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大气污染成因及治理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本文旨在分析造成兰州市大气污染的源头以及污染的特征,包括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具体是指兰州市所处的地理位置与气候条件,煤炭燃烧的污染,汽车尾气的排放和温室气体的排放,之后提出相关治理的对策,包括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利用经济手段,制定专门的地方法律制度,提高公民环保意识与监督权等措施。
  关键词:大气污染;源头;防治;对策
  引言
  我国对大气污染治理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且大多针对大气中单一污染源进行研究。在经济逐步发展与大气污染治理上,缺乏切实可行的方案。在大气污染治理方法途径审视上,没有深入的分析与研究。本文通过对兰州市的大气污染治理成因的研究,对我国大气污染治理途径进行客观的反映,结合我国现有的大气污染防治办法、治理途径以及国际上的治理措施,提出较为完善的治理措施,提高兰州空气质量,实现建设美丽新兰州的目标。
  一、兰州市大气污染的源头及特征
  1.兰州市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
  兰州市地处青藏高原东北侧,坐落于黄河河谷的盆地中,四周由群山围绕。市中心海拔约1520m,南北两山相对高度为600m,黄河自西向东穿过整座兰州城,形成了一个东西偏长、南北偏窄的独特的盆地地形。兰州市的气候属于中温带大陆性气候,日夜温差相对较小,甘肃在我国西北内陆,海洋温湿气流不易到达,下雨天气少,年均降水量低,兰州这种特殊的地形和气候条件,使得污染物总是聚集于低空不容易分散,这就直接影响到了兰州的空气质量。兰州所处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是无法改变的事实,但是作为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公民,要多加保护生态,减少人为破坏,促进生态平衡。
  2.煤炭燃烧带来的污染
  兰州是西北大城市,也是西部重要的工业冶炼基地,其在新中国成立后更是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并逐步形成了以石油,化工,冶金,机械为主体,行业比较的齐全的经济体系,兰州围绕黄河而建,在黄河的上游和下游,分布着比如兰炼、兰化、兰钢、西北油漆等工厂企业,这些企业大多建立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技术相对落后 ,有相当数量的企业生产技术水平不高,用来生产的能源结构比较单一,能源的消耗主要以煤炭为主,仅仅在市区的煤炭消耗每年高达上百万吨左右,大气污染物颗粒有五分之二来自于煤炭的燃烧,整个市区分别在不同的程度上遭受大气污染,这些主观原因的存在给治理大气污染带来了很大的阻碍和困难。
  3.机动车尾气的排放,温室气体的排放
  根据兰州日报的报道,截至去年年底,兰州市的汽车使用量大约有80.46万辆,由机动车的运行产生的尾气也是大气污染的主要的污染源之一,之所以会成为重要的污染源是因为汽车行驶时排出有害物质破坏环境和人体健康。机动车排放出的尾气包含有许多有害的物质成分,这些有害的物质成分主要是一氧化碳、二氧化氮、以及一些碳氢化合物等。 这些气体排放到空气中后会造成极大的污染。
  二、大气污染具体治理对策
  1.合理利用现代化的科技手段
  防治大气污染,提高能源的有效利用率,沿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就要重视利用现代化的科技手段,比如洁净煤技术,该技术旨在减少煤炭在开采和利用的过程中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量,并且提高煤炭的有效利用率,运用该技术,可以大大提高煤炭的有效利用率,从而减少对大气的污染,有助于改善大气质量。汽车是日常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之一,上文也提到汽车尾气的排放对空气造成污染,作为现代化科技的产物――新能源汽车大大降低了排放量,有些类型的新能源汽车能达到零排放零污染,因此选择高科技的新能源汽车将更有利于环保,有效改善和防治大气污染。
  2.充分利用市场这只无形的手
  市场是一只无形的手,以经济手段调整生产者的生产方式,生产工具,生产材料,采取优胜劣汰,淘汰企业中落后的设备,采用先进的技术,企业失去竞争力,自然而然的会被淘汰,对积极响应并治理大气污染的企业给予奖励,并组织其他企业参观学习,大力宣传推广治理成效。对治理能力相对落后的企业帮助升级设备,提高对排放物的利用率,使污染物达标排放。采取市场经济手段控制企业对大气污染的行为,不仅可以使当地大气质量得到有效改善,还可以促进该地区的经济活力,提高该地区生产总值。
  3.提高全体公民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和环境监督权
  普及大气污染防治的知识,建立环境保护的文化氛围,提升人们对环境保护的观念,让广大人民群众意识到大气污染的危害,积极参与到大气污染防治的大圈子中,从而激发广大公民对大气污染防治的热情,投身到大气污染防治的工作中去,只有拥有了较高的环境保护意识,才能更好的去保护环境,树立正确的环境保护观,以环境保护为己任;另外要将公民的环境监督权落实到位,要号召广大公民对环境进行监督,敢于对破坏环境保护的行为制止,落实法律赋予的权利,使公民参与到环境监督中来,为大气污染的防治做出应有的一份贡献,从而提高空气质量,有效防治大气污染。
  参考文献:
  [1]熊慕慕:《机动车尾气与大气污染》[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 3 月第 6 卷第 3 期.
  [2]韩建湘,陈少平:《公众参与―遏制环境行政违法执法机制探索》[J].宁德师专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 1 期(总第 72 期).
  [3]廖柏明,彭俊:《环境影响评价法律制度中的公众参与与问题研究》《社会科学家》[J].2005 年 7 月第 4 期,总第 114 期.
  作者简介:
  王正启(1988~),男,汉族,山东滕州人,西北民族大学法学院2015级法律(法学)硕士研究生。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109625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