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项目教学法”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的有效实施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何根彬

  摘 要: 项目教学法是中等职业教育专业课教学的一种教学方法,注重技能教学与训练,改变了职业学校传统教学的教师、课本、课堂为中心的局面。在《计算机应用基础》中实施“项目教学法”,即以实践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用完整的典型性的实际应用事例组织教学,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和创新精神,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关键词: 项目教学法 《计算机应用基础》 有效实施
  
  一、什么是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是以实践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通过实施一个完整的典型性的实际应用事例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其目的是在课堂教学中把理论与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社会能力、方法能力等关键能力,从而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从业能力。
  中国古代有句谚语:“闻之则忘,阅之则明,观之则知,行之则学。”就是说不同的学习方式效果不同。在以前的裁缝徒弟中,可能有相当一部分徒弟连书都没读过,只字不认,然而他们就是在师傅的实践操作指导下,从做一条短裤开始,学会裁缝。实际上那时的教学方法与我们现在所说的“项目教学法”教学方法十分类似。
  一个项目就是一份计划好的有固定的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的工作。原则上项目结束后应有一件可以看到的产品,在我们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项目结束后更多的是有一件与教学知识点紧扣、与学生兴趣相投、能应用于实际生活或生产、并经过努力几乎每个学生都做得出的作品。
  
  二、在《计算机应用基础》中实施项目教学法的意义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中等职业学校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计算机应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及应用,这必将对各专业学生专业课的学习产生深刻的影响。通过该课程学习,学生能把计算机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任课教师如何提高教学效率?在多年的教学中我不断地进行各种方法的尝试,如“任务驱动教学法”、“项目教学法”等,其中“项目教学法”在具体实施中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实施项目教学法是满足学生自我发展,使之进一步完善和提高并实现潜能开发的需要。由于计算机的普及,绝大多数职中学生在进校之前对该课程的内容就已能操作一二,但水平参差不齐。有的学生平时聊天较多,其打字速度已达每分钟上百个字;有的学生平时游戏较多,上网冲浪已是高手,下载安装软件的速度极快。当然,也有极少一部分学生由于各种原因对计算机应用方面的知识接近空白。
  学生年轻,有巨大潜能,教学方法要为学生潜能的开发提供良好的支撑;学生有非常强烈的自我发展需要,教学方法要从学生的需求层次出发,鼓励他们向更高的学习需求发展;学生不断走向成熟,教学方法要肯定他们的成绩与进步,帮助他们找回自信,引导他们进一步提高能力。
  
  三、在《计算机应用基础》中有效实施项目教学法的具体步骤
  
  项目教学法改变了传统教学的三个中心,变“以教师为中心”为“以学生为中心”,变“以课本为中心”为“以项目为中心”,变“以课堂为中心”为“以应用实际经验的实训基地或生产工场为中心”。在教学目标上改变原先的“传授知识技能”为“运用已有知识技能做出作品”,在教学形式上改变原先“职校学生教师逼学生学”为“学生主动要学”。所以,在运用项目教学法进行教学设计时,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根据项目教学的教法思路和教学设计原则,设计的项目教学法的教学步骤又是怎样的呢?
  1.确定项目――情境创设。
  这一步是关键,要求能将教学内容涉及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结合在一起,并且有一个轮廓清晰的任务说明。要创设教学内容(即学生当前学习的内容)与现实情况基本相接近的情境,也就是说,把学生引入到需要通过某知识点解决现实问题的情景。创设情境,让学生对项目有一个初步的认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项目是通过作品体现的,但作品的内容、形式必须有相当的吸引力。比如在“Word中图文混排”的教学中,我展示了关于奥运会主题的一个项目作品,要求学生完成“走进奥运”的一个项目。奥运会是2008年我国的大事,对这个项目每一个学生都有兴趣,且漂亮的图片又那么吸引眼球,更寓爱国于教学之中。又如在“Excel中计算统计”的教学中,我以本班上一学期期末的各科成绩为数据源,要求学生计算每一位学生的总分、各科的平均成绩、各科的及格率、各科最高分、各科最低分,再排一下自己在班级中的名次,筛选出符合“三好生”要求的学生,筛选出有学科不及格的学生,然后对表格进行美化,最后打印出来。当素材、任务一到手时,学生都迫不及待地操作起来,积极性相当高,兴趣相当浓厚。
  2.学生制定计划。
  这涉及分析项目需求、完成项目步骤、人员分工、时间分配等问题。如“走进奥运”这个项目,在“分析项目需求”时,必定有上网搜索奥运图片及相关文本材料这一步骤,这时就可适当地分工搜索,提高效率。如“Excel的凑10口算”辅助教学项目中,在分析项目需求的同时就要考虑怎样衡量训练者的速度,在第一时间给训练者作出怎样的判断(对的给以肯定,错的给以鼓励),训练结束后如何给予合理的评价。
  3.具体实施计划。
  此步骤包含自身努力独立探究、典型问题教师操作示范、组内协作学习。
  (1)自身努力独立探究。对于一些简单项目或小项目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学生一碰到问题并非马上予以解决,一定要留点时间让学生独立操作。当学生碰到问题时,教师应鼓励他们到书本里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到网上搜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钻研精神,激发学生勇于战胜困难的勇气。
  (2)典型问题教师操作示范。计算机的迁移操作太容易,但是无论水平如何都会碰到问题。教师应通过观察发现问题,适时地对一些共有的、典型的问题加以分析讲解并示范解决。如在“Word中图文混排”的教学中,学生操作图片的时候,因为环绕方式造成图片自身的位置及与周围的文字关系不可调整,图片的裁剪涉及除长方形之外的椭圆或任意形状等,教师要找准时机,有针对性地分析讲解知识点,示范操作。又如在“成绩统计项目”中,当学生及格率计算出现共有问题时,教师要及时地对COUNTIF()和COUNT()两函数作详细的讲解并进行操作示范。这样既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能提高他们上课的效率。
  (3)提倡协作学习,分小组,开展小组交流、讨论,组员分工协作,共同完成项目。对于一些复杂项目或大型项目在独立的基础上允许协作学习。如“Excel的凑10口算”辅助教学项目中,在教师反复讲解INT()与RAND()两函数之后,肯定还有学生一时难以理解,这时可要求组内学生协作学习完成。组内要进行评比,要有竞争,要让学生明白:至少不能拖别人的后腿。学生有课堂知识要掌握的压力,同时有来自组内学生的压力,自然而然就会更努力,更投入。在合作学习中,学有余力的学生帮助学习困难的学生,自己能熟练操作,又能教会别人,这对其知识掌握是新的挑战。只有真正地理解知识,掌握技能,才能深入浅出地把问题讲解清楚,才能有条不紊地进行操作示范。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且是促进学生探索、思考、协作学习的引导者。此外,教师更能促进学生的团结,使参与课堂活动的各个个体或群体之间相互作用、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理解。学生也不再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积极主动、自主地进行学习。通过实践,组内学生均能完成预定的教学目标,从而改变以往部分学生操作,较差的学生观望的现象,既能锻炼优秀学生的组织能力,又能使较差学生在较好学生的帮助下,积极努力向上,超过预期目标。通过相互沟通和帮助,小组内能形成良好的团队协作氛围。通过讨论与思考,学生既能丰富专业知识的积累,又能拓展思维,且自发地在组与组之间相互比较和借鉴,增强集体荣誉感,教师也能开发学生的差异资源。
  4.检查评估。
  项目教学法更注重的是项目的过程而不是最终的结果,整个过程成为一个人人参与的创造性实践活动。项目完成后,教师要对学生的工作过程表示祝贺,然后由学生按照自己在这个项目中起到了什么作用,劳动成果如何,知识掌握情况如何,锻炼了哪些方面的能力等内容先进行自评。可能情况下还可让学生轮流担任评委,互相评议,对每个学生的项目质量进行评估,打出分数或分出等级,这样学生在评议与被评中,互相学习,互相提高,能更好更深入地掌握技能。为进一步激励他们,如“走进奥运”项目优秀作品可在电子教室监控转播,也可彩印出来在展示栏张贴,还可彩印当奖品奖励给学生,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考试是手段,并不是目的,职业中专已普遍实行学分制。学生的过程学分就是平时的学习,而计算机基础课程平时几乎都在机房操作,有操作就有项目要做,项目的完成质量及学习态度就直接决定了其过程学分。过程学习到位了,考核学分也就水到渠成。
  
  四、在《计算机应用基础》中实施项目教学法的体会
  
  项目教学法更多地体现了“放手让孩子自己学”的一种理念,符合了教育要有意识地推动学生,激发学生潜能的发挥的宗旨,实现了教学的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和态度与价值观;有利于全体学生的主动参与,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其树立自信。师生的互动能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得到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创新精神、集体主义精神;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习,达到信息社会终身学习的要求,最终为学生奠定良好的生存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文槿等.现阶段中等职业学校若干教学模式研究.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刊,2008:311.
  [2]曹辉.情境的教学意蕴[J].中国教育学刊,2007,(1):57.
  [3]栾玖华.项目教学法在技能训练中的实践与思考.职业技术,2008,2.
  [4]李艳娥.香港职业教育的特色与启示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刊,2007:32.
  [5]戴佳宁.项目教学法计算机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中等职业教育学科研究,2008:13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8826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