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润物细无声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丁华梅

  一、背景
  
  《有多少人为了我》是《品德与社会》(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八课,通过教学,使学生感受到他们的劳动给自己生活带来的方便,懂得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尊重他们的人格,感谢他们,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中国的传统思想教育也存在偏差,把劳动者的地位分成了三六九等,并且在人们心中已经根深蒂固。反映在现代社会中,不同的工作岗位,不但是劳动报酬差距过于明显,而且从事这些劳动的人,有的备受尊重,有的遭人歧视。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存在的价值与尊严,要让学生从小树立尊重他人、人人平等的观念。
  
  二、案例
  
  这是一堂教研课,我课前做了比较充分的准备。按照教学的目标和要求,作为教学的第一课时,我把这堂课的教学重点定位在让学生感受到自己幸福的生活离不开各行各业劳动者辛勤的付出,如果没有他们,我们将寸步难行,无法正常生活,我们离不开这些可敬可爱的劳动者,对于我们的生活来说,他们一个都不能少。但是学生尤其还是一个三年级的学生,生活在一个比较封闭单一的学校生活中,劳动者较为远离他们的生活,他们对劳动者及其劳动缺少切身体验。因此,如何带动学生的感触,让他们能够深切体会到我们的生活是有多少人在辛劳,是教学的一个难点。
  我把这堂课设计为以下几个教学流程:
  (一)谈话揭题,激发情感。
  为了我们的健康成长,为了我们快乐的每一天,从清晨到黎明,从白天到黑夜,有多少人都在为我们辛劳。今天我们要聊的话题是――有多少人为了我……
  (二)情景再现,分层寻找劳动者的足迹。
  1.每天,当你还在睡梦中的时候,你的家人是否已经悄悄地起床为你忙碌了?
  2.每天,当你背着书包,走进学校时,又有多少教职员工在为你忙碌?
  3.当你走出家门,走出校园,来到社会上时,又有多少人在为你忙碌呢?
  (三)抽刀断水,加深感知。
  假如有一天,警察不上班了,医生不看病了,清洁工、营业员……所有的人都停止了工作,那我们的生活又会是怎样呢?
  (四)小采访,深入生活实践。
  (五)总结延伸。
  是啊。正是有了各行各业的劳动,我们的生活才这么美好。让我们带着微笑,带着感动,去面对每一位劳动者。一曲《你是谁,为了谁》送给在场和不在场的每一位劳动者(音乐响起)。
  整堂课下来,并没有发生什么“意外”和“偶然”,学生也是照着我预设的思路,一步步进入一个个环节,较为圆满地完成了教学内容。但是,上完后,看起来较为顺利的一堂课,总觉哪个环节有问题,我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
  
  三、案例分析
  
  课后,我与各位教研组老师进行了探讨交流,慢慢地绕在我头顶的云雾渐渐散去,残留在我心中的那份“不知味”,似乎也一点点地可以分辨出其中的酸、苦。
  (一)酸――教师不够入情入境。
  我国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朱智贤曾指出:“感情这个东西很重要,如果能激起孩子们的道德情感,就可以产生巨大的力量。”既然教师把教学内容的重点定位与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生活离不开各行各业劳动者辛勤的付出,从而产生对劳动者的感激之情,而且必须得发自内心的,那教师必须是以情动情。可是,在《有多少人为了我》一课中,我引导学生的道德情感激发的程度不够到位,小学生的情感没有受到环境气氛和他人的感染而产生共鸣。因此,就造成一种假象――我过于酸溜溜的语言,学生恰似蜻蜓点水,并没有打动学生的内心,就好象师生共同演了一场让人觉得酸牙的戏。
  (二)苦――缺少对劳动的切身体验。
  小学社会课的实践性、综合性比较强,而小学生的生活经验贫乏,知识面窄。他们所看到的已经是现成的劳动成果了,而这其中的过程都没有亲眼见过,即使见过,也只是偶然,更何谈感触。世界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它的眼睛。虽然我在设计中安排了“小采访”这个环节,但是并没有遵循小学生的认识规律,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重从他们常见的事物和现象入手。若是能在课中安排的小采访这一环节中,能把学校的门卫爷爷或是食堂阿姨请来现场,而不是画面采访的形式,我想学生的感受会更真切,不会只是走场而已,纸上谈兵。
  
  四、改进策略
  
  如何才能更好地让学生体会到这种与他们生活和认知有一定距离的事物或情感呢?
  (一)学生课前做好调查。
  利用节假日组织学生走出课堂,去访问家长或某一领域的劳动者,了解一些社会生活常识,做到课堂内外相结合,加深对教材的理解。学生通过课前的调查,才能在课堂交流中成为主人,既是信息的发布者,又是信息的接受者。师生共同参与,在交流中互相启发,互相分享。实实在在的语言,真真切切的表述远胜于教师“酸溜溜”的语言和学生做作的感慨。
  (二)从忽视的“熟悉”谈起。
  回归生活,知理动情。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对某种道德观念形成完整的道德概念和较为稳定的态度。感情的激发需要载体,以小见大。我们应从忽视的“熟悉”谈起,从身边的生活说起,充分挖掘学生生活中的活教材:如社区生活资源,家庭生活资源,孩子的父母、亲戚等都是劳动者,再次感受到职业分工之多,分工之细。从而感受到各行各业是生活所需,认识到我们应该尊重他们的劳动成果。除去生硬的说教痕迹,让学生逐渐体悟。
  (二)生活面对面。
  在品社教学中,处理好课文内、外的分析,是训练学生发散思维的有机结合点。社会课教学内容包含丰富的思想教育因素,在教学中通过具体事实,对学生进行生动的思想教育,是很必要的。小学阶段,大多孩子都依赖父母,生活经验少。因此,既然安排了“小采访”这一环节就应该让它发挥作用,不要让小组合作的形式中看不中用。由于受时间、安全等因素的制约,较难组织学生真正走出校园,因此教学组织形式要灵活变通:一方面要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另一方面,学生“出不去”,可把劳动者“请进来”,让学生和他们生活互动,使教室成为开放的空间,为学生搭建一个无墙的课堂。通过这样的教学环节,学生不但掌握了知识,了解了劳动者的喜怒哀乐,而且掌握了采访要领,锻炼了人际交往能力,为课后观察、采访身边的劳动者打下了基础。
  总之,让学生有感而发地说,有感而发地讲,让他们的情感真正地表达出来。让学生敞开心扉,说真话,抒真情,是心灵在撞击着心灵,情感在呼唤着情感。我们只有注重发挥“情感”教育的教化功能,注重教学过程中情的渗透,才能使学生在心灵的体验中、情感的共鸣中,形成理想的人格和高尚的品格。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8026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