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国外就业理论对我们的启示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就业问题已成为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最大挑战,就业已经成为当前我国最为重大的问题之一。就业问题解决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民的切身利益,也直接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解决的不好的话,它不但会制约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且很有可能加大两极分化,造成不稳定因素,为社会安全带来巨大隐患。因此,在客观分析国外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发展史基础上,从科技的进步促进社会的发展、引起劳动力的变迁入手进行探索。来关注就业、关注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找出合理转移及利用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主要途径,对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保持社会的稳定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就业 科技进步 农业剩余劳动力
  一、问题的提出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有效地促进了就业总量的扩大。但由于人口众多,中国仍面临十分突出的就业矛盾。全国新增劳动力每年达到1000万人以上,从农村向城镇转移的农业剩余劳动力数量十分庞大(目前仍有2亿人左右),这使中国长期保持沉重的就业压力。突出表现在[1]:一是无限供给的劳动力冲击着我国十分有限的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的矛盾进一步加剧;二是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就业的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造成了有的人找不到岗位,有的岗位找不到人的局面;三是劳动力整体素质较低,部分弱势群体长期失业,成为贫困阶层。
  就业问题已成为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最大挑战,就业已经成为当前我国最为重大的问题之一。就业问题解决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民的切身利益,也直接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解决的不好的话,它不但会制约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且很有可能加大两极分化,造成不稳定因素,为社会安全带来巨大隐患。因此,在客观分析国外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发展史基础上,从科技的进步促进社会的发展、引起劳动力的变迁入手进行探索。来关注就业、关注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找出合理转移及利用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主要途径,对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保持社会的稳定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二、就业问题的国外研究
  欧美国家对农村劳动力流动和城市化的研究在19世纪下半叶就已开始。A・F・韦伯早在1899年就发表了《19世纪的城市发展,统计研究》一书。此书以大量的统计资料,论述了世界各大洲主要国家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和城市发展的状况。英国较早研究农村劳工流动的经典之作要数A・雷德福的《英格兰的劳工流动,1800-1850年》(1926年出版)。该书对英国农村劳工流动的原因、流动方式、国际移民等都有较详尽的叙述。但上述早期的研究著作还不够系统,不够深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美各国出现人口流动和城市化研究热。历史学、经济学、人口学、社会学、历史地理学等各个学科从不同角度进行探讨,其广度和深度都是前所未有的,有关的著作和文章很多。由于历史统计学和人口统计学技术不断完善,原来残缺不全的统计资料得到补充,统计空白得到填补。地区的个案研究和全国性的宏观研究都取得很大进展,历史发展的轮廓越来越清晰。各国研究城市化的著作也十分丰富。H・S・戴厄斯和M・沃尔夫主编的两册《维多利亚时代的城市》是城市史研究之集大成者,它自成一体的各个部分,是论述城市生活各个侧面的专论,内容涉及城市人口的来源、城市发展、城市体制、卫生、贫困、政治、宗教和城市文化等各个方面。J・沃尔文的《英格兰的城市生活,1776-1851年》(1984年),揭示了城市社会积极和消极的方面,对城市文化、住房、卫生状况、犯罪等问题均有论述。P・M・霍恩伯格和L・H・利斯的《城市化欧洲的形成,1000-1950年》(1985)的第三部分是专论欧洲工业化和城市发展的,其中有一章专门讲工业化时期城市化的人文后果。法国让・弗朗索瓦・格拉维埃的《巴黎和法国荒原》(1972年)和帕拉希德・朗勃的《农村社会和城市化》(1974年)专门论述法国人口流动和城市化的关系。美国城市史研究以A・施莱辛格、R・韦德、小S・沃纳、B・麦凯尔维等人为代表,著述丰富。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发展经济学家中关于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就业理论[2]:
  刘易斯的农业劳动力贡献理论:1954年阿瑟・刘易斯发表《劳动力无限供给下的经济发展》,他认为,在具有二元经济结构特征的社会里,传统农业部门劳动力供给具有完全的弹性,工业部门可以获得无限供给的劳动力而只支付与传统农业维持生存部门相应的工资。工业部门所获超额利润被用于再投资,创造新的资本扩张,又越来越多地吸收农业部门的剩余劳动力消失为止。
  费景汉・拉尼斯的就业转换阶段论:进入60年代费景汉与拉尼斯合著的《劳动剩余的发展》一书认为,要使就业转换得以实现,必须保证农业迅速增长到足以满足越来越多非农产业劳动力对产品的消费需求。“费――拉”理论把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的实现由一种无阻碍过程发展为一种有可能受阻的发展过程,为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理论提供了新的、更复杂的内容。
  舒尔茨的“改造传统农业”理论:西奥多・舒尔茨认为,贫穷国家经济增长缓慢的原因一般并不在于配置传统农业要素方式的明显的低效率,也不能用对这类传统要素的储蓄和投资率低于最优水平来解释,在新农业要素确实有利可图时,主要取决于农民学会有效使用现代农业要素,农民就会作为新要素的需求者来接受这些要素。在这一点上,农业迅速增长,主要依靠向农民进行特殊投资,以使他们获得必要的新技能和新知识,从而成功地实现农业的经济增长,以及就业的广泛而深入的安置。
  钱纳里・塞尔昆就业转换滞后于产值结构理论:钱纳里・塞尔昆在其专著《发展的型式1950―1970》中提出在发展中国家的农业剩余劳动力不可能一开始就直接被吸收到采用最新技术的现代工业部门,而是首先吸收到劳动力比较密集,技术不太先进的工业部门。当达到刘易斯转折点(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300美元时),虽然工业比重已经占据主导地位,但是劳动生产率和技术水平并没有达到发达国家水平,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工业转移的过程会拉长。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100901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