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在强化外语教学中要求学生背诵课文是不明智之举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郭爱成

  摘 要: 针对外语教学工作,有人提倡让学生背诵课文和对话,并罗列了诸多指导学生背诵课文和对话的方法与背诵的好处。对于提倡让学生背诵课文和对话的观点,作者不敢苟同,并对这些观点进行了反驳,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并从学生的兴趣、主动性、时间、精力等方面加以陈述。
  关键词: 强化外语教学 《探索德语学习瓶颈的突破》 背诵课文 德语学习 学习兴趣
  
  外语教学,尤其是强化外语教学,到底应不应该要求学生背诵课文?如果你上网搜索“背诵课文”这一词条,会找到许多提倡让学生背诵课文的信息,而不赞成或反对的信息却少之又少。假如你针对这个问题在同事和学生中进行一次问卷调查,会得出截然不同的两种答案,一是赞同,一是反对。近日读到了一位同事近期发表在某杂志上的一篇文章,题为《探索德语学习瓶颈的突破》,极力提倡让学生背诵课文。针对文中所提出的诸多观点,我觉得有必要说说自己的看法,明确阐明自己不赞成让学生去背诵课文的观点。
  用背诵课文的方法学习外语会收到什么样的效果呢?文中提道:“因汉语和德语有着诸多差异,学习者在学习德语时要想由母语带来的差异,顺利突破德语学习瓶颈,背诵精彩的对话和短文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汉语和德语这两种语言的差异太大也太多了。汉语属于汉藏语系,德语属于印欧语系,差异能不大吗?这是明摆着的事实,不需要再通过“想由母语带来的差异”。对于这两种语言之间的差异,文章中罗列得很不充分;即使充分,罗列也是多余的,这与背诵没有什么任何关联。假如两种语言之间没有差异,那是什么呢?没有差异,那不就是同一种语言了吗?如果差异很小,那是同一语系,同一个语族,同一个语支的语言,也与背诵没有任何联系。更为让人难以接受的是,该文的作者提倡“背诵精彩的对话和短文”来“顺利突破德语学习瓶颈”。“背诵对话”的提法更为牵强,这不就成了背诵台词了吗?是主张一个人自己背呢,还是两个人一起背诵?让学生去背诵对话的提法确实有创意,我的疑问是,这样背过的东西能够在大脑中保留多久呢?如果一定要学生去背诵一些东西,还不如让他们背诵德国著名作家脍炙人口的诗歌。例如歌德(Johann Wolfgang Goethe)的《五月之歌》(Mailied)、《漫游者的夜歌》(Wanders Nachtlied),席勒(Friedrich Schiller)的《欢乐颂》(An die Freude),海涅(Heirich Heine)的《罗累莱》(Lorelei)、《西里西亚的纺织工人》(Die schlesischen Weber)和《颂歌》(Hymnus),等等。
  通过背诵课文就能够突破德语学习的瓶颈吗?通过背诵课文来突破德语学习的瓶颈是该文的另一个主张。文章称:“背诵精彩对话和短文是提升德语语言能力的重要方法,是一个表面看起来很费力,实际上却能够轻松克服汉德语间的语言差异的捷径,是一个符合语言学习根本规律的方法。”作者还借用“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等名句来支持自己的观点。背诵课文实际上是一件非常枯燥无味的苦差事,要熟练地背诵出一篇课文,不是一件轻松愉快的事情。它需要很多的时间、精力和注意力。捷径是什么?这又是一种什么样的捷径呢?又符合哪一种语言学习的根本规律呢?此外,请不要忘记,“读书破万卷”说的是阅读,而不是背诵;“熟读唐诗”说的是熟读,也不是背诵。即便可以把“熟读”理解为“背过”,但那背的是诗词,而不是对话。鉴于这两种语言的巨大差异,又鉴于我们所生活的语言环境不同,我们还能记得上小学和中学时所背过的许多古文、诗歌。然而,功劳应归功于我们当时的年龄,归功于我们所生活的语言环境,能使我们经常接触与重复我们已经背过的素材。然而,又有谁能大篇幅记住用外语背过的东西呢?离开了外语语言环境,加之年龄因素给我们带来的负面影响,我们用外语所背过的东西很容易就被遗忘。几年前,我针对某些德语教师热心倡导、积极采用的让学生背颂课文来学习德语的做法曾提出过异议,并在班级里做过试验,几乎没有人还能够背诵得出一周以前背熟了的课文。也就是说,以前所背过的课文在学生的脑子中只能保存不到一周的时间。因此,很费力是不争的事实,“轻松克服汉德语间的语言差异的捷径”与“根本规律的方法”更无从谈起,也讲不通。学生花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所换来的,最多也不过是通过背诵,起到从背诵的东西中“过滤”出一部分有用的词汇、词组和习惯用法而已。
  文章中还说:“背诵的作用是提升听力水平。”这种说法同样不够恰当。对于中国学生来讲,提高“德福”考试中的听力理解成绩是最大的难题。学生听力水平的提高取决于诸多因素,我认为最要的是词汇量的问题,语法掌握问题和所听素材的背景知识了解问题。词汇量的掌握要大,同时要强调词汇固定搭配和习惯用法,还要强调的是对词汇熟练掌握程度。假如对某个词汇想了老半天才能想出它是什么意思,也就无从谈起听懂快速播放的听力材料和别人以正常速度所做的演讲或说话。
  “要模仿首先要听”,这种说法有它的道理。“只有认真听,听懂了,才能模仿”的说法就不一定了。听不懂的东西我们照样可以模仿。譬如模仿动物的叫声,模仿东西所发出的声响,幼儿背诵古诗词,等等,都是一种机械的模仿。如果要真正背诵,也不一定非得反复听、听懂才能背。采取直接阅读的方法完全可行,古人并没有录音听,也不照样背过了那么多东西吗?
  “背诵的作用是阅读能力的提高,背诵积累到一定数量之后,在学习者的脑海中已经存储了大量较为丰富的词汇和句子,有了背诵的积累,阅读就会轻松愉快”。在这里我要提出疑问的是,背诵积累多少就能够达到“轻松愉快呢”?谁能够通过背诵课文或者对话穷尽一种语言中的所有说法?这显然是不现实的。这种说法恰好从另一个方面肯定了背诵是词汇和句型的积累,这是主要的,从而也从另一个侧面证明了背诵充其量不过就是“过滤”出了所背诵的素材中的某些词汇、词组、句型和习惯用法。所背过的整段的文章是不会在学生的脑子里沉积太长时间的。所背过的对话也不可能真正使用到与外国人的交谈之中。正如练习武术的人员,在真正的搏击中,是不能按武术套路来出招的。有哪一位搏击者在武林大会的比赛中是按照套路出招的?京剧武打的程式、武打片中的武打场面是导演编排出来,演员苦练出来的,并不代表真正的使用价值,与实际的搏击相去甚远。一门外语的熟练运用也是同样的道理,只有你具备了大量的词汇,熟练掌握了德语的语法知识,再加上对要阅读的素材具备了较扎实的背景知识,阅读起德语文章来才能做到轻松愉快。单凭会背诵几段,至多几十段德语文章或德语对话就能够使自己的阅读轻松愉快,这是不现实的。
  “背诵的作用是找语感”的说法也欠妥。学习外语要有语感,要通过听力训练、会话训练、阅读理解、书面表达等方式才能达到目的,并不是单凭背诵课文。大声朗读也是一种良好的语感训练。大胆开口讲德语是一种更为良好的语感训练。我提倡学生抓住一切机会开口讲德语,从而在讲德语中找准语感。最好的办法当然是与德国人讲德语,其次是与老师讲德语,再次是与同学们一道讲德语,最次的做法是自己寻找一个安静的场所,每天面对自己所能遇到的场面用德语描述半小时,也就是说见到什么就描述什么,类似于现场直播某种球类比赛,同样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对于文章中提到的“背诵的文章不必追求长期记忆”,“坚持半年至一年,每周背诵两三篇”的说法我同样不能认同。不追求长期记忆的说法恰好从另一个侧面承认了学生根本就无法做到对所背课文的长期记忆。如果背诵课文不是追求长时间记忆,而单纯是为了增加对这种语言的语感,那么,又何必让学生去花费那么多的大好时光和精力去背诵课文呢?又何必每周背三、四篇课文,坚持那么长时间呢?让学生进行大量的阅读训练,肯定会收到更为良好的效果。假如学生真正有那么多的时间与精力,还不如让他们通过阅读大量的课外读物,多做些听力练习和口语训练,甚至去死记硬背外语词汇和词组来扩大自己的词汇量,提高外语水平。
  综上所述,我认为,背诵的前提是:一要有时间和精力,然而学生恰恰没有那么多时间,课业繁重,也没有那么多精力。二要有背诵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任何东西的学习过程中都显得非常重要。没有兴趣,就没有了动力。离开了上述最基本的两点,去谈背诵的方式方法、背诵的目的和背诵的效果是没有多少意义的。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更为重要。别人逼迫着去背诵课文和对话,那将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势必让学生对学习外语产生厌学的情绪,更不利于学生的外语学习。
  
  参考文献:
  [1]孙坤荣编著.德语文学选读(Ⅰ).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11,(第一版).1992.3,第二次印刷.
  [2]孙坤荣编著.德语文学选读(Ⅱ).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10,(第一版).1992.10,第一次印刷.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6654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