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作文指导课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尽人皆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作文最重要的内驱力,在以往的作文教学中,学生每写起作文来,总感到无话可写,或茫无头绪,往往只是写上三言两语完事,究其原因,关键在于教师指导不到位,没有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在作文指导课中,我觉得应该这样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1以说激趣
  学生写的功夫不够,但在合适的情境中说的热情却很高。叶圣陶指出:“语言发生的本身,是为要在人群中表达自我或要表达内心的感受,顺着这两个倾向,自然会不容自遏高兴地说。”因而可以从说入手,将兴趣迁移到写中去,如在进行想像的作文《听声音讲故事》指导课中,让学生先听几组声音,然后展开不同的想象,进行师生交流,有人说:“你一个苹果,我一个苹果,然后进行交换,还是一个苹果,你一种想法,我一种想法,然后进行交换,就有两种想法。”这时,学生的兴趣就调动起来了,学生越说越有劲,于是,我就趁热打铁,按习作要求,布置了《假如我是……》的作文,学生的兴致很高,都比较轻松写出了内容丰富的文章。
  鉴于这种情况,我们就进行了大胆的尝试,每月练一次,经过一段时期,我们发现,每次只要让说作文,他们便欢呼雀跃,兴奋异常,昔日滞涩的笔下,都绽开了缤纷的花朵,连最不爱写作文的学生,写起文章来眉头也会舒展开,文思也较畅通,程度好的学生更是洋洋洒洒,欲罢不能,几乎收不住尾。
  由此我们想,不是作文难写,不是我们的学生笨,也不要抱怨学生对作文不感兴趣。我们需要反思反思我们的指导方法了。
  我认为,在作文指导课中,作为老师,应该走近学生,考虑学生喜欢说什么和喜欢怎么说,而不是教师喜欢教什么和喜欢怎么样做,我们相信一定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学生对作文有了兴趣,思维活跃了,难道还用担心他们不能文思敏捷,妙笔生花吗?
  2以玩激趣
  玩是孩子的天性,让学生尽情地玩,再让学生自由地写,会使学生平添许多写作的趣味。
  在一次课间活动,我们发现学生对做跳绳、踢毽子、下五子棋等游戏比较感兴趣,并且他们还兴致勃勃地传阅争论,有的还激烈地“讨价还价。”我们灵感顿发,这不是指导学生习作的好素材吗?于是在上作文课的那天上午,我们宣布同学们下午提前20分钟到校,男生进行拔河比赛,女生进行跳绳比赛。一听到这同学们手舞足蹈,下午来的非常准时,接着,我们便布置了游戏规则,比赛开始,这时学生全身心的投入,玩的不亦乐乎。正当学生们陶醉在玩的快乐中,上课的铃声响了,同学们满脸带笑走进教室,于是我趁机引导:“同学们,刚才你们已经尝到了成功的喜悦,通过这次活动你有哪些收获呢?”同学们的发言非常积极,这时我话锋一转:“同学们:大家能从这次活动中学到这么多知识,老师十分高兴,现在请大家把这次活动的过程和感想写出来吧!”学生听了以后,一反往日作文前的唉声叹气、欣然同意,大约30分钟,一篇篇质量上乘的作文摆在了我们的面前。
  读了孩子们气息清新,鲜活生动的文章,想到他们神采飞扬,激情四溢的比赛情景,我深深觉得教师在作文指导中应该蹲下身子,主动接触,用心体察,关注学生的新动向,捕捉他们的兴奋点,激发学生写作兴趣,让他们自由倾吐心中的积蓄,这样学生的童趣就会挥洒得酣畅淋漓。
  让我们在指导作文过程中,放开学生的手动起来,放松学生的脑玩起来,拓宽学生的习作渠道,引出作文的“源头活水”。
  3以情激趣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的体验。”作为教师要善于创设生动的情境,营造真切感人的写作气氛,使作文充满情趣,从而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情感。
  本学期,我们班杨杰同学出了车祸,出院后不得不在家休养。在她离开时,她满眼含泪,不想离开,但是,为了让她早日康复,我不得不让她回家学习,为了不让她掉队,在家还能感到我们集体的温暖,我让同学们在课余用打电话、写纸条等方式去安慰她、关心她。上周,杨杰同学终于能够来学校上课了,大家就在班门口欢迎她的归来,于是一堂别有生面的主题班会《欢迎你回来,杨迎杰同学》,在我们班积极展开了。望着这激动人心的场面、我不失时机的布置了这次习作的要求。于是一篇篇充满真情实感的文章诞生了,其中还有一篇发表在我县的教育报上呢!
  叶燮主张作文“有感而发,兴起其意其情。”刘勰提出“情以物适,辞以情发。”感人生动的场景带给学生具体真切的感受使学生文思泉涌,词语的仓库被开启,生动的描写跃然纸上。通过在指导课中以情激趣,从而唤醒了学生的天性、激发了学生的灵性,大大激活了学生写作思维。
  总之,在新课程理念下,作文指导课上激发学生的兴趣是多种多样的。但是我们要充分通过自由表达,多彩的活动,营造愉悦的氛围,来激发学生们的兴趣,诱发学生们的情感,使得学生们的个性得以彰显,潜能得以释放,从而达到“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刚情溢于海”的境界。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81892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