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体育教师新型教学观的培养探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申 晗 王 娟

  随着新课程标准在全国范围内的进一步实施,对体育教师的教学观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体育教师应共同构建新型的体育教学观,尽快进入角色,走进新课程。本文就体育教师新型教学观的培养作了探讨。
  
  一、充分认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及趋势
  
  世界各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共同点是:把基础教育改革,特别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作为增强综合国力和国民的有效战略,把培养什么样的国民、国民素质能否适应21世纪全方位的挑战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从这个意义上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不仅仅是单纯的学术研究工作,而是一个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的重要战略措施,因此,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受到了各国政府日益高度重视。在这样的背景下,世界各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呈现出以下重要的特点与趋势。
  1.重视调整培养目标,关注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特别是创新能力、适应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发展。
  2.十分关注人才培养模式的变化和调整,强调要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改变,以培养具有终身学习愿望和能力的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未来公民。
  3.重视对课程内容的调整,强调精选适合学生发展需要、具有合理结构、符合时代要求的课程内容,改变知识为本、学科中心的内容体系;强调课程内容面向学生、面向生活、面向未来。
  4.加快课程评价改革。目标取向的评价正在被过程评价和主体取向的评价所取代,评价方式进一步多样化,为学生提供致力于持续发展的评价体系,促进每个学生充分、多样化地发展成为评价的重要目标。
  深入理解世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特点和趋势,有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也必然对我国体育课程改革的推进产生积极影响。
  
  二、正确理解体育与健康课程及标准
  
  1.正确理解课程名称和性质的变化
  自《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颁布以来,体育与健康课程从课程的名称到课程的性质和价值等方面都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不是原来的体育课与原来的健康教育课合并的一门新的综合课程,而更加强调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为根本目的,扎扎实实地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关注学生通过身体活动,实现健康目标。它重视的是如何通过这门课程的教学,不仅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和增强体能,而且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实际上,体育与健康课程强调将课程的教学与人的培养紧密地联系起来。
  2.深刻理解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基本理念
  课程标准提出了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四个基本理念。
  第一,“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这一理念充分显示了体育与健康课程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健康的提高为目标,关注学生健康意识和锻炼习惯的养成。
  第二,“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这一理念说明了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方式的更新,都要十分关注学生运动兴趣,以达到“欲图体育之效,非动其主观不可”的目的。
  第三,“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这一理念强调课程要满足学生的需要和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重视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体现。只有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才能得到发挥,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才能提高。
  第四,“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充分注意到学生在身体条件、兴趣爱好和运动技能等方面的个体差异,根据这种差异性确定学习目标和评价方法,以保证绝大多数学生能够完成课程学习目标。
  
  三、充分把握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
  
  新课程标准确立了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在这一目标体系中,我们应当重点理解学习领域和学习水平的划分。
  1.对学习领域及其目标内涵的理解
  所谓学习领域,是指体育与健康课程中按学习内容性质的不同而划分的学习范畴。课程标准根据三维健康观(生物、心理和社会),体育的自身特点,以及国外课程发展趋势,将不同性质的学习内容划分为四个学习领域,每个学习领域都有相应的目标内涵。
  (1)运动参与领域的目标。①具有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和行为;②学习和应用运动技能;③安全地进行体育活动;④获得野外活动的基本技能。
  (2)身体健康领域的目标。①形成正确的身体姿势;②发展体能;③具有关注身体和健康的意识;④懂得营养、环境和不良行为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3)心理健康领域的目标。①了解体育活动对心理健康的作用,认识身心发展的关系;②正确理解体育活动与自尊、自信的关系;③学会通过体育活动等方法调控情绪;④形成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品质。
  (4)社会适应领域的目标。①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和体育道德;②学会获取现代社会中体育与健康知识的方法。
  2.对划分学习水平目标的理解
  在新课程中,划分学习水平是非常有价值的。首先,学习水平是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来划分的,充分考虑了学生不同发育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可以不受年级的限制。其次,划分学习水平改革了以往体育教学大纲按照年级分别设置教学目标,规定教学内容和时数比例,制定评定定标准的“大统一”、“一刀切”的做法,充分考虑了各地、各校的差异,给各地、各校以较大的灵活性和余地。最后,划分学习水平改变了以往体育教学中从小学到大学都学蹲踞式起跑和前滚翻等简单重复的现象,使每个水平之间相互衔接,循序渐进,逐步提高。
  
  四、正确处理好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的关系
  
  有教师提出问题,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没有安排各年级应该学习的内容,让我们如何教学生呢?造成这种困惑的原因不是体育教师的问题,而是以往体育教学大纲的问题。以往的体育教学大纲和教材都是由专家制定的,摆在体育教师面前的都是现成的教学内容、评价标准等,体育教师不参与教材的选择与制定,而是执行、贯彻大纲。长期以来所形成的思维定势,使他们在自己拥有灵活选择余地的新课程前感到束手无策。但随着对新课程标准的进一步认识,这种困惑将会消失,因为新标准确立了课程的目标管理体系,并提出了达成目标的内容或活动建议,没有规定具体的教学内容,它带给体育教师的是更多的主动权和自主性,更有利于发挥教师的自身的优势,也给学校留下充分选择的余地,这就要求体育教师正确处理好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的关系,使三者相辅相成,共同完成课程目标。
  
  五、更新教学观念,提高素质,适应新课程的要求
  
  当新课程由“专制”走向民主、由封闭走向开放、由专家研制走向教师开发、由学科内容走向学生经验的时候,课程就不只是“文本课程”(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等文件),更是“体验课程”(被教师和学生实实在在地体验到、感受到、领悟到、思考到的课程)。教师和学生是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是课程的创造者和主体,他们共同参与课程的开发过程。这是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学观,这就要求体育教师首先应转变教学观念。
  1.打破传统教学中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的教学观念,树立师生教与学双方相互沟通、平等友好、教学相长的教学观念。
  2.打破传统教学中重结论、轻过程的教学观念,树立不仅要重结论,更要重过程的教学观念。因为,从学习角度讲,重结论、轻过程也即重学会、轻会学。学会,重在接受知识和积累知识,提高解决当前问题的能力,是一种适应性学习;会学,重在掌握方法,主动探索知识,目的在于发现、提出问题,是一种创造性学习。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学生在校所学的知识到社会上远远不够用,需要不断更新知识,因此让学生从学会到会学就显得尤为重要。
  3.打破传统教学关注学科本位的观念,树立“以人为本”、“以生为本”的教学观念。过于关注学科,过于强调学科的独立性和重要性,是学科本位论的反映,它突出表现为轻认知情感,重教书育人。而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关注人,“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体现在教学中就是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发展。
  新课程标准对体育教师的要求提高了。新课程标准改变了传统教学中体育教材的“拿来主义”,取而代之的是教师根据国家、地方、学校、学生等实际情况,对体育教材进行选择、开发和利用,体育教师成为课程内容的设计者、创造者。如果没有较高的业务水平,教师很难完成课程目标。因此,体育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任务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并以此为动力加强学习,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从而适应新课程标准提出的新要求,以较快的步伐走进新课堂。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8015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