景改编课文,进行语言文字训练,使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有机地结合。
   2.准“争议点”(设置争议、让学生辩论)。如《陶罐和铁罐》是一篇略读课文,它是围绕铁罐的争议展开的。在教学时,我先把学生分成陶罐和铁罐两方展开辩论,让陶罐和铁罐各自充分彰显自身优点,揭露对方缺点,在学生辩论的层层深入、激烈进行中文章的寓意渐渐明晰,学生的语言思维能力也一步步发展。
  3.释“困惑之点”(学生感到困惑、模糊不清之处着重讨论)。在《我的战友邱少云》一文中写到“我趴在他的附近,只要跳过去,扯掉他的棉衣,也能救出自己的战友。”有的学生提出:火苗不是在呼呼地蔓延吗?怎么会只烧到邱少云而“我”却能安然无恙地在一旁产生那么多的心理活动?一石激起千层浪,教室沸腾了!是啊,怎么会这样呢?我没有立即解释,我把这个问题留给学生课外去查阅、思考、讨论,然后在下一节课上进行交流。可别低估学生的能力,他们居然通过上网、向老人请教、跟同学合作等方式收集了大量的资料,从地理到天文,从历史到现实,从书本知识到生活经验,有理有据,娓娓道来。且不说学习的结果如何,单从这一点从课堂走向生活的学习过程,就已经表明了学生语文能力的增强。
  抓住这“三点”,开放教学就能激发学生的广泛参与热情,就能激活求异思维的能力,锻炼创新能力,培养创新精神,使开放教学达到更佳效果。
  
  二、语文文本生活化
  
  叶圣陶说:“作者胸有境,入境始觉亲。”作者写文章,胸中有境才能妙笔生花;学生读课文,入境才能情真意切。教师要善于把握课文内在的思想感情,由景入情,以情观景,启发想象,步入情境。教学中,我努力为学生学习语文创造具体生动,引发联想的情境,设计双向的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吐真言,抒真情”。
  如教学《井》一课时,井水的特点是“很甜很甜”,“很凉很凉”,任凭老师怎么讲,也代替不了学生的感受。如何让学生真正感受到井水这些特点呢我设计了“拍广告”,“编广告词”为场景的语文实践活动。在表现井水“很甜很甜”这一特点时,有一组学生是这样表演的:一个学生蹲下来当井沿,另外三个学生演过路人。一个远足干渴的过路人发现了这口井,惊喜地喊道:“啊,井。还有水呢!”于是弯下腰准备喝井里的水。另两个过路人“闻风”一拥而上,三人你争我抢,各不相让。学生的表演显然是为了突出井水的“甜”,但表现的方式有些欠妥。这时,我对他们说:“孩子们。井水虽甜,但人情更重要啊!你们能不能改编后再来表演一次”第二次的表演就显得非常文明,一个学生说:“井水真甜啊,请你喝一碗尝尝!”然后两人各捧起碗来“一饮而尽”,再把碗一举说:“真甜啊!”台下响起了一阵掌声。表演后的采访更让我感到惊喜,我问:“你们喝井水时有什么感觉?”答:“甜!”另一学生补充说:“很甜很甜!”我本来没打算再问,因为已经“很甜很甜”了,不可能再有比这更好的赞美了。没想到第三个学生赶紧走到我跟前说:“老师,喝井水的时候我感觉到人情更甜!”我真的被他们打动了,笑着说:“你还喝出了人情味!”
  
  三、语言训练生活化
  
  语文训练“生活化”,即要求教师的训练应着眼于学生韵学以致用,而不是学以致考。所用的训练材料,应尽可能来自生活;要尽量挖掘其与学生生活的联系。这样,学生在接受训练时,便会感到掌握知识、培养能力不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而是为了更好地生活。
  1.设生活情景。小学语文第十二册《再见了,亲人》的预习里有这样一句话“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怀?”教师指导学生理解之后.让学生体会相同意思不同句式的不同用法,出了这样一道题:“一位华裔美国科学家在准备接受美国国家奖章时,遭到美国议会的反对,说他是吃中国人的奶长大的,体内一定流着中国人的血。意思是说他不能接受美国奖章,这位华裔美国科学家只用了一句话驳倒了他们,请你说出这句话。”许多学生都说:“你们都是喝牛奶长大的,体内一定流者牛的血。”老师问:“这样说是不是最好的呢?”于是,有同学提出了不同的说法:“你们都是喝牛奶长大的,体内流的都是牛血吗”后来,又有同学说:“那你们的体内流的一定都是牛的血,因为你们都是喝牛奶长大的。”学生对在不同场合选用不同的句式这一知识得到了强化。同时。也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的一些答案,只有更好,没有最好。
  2.入选择机制。在语文训练中,如何有意识地运用选择机制呢?一是情感选择。在一篇课文中有许多确切妥贴、生动传神的好词佳句,不同的学生自然有不同的喜好,让学生挑选自己最喜欢的词句来品赏和交流,这就是情感选择。二是题量选择,也叫“负荷选择”。比如让学生自己挑选10一15个比较重要的或自己认为尚未掌握的词语抄写3―5遍;背诵自己喜欢的一段课文等等。三是难易选择。教育的本质所在必须面对差异,统一的教学内容,统一的作业练习,肯定不会适合所有学生,在难易面前,学生可从自己的程度出发有选择的机会,把选择的自主权大胆交给学生,充分相信学生有能力去选择,这样才能够激发学生的能动性。
  3.入激励机制。激励是指调动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它是以社会需要和人的内在期望、动力的结合为特征的一种积极向上的行为导向。一是“需要激励”。要经常和学生一起展望未来。探讨未来社会,明确需要哪些语文能力。用未来社会的需要来激励学生为生活而准备,语文教学才会充满活力。二是“目标激励”。完成一个目标。便是一次自我实现。这种自我实现,往往可产生自我满足的愉悦心情。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因材施教,有助于他们提高实现目标的积极性。三是“成功激励”。竞赛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最佳途径,作为语文教师要创设竞赛机会,让学生尽可能多地品尝到成功的滋味,使他们树立“我能行”的自信。
  
  四、思想教育生活化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想教育是理所当然的任务。但这种教育应紧扣课文本身的教育因素,又必须符合学生的思想实际,两者应该是水乳交融,而不应该是油水分离。如:一位教师在教学《中彩那天》(人教版五册第19课)时,引导学生围绕“父亲是怎样解决遇到的道德难题呢?”这个问题展开讨论。体会父亲从不愿意把大奖还给同事,到最后还给同事的内心变化过程。从而懂得“一个人只要活得诚实、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的含义。这样将语文教育融入学生生活并进入他们的心灵,就能起到“随风潜入叶,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总之,课堂是语文教学的主阵地,社会是语文教学的大课堂。正所谓“一切生活皆语文”,“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因此,我们应该解放教师教学思想,改变教学理念,做到打开教室的大门,缩小课堂与学生生活的距离,让生活这一源头活水流进课堂。让学生联系生活进行学习尝试,真可谓既“导流”,又“开源”,它有利于学生生动灵活地主动学习,更是能把学习与陶冶灵魂、磨练思想、完善人格结合起来。
  
  【参考文献】
  [1]《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试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1。6
  [2]《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66375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