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2008年高考理综全国卷化学试题点评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2008 年高考理科综合全国卷化学试题从试卷结构、题型、题量和分值上看,与2006年、2007年相比,保持了较高的稳定性。试卷以考查中学化学主干知识和核心知识为主,强调学科内综合,以能力测试为主导,但在新课改的背景下,主观题难度有所增加,加之主观题的呈现方式较陌生,考生普遍反映有点难,但它体现了过渡和衔接,对高中化学教学,特别是对新课标的实施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
  
  一、试题具体特点
  
  1.依据大纲,紧扣课本,注重基础
  今年化学试题的结构和分值都严格按照考纲要求设计,考查了中学化学主干知识和核心知识,主要涉及到: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物质的结构(包括晶体结构与性质、物质熔点高低比较、元素周期律、分子的空间构型、化学键的极性、分子的极性、氢化物的稳定性判断等)、化学平衡、电离平衡、电解原理、酯化反应、同分异构体等,其中客观题与有机试题的设计采用了考生在平时练习中所熟悉的呈现方式,如离子共存、离子浓度大小比较、平衡图像、有机推断题等题型,这些试题既可考查考生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又有较好的区分度,对日常的中学化学教学也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
  2.考查能力,稳中求变
  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在试题中必须体现以能力考查为主导的命题思想。2008年高考化学试题体现了这一特点。例如第11题考查学生能否通过对图表的观察,借助已有知识对该图像加工,从而得出正确答案的观察能力。第26题考查学生能否将试题所给的新信息,与课本中已学过的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结合起来,侧重考查计算和推理的能力。第28题用了一个装置简单、现象明显、教材中没有出现、学生较为陌生的MZ与碳粉的实验,考查学生能否通过观察实验现象(b瓶的溶液出现白色浑浊),分析并得出正确的结论(元素Z是氧),考查了学生的推理能力;通过该装置停止加热后,是否需防倒吸,考查了学生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能力;再通过尾气CO如何处理的问题,考查了学生的设计和评价简单实验方案的能力。这道探究式的实验题体现新课改的理念,也告诉我们学习不能仅局限于课本,要能敏捷地根据试题所给出的新信息,准确地进行知识迁移。因此,在日常学习中,掌握方法与提高能力是很重要的。
   当然,试题也有值得商榷的地方。如第28题(3)问,要求不明确,容易误导考生把注意力放到黄色粉末的推断上,从而陷入思维困境,降低了该题的区分度。另外,如第29题的有机推断存在一定的争议,希望高考命题与中学日常教学标准能更好地融合起来。
  
  二、关于复习备考的几点建议
  
  1.回归课本,扎实落实,形成网络
   理综中化学试题题量是比较有限的,每题的分值较大,而且主干知识、核心知识都涉及到了。因此,对知识梳理的全面到位,就显得特别重要。这就要求考生对中学化学应掌握的内容要融会贯通,能将知识横向和纵向统摄整理,使之网络化,有序贮存,有效调用。
  2.加强对化学实验的复习,注重能力的提高
  化学实验题是高考必考的题型,也是考题中主要的丢分处,这与考生实验知识缺乏系统性、解决具体实验问题方法不够准确有直接关系。因此,在复习过程中,有必要加强对实验知识的复习。一方面,对某一具体实验,学生能根据实验的目的,进行实验设计、选择器材仪器和合理设计实验步骤,还要会正确地操作、观察和认真的记录,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能进行综合分析,最后能给出正确解释和评价。另一方面,还要会总结相关实验知识,形成知识网络。比如总结分离物质的方法、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等。有了扎实功底,在做实验题时,只要善于抓住命题人的意图,弄清实验目的,就不难找到解题突破口。
  3.注重答题技巧与规范性训练
  对概念、规律、现象的描述要有条理、科学、严谨、简洁,要紧扣题中的基本观点和要求,切忌随意。对化学用语、化学专用名词的讲述和书写要规范。
  另外,化学试题的计算在近年理综中要求一直不高,甚至有降低的趋势,但今年试题计算量较大,主要表现在第26题。其实只要仔细分析一下,该题的计算原理并不复杂。只要根据写出的氧化还原方程式进行多步计算即可,完全在考试大纲的要求范围中。可能多数考生平时害怕计算,加上考试时间的限制,使考生感觉到“难”。因此,我们还是应该理性对待计算专题的复习。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89886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