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克服小学生厌学的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对于小学生厌学现象,教育界的专家学者早有呼吁,希望社会各界关注。可惜未能引起人们重视。据调查,目前小学生厌学率达到30%,而实际情况比这个数据还要严重。导致小学生厌学的原因主要有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学生自身因素。对小学生厌学的纠正措施主要有:1.构建良好教育环境,培养学生阳光的心态 2.紧密与家庭的联系,使家庭教育科学化、合理化 3.动员社会各界都来关心厌学学生
  【关键词】小学生;厌学;对策
  
  小学生厌学的成因是多方面的,但是帮助小学生克服厌学心理,学校责无旁贷!学校应针对小学生厌学的实际情况,有的放矢,切实采取必要措施,帮助他们度过难关。
  (一)构建良好教育环境,培养学生阳光的心态
  1、学校要成为学生的乐园
  作为学校的管理者要有正确的质量意识,要以学生终身发展为本,重视校园文化建设。一是开展好班队主题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耳濡目染,明辨是非。二是开展好各类竞赛活动。竞争能激发人的智力,形成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三是开展好社会实践活动,以多种形式自由组队开展社区服务,扶孤助残,调查研究等社会实践活动。四是搞好硬件建设,校园内墙壁廊柱应有名言警句,教室内板报橱窗内容要及时更新,路边操场上的绿树红花要生机盎然,图书室阅览室应及时开放。在这样一个优美文雅的环境里,学生将会身心愉悦,学习时自然兴致盎然了。
  2、教师要成为学生的导师
  对于厌学的学生,教师应该有“三心”:爱心、耐心、恒心。走近学生,关心学生,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内心世界,给他们以关爱,让他们对自己的前途充满信心。在教育教学中要勇于克服情感障碍,做到真正喜爱厌学孩子。在教学上,老师要讲究方法,创设恰当的课堂教学情境,对于厌学情况特别严重的学生,应积极引导,并展开多种形式的心理辅导。
  3、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动机,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生掌握知识――内化能力,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积累知识需要掌握知识产生的来龙去脉,即明晰过程与方法。在学习的过程中对所学内容有浓厚的兴趣和好奇心,并在学习探究的过程中,丰富自己的情感,完善自己的价值观。要想为学生终身发展负责,就要多激发学生的兴趣,多关注些过程,多渗透些情感,多开发些学生的主体精神,让学生在愉快的体验中学习,在自觉的感悟中升华。
  要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第一,应调动学生的兴趣。第二,要培养学生饱满、乐观、稳定的情绪。第三,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和性格特征。
  (二) 紧密与家庭的联系,使家庭教育科学化、合理化
  通过家长会、家访以及网上家长学校等渠道,及时与家长沟通交流,向家长提供科学合理的家庭教育方法,使家长明白:首先,儿童的成长是有规律的,每个孩子心理承受外界的刺激或压力都有一定的局限,在此局限内,外界刺激或压力可引起其积极的动机或行为,即期望的正效应;如果刺激或压力超过这一局限,只会引起消极的行为反应。因此,家长要根据孩子成长的规律,根据孩子学习情况、思维特点、兴趣特长等,选择符合孩子实际的阶段性期望目标。为孩子规定的目标,应该在孩子的能力范围之内,使孩子能够、并乐于努力去达到目标。其次,作为家长,要让孩子乐于学习,还要认真对待孩子提出的所有问题,不要敷衍了事,因为对于求知欲旺盛的孩子来说,最大的快乐莫过于知道了从来不知道的奥秘。不仅要尊重、保护、正确引导好奇心,而且要努力激发他们的好奇心,使幼稚的好奇心逐渐发展为强烈的求知欲,让孩子积极热情地去学习。第三,家长要正确对待孩子的学习成绩。一般要多表扬,少批评。研究表明,孩子在学业上的成就及积极性格的形成,与家长的褒奖密切相关。对孩子的进步,哪怕微小的进步,也应给予肯定和表扬,会使他深受鼓舞,当然要注意避免过分的奖励。第四,家长应主动给孩子“减压”,给孩子以休息、娱乐和发展爱好的时间,让他们感到学习不再是一种痛苦。家长平时多与孩子交流思想,发现有什么不好的苗头及时解决,这样可避免或减少孩子厌学、逃学问题的发生。
  (三)动员社会各界都来关心厌学学生
  社会各界和学生家长的评价对学校和教师有一种无形的压力,也是学校不敢放开手脚进行改革的原因之一。其实家长的分数意识更甚于我们教育工作者,只要你能让他的孩子考试得高分,他对你就满意。反之,无论你怎样辩解可能都无济于事。而社会舆论有时往往比较偏激,求全责备,小题大做,更使学校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学校应该主动做好宣传工作,争取上级主管部门和学生家长,对学校的评价更全面些,而不应该只用考试成绩这把尺子量度不同学校的质量。这样评价的结果,使得许多学校唯分是举,见分不见人,导致学校加班加点,机械重复,一切工作围着考试转。正确的方式是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并举,关注学校的可持续全面发展。多一把评价的尺子,就多一方晴朗的天空;多一把评价的尺子,就多一些可持续发展的学校。我想,如果大家都有一颗宽容之心,了解教育规律,尊重孩子意愿,给孩子更多的成功选择,那将是对学校工作的最大支持,也是对厌学学生的最大支持!
  “孩子你走吧,前面的路再没有忧愁,再也不会面对背不完的课本和爸爸的拳头,你要记住我和爸爸的模样,来生我们还要一起走。”汶川大地震以后,一首题为《孩子,快抓紧妈妈的手》的诗歌不胫而走,其中这样几句,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们的孩子负担太重,他们的童年有太多的“恐慌”。排除厌学心理是一项长期、艰苦、复杂的工作,需要父母、老师的共同努力。只有真正尊重孩子、关心爱护孩子,确实减轻他们的负担,给孩子以多种发展的选择,才能有效地消除厌学情绪的蔓延,使每个学生都能健康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小学生心理学》 浙江教育出版社 1993 年11月第1版 主编: 林崇德王耘 叶忠根
  [2]《中国教育报》2008年6月5日第5版7月1日第5版
  [3]《捍卫童年》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7年2月出版 作者:孙云晓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66376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