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构建语文高效课堂 让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新课标对语文高效课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老师在把握不同阶段的教学目标,多种方法并用、科学地组织教学,高效课堂才能真正实现,真正落实素质教育。本文从三大方面详细阐述了几种构成高效课堂的方法。
  关键词:素质教育 高效课堂 科学组织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3(c)-0047-01
  向课堂四十分钟要质量,是领导、老师、学生、家长的一致追求,是课堂高效的通俗说法。构建“高效课堂”是教育教学永恒的目标,是素质教育落到实处的集中体现。高效课堂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以确保学生主体地位为保障,构建动态平衡的课堂生态系统,以利于学生的高效学习和幸福成长的课堂组织形式。怎么样才能构成高效课堂呢?本人仅从以下方面谈几点看法。
  1 适当的解读文本,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前提
  文本解读是语文教学过程最重要的渠道,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前提。《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老师应创造性地理解教材和使用教材”。在解读文本过程中选准多维视角,关系着教学的成功和成效的高低。老师应该以怎样的视角透视文本并做出相应的教学处理呢?有学者提出:作者视角,把握文本的价值取向;读者视角,读出自己的独特理解;语文视角,凸现学科的本体特征;学生视角,遵循教学的基本规律。
  语文教师到底应该怎样解读文本呢?解读文本必须经历三个阶段:陌生阅读阶段―― 在全新阅读中感受文本,形成新鲜的阅读体验,获得对文本的直接认识,积累阅读教学的“本我”资源。立体阅读阶段―― 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观照文本,获得对文本的全息解读,处理好文本阅读中的多重意义之间的辩证关系。智慧阅读阶段―― 借助个性化的理解方式,获得对文本新颖、独特的理解,为高品位、高质量的课堂教学提供可能。
  不断提高“文本解读”能力,是语文教师“安身立命”之道。教师的阅读视野,会为其独立阅读文本提供一个自如的平台。因此,作为语文教师,平时要多读书,读好书。
  2 明确的教学目标,是构建高效教堂的基础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核心和灵魂。语文学科是融工具性和人文性于一体的基础学科,教学目标的设立应充分反映语文学科的性质、任务和特点。叶圣陶先生在《国文教学的两个基本观点》一文中说明,培养学生语文能力,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是语文学科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特有属性,也应理所当然地成为小学语文的标志性、根本性目标。
  落实到具体的一个单元、一篇语文的教学,在教学目标的设计方面有一条捷径,那就是结合“单元提示、课后练习”和“语文园地”。“单元提示”不但介绍了本组课文的内容范涛,而且点明了本单元的训练点,是《课标》的阶段化。“课后练习”凝聚着教材编写者的集体智慧和汗水,它直接反映了教学目的和要求,是《课标》的具体化。人教版“语文园地”之“口语交际、习作”直接规定了说、写的内容要达到的程度;“回顾、拓展”是对本单元语文能力方面的总结、迁移,是《课标》的直观化。在确立教学目标时参考这些是很有效,也很必要的。
  《跨越百年的美丽》是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是一篇精读课文。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结合“单元提示、课后练习”和“语文园地”(具体内容见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P99、P102~104、P118~120),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目标:第一课时:(1)掌握“埃、伦”等14个生字的音、形、意,正确读记“冶炼、沉淀”等词语;(2)把握文章主要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联系上下文品味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居里夫人为科学献身的精神和淡泊名利的高尚品格,理解课题中“美丽”的真实内涵。第二课时:(1)体会作者用具体事实来表现对居里夫人巨大贡献以及人格精神的赞美,并学习这种方法写一段话,谈谈读“阅读链接”或学完全文的体会;(2)摘抄喜欢的句子,背诵喜欢的部分。这些目标具体、细化,体现了阶段性、渐进性,可操作性强。
  3 科学的教学组织,是高效课堂的保证
  什么样的教学组织才是科学的呢?学生能认真听课的教学组织就是科学的。良好的教学组织是构建“高效课堂”的保证。那么,老师怎么做才能进行科学的教学组织呢?
  首先,教师要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北师大教育学院肖川教授认为:教师的专业素养是作为一个人的素养最核心、最重要、最具有广泛迁移作用的部分。教师的专业素养比较高,比较容易获得领导的赏识、同行的尊重和家长的信任,进而在学生当中赢得尊重、树立威信。如果一个老师是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他的课学生从潜意识深处接受,消除了抵触情绪和松懈状态,组织教学就会容易得多。同时,教师的专业素养比较高,驾驭课堂的能力也比较强,于组织教学当然益处多多。
  其次,采用有效的教学手段。多媒体、音乐、幻灯、实物的使用,很多时候能够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和听课效果,但要注意的是,不要让这些手段掩盖教学的实质内容。有的老师,为了求新、求异、出彩而去采用多媒体手段,致使语文课失真,那是得不偿失。
  再次,可适当采用奖励机制。“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这是一条教育原则。采用奖励机制,就是为了调动学生这个“内因”。很多低年级教师准备了一些“大拇指、小红花”,在课堂上适宜地给予个别学生以奖励,既调动了学生的上进心,又吸引了同学的注意力,长此以往,形成了良好的课堂氛围。在中高年级,可以采用积分奖励形式:课上回答得精彩,奖励积分;课上遵守纪律,奖励积分;作业效果好,奖励积分;个人奖、小组奖、大组奖、男生奖、女生奖,穿插进行,有机结合。各项措施相得益彩,互为补充,并且与评“三好”学生、评优秀少先队员挂钩,即调动了学生的内动力,又发挥相互间的监督作用,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效果良好。
  总之,构建“高效课堂”是永恒的追求。方法各异,渠道不同,让我们为此而共同努力,以期根本解决一直困扰我们的语文教学“高耗低效”的问题,让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 吴忠豪.语文本体性教学内容与教学设计[J].小学语文教学,2013(16):4-6.
  [2] 潘新和.语文界“集体无意识”被什么操控?(中)―语文教育、教学观念反思之语文教学应用观[J].福建教育,2013(36):25-2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007442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