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课堂上学生主体地位越来越重视。由于初中化学教学的特殊性,因此,在实际教学中,需要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在实际教学中,应该对实验教学的重要作用进行关注,重视理论与实际结合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文主要探讨了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培养,以期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初中化学 教学 学习兴趣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要想对教学质量进行进一步提高,就需要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提高。初中学生的兴趣较为广泛,求知欲旺盛,教师在实际教学的时候,应该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对其进行积极引导,使其转化为学习的动力,进而有效提高教学质量以及教学效果。一般来说,对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进行培养的主要途径有:
  一、对于化学学科的特点进行充分利用
  化学学科的特点是以实验为基础,因此,要想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提高,就需要对化学学科的特点进行充分的利用,即多在课堂中开展实验教学。在利用实验教学的时候,还需要利用实验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昀大程度调动。如开学的时候进行自我介绍的时候,可以利用化学实验来进行自我介绍,利用氢氧化钠溶液在白纸上书写上自己的姓名,之后再让一位学生用无色酚酞喷雾对白纸进行喷射。这样事先写在白纸上的字就会显现出来,这时学生们就会很惊奇,老师就可以利用学生们的好奇心,对这个实验的原理进行详细讲解。
  二、充分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
  现今,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技术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并且,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在课堂中对多媒体技术进行应用,打破了传统教学的模式,在教学中实现了互动教学,使得教学的针对性以及趣味性都得到了大大提高。例如在学习微观世界中分子、原子的性质,各种化学反应以及一些有毒的化学实验时,都可以多媒体技术的方式,使得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入形象。另外,利用多媒体技术还可以和网络进行连接,使得学生可利用网络学习到相关知识,使得学生的视野拓宽,进而使得教学效果更佳。利用多媒体技术还可以对教学资源进行充分利用,使得学生自主学习以及探索性学习的能力得到锻炼,并让学生在学习中对于学习乐趣进行充分激发,提高教学效果。
  三、开展各种形式的社会调查以及社会实验
  在进行初中化学学习的时候,由于该门学科对于实践的要求较高,因此,在实际教学中也应该采取实践与理论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可以在课外开展相关的社会调查以及社会实验,将课堂上学习的理论知识直接运用到实践中去,对于学生的直接经验进行丰富,从而使得学生学习的兴趣得到大大加强。另外,通过这种方法也可以使得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增强,使得学生参与实践的勇气以及不怕困难的精神,从而逐步培养从事化学事业的职业理想。如在学习溶液的 PH值时,老师可将 PH试纸分给学生,让他们对生活中的水的酸碱度进行测试,如雨水、河水以及井水等等。这样的学习方式,使得学生在自主学习中获得了知识,提高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能力,并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了激发。并且,这种方式对于学生理解生活中的化学有了一定的帮助,在之后的学习中,就可以利用身边的化学现象进行自主学习。在这种学习方式中,老师只是起引导作用,学生的课堂主体作用被大大突显,也和教学改革的要求相一致。
  四、师生之间加强沟通
  在实际教学中,很多老师在课堂中只注重教授学习知识,而忽略了与学生的沟通。这样一来,学生感觉与老师之间的距离感加大,导致在教学的时候,对于教学内容很难产生兴趣。因此,老师在实际教学的时候,需要对学生的情绪状态进行积极关注,通过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使得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不良心理状态得以被有效消除,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以及兴趣。这样一来,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积极参与到课堂中,对于老师提出的问题积极思考积极回答,教学效果良好。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化学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学习效果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并且,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的主体地位被更加注重。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本质要求是一致的。另外,在化学学习中,实验教学是其中所需要运用的主要方法。因此,在今后的学习中,老师应该在课堂中积极开展各项化学实验,通过实验教学情境的创设,使得学生的积极性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朱红.初中化学教学中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J].西部素质教育,2016,02:114.
  [2]张勇.初中化学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03:166.
  [3]张建丽.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兴趣[J].教育教学论坛,2013,49:270-271.
  [4]易慧琴.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J].教育实践与研究(B),2014,07:73-7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109264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