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听课的“位置”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听课,是一项教学常规工作,也是提高一线教师专业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日常工作中,一方面通过反思自己的课堂,从中发现问题、寻找对策,以改进教学;另一方面,可以经常听他人的课,学会“坐”在不同的“位置”去聆听课堂,从不同的角度去感受、研究、审视课堂,在这样的观察、倾听、思考中逐步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位置一:“在学生中间”――真切地感受课堂
  众所周知,评定一节课的价值高低,主要是看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行为、精神状态和学习收获。因此,在听课时,注意力要放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之中。常言说要“蹲下来看学生”,要“以学定教”,要学会换位思考,其实说的都是一个意思:把学生放在课堂活动的中心。教师在听课时,学会“坐”在学生中间,把自己当作一名学生共历学习之旅,共悟课堂真味,是真切感受课堂的最佳方式。
  笔者听过一位教师执教《大瀑布的葬礼》。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巴西塞特凯达斯大瀑布发生变化前后的不同景象,以及这一举世闻名的大瀑布被葬送的原因,以此向世人说明保护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课堂上,教师先让学生自读自悟,然后围绕“这条大瀑布为什么会枯竭”和“它原来是怎样的”这两个问题展开讨论。通过读思议写,学生较好地理解了课文,走入了文本描述的情境之中。课堂接近尾声,教师又抛出一个问题:“学习了这篇课文,大家有什么体会呢?把自己的感受说一说,看谁说得最好!”话音刚落,教师就示意一位同学回答。“这条美丽的瀑布消失了,太可惜了!”“好。谁能说得更好――你说。”“我体会到我们要保护环境,保护大自然。”“不错,谁再说得精彩一些”……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教师不停地让学生说,似乎在寻找自己最需要的答案,然而课堂气氛却在这不断的追问中渐渐沉闷起来。
  要是自己回答,该怎么说?这节课,笔者把自己放在学生之中,与他们一起学习,一起感受:美丽神奇的大瀑布消失了,令人非常痛惜,此情此景叫人难忘。但是,要笔者顷刻间说出自己的感受,而且要比别人说得精彩,还真有点为难。其实,正如一位学者所说:“一个人深沉的感情往往隐藏在人的心灵深处,一定要即时简化为几句简单的口号,不仅于事无补,反而会坏了这种情绪。”如果这位教师能够意识到这一点,多多琢磨学生的心理,依循学习规律合理地设计教学,笔者认为他这节课的教学肯定会更加有效。
  因此,在听课时把自己当作一名“学生”,把自己以成人的眼光看课堂转换为以孩子的眼光看课堂,从学习者的角度去感受、分析教师的教学行为,由此来审视课堂教学设计是否合理,是否有效,这往往会给听课者本人带来许多新的启发,得到许多意想不到的收获。
  位置二:“在讲台前面”――深入地研究课堂
  著名的法国作家罗曼・罗兰曾经说过:“从来没有人读书,只有人在书中发现自己,联想自己,检查自己,升华自己,超越自己。”其实听课也是如此。别人的课堂中都有自己的影子,听课时我们可以捕捉到它。分析别人,其实也是在解剖自己,改进自身。
  一次优质课评比活动中,有位教师执教《去年的树》,设计了一个变“文字的空白点”为“语言的训练点”的学习环节。教师问学生:“小鸟会在什么时候给大树唱歌?除了唱歌听歌,他们还会做什么?”学生积极想象,踊跃发言。教师让学生把自己的想法加到课文里面,然后再交流。课堂很活跃,学生兴趣盎然。这时,笔者想起自己以前也教过这篇课文,却没有注意文本中的这个细节,真是一种遗憾。一对好朋友天天相处,会有许多的快乐时光,这里有广阔的遐想空间。这位教师抓住这一点进行拓展,让学生动脑想,动口说,动笔写。学生经历了一个思维想象和表达训练的过程,加深了对课文主旨的理解。而笔者当初的教学却没有想到这么多,若不是这次现场听课,自己还意识不到这一点呢。
  还有一次听《第一场雪》,教师让学生一起朗读课文中描写雪景的段落。学生读完,教师讲解道:“这段话有整体描写,也有细节描写;既写出了静态之美,又写出了动态之美,让人仿佛看到了一幅亮丽的雪后美景图。大家感受到了吗?”学生一齐说:“感受到了。”真的感受到了?笔者很有些怀疑。体验、感悟的东西是靠教师灌输的吗?在师生的问答中,学生真的能移情入文吗?这时,笔者想起不少的课堂也存在着类似的问题。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地感悟语言、展开联想、建构知识呢?这节课引发笔者对这方面持续的思考。
  因此,在听课时我们也可以把自己置身于执教者的位置,将他人的教学设计与自己的课堂实践进行对比,从中发现彼此之间的差距和不足,并思考其中的原因以及改进的方法,长期坚持这样听课,必能促进自己教学设计与实施能力的逐步提升。
  位置三:“在教室后面”――冷静地审视课堂
  人们常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自己的问题,别人往往更能看清楚。听课者,既在课堂之内,又在课堂之外。很多时候,我们更需要与课堂拉开距离,学会跳出来冷静地审视。
  笔者听过一节四年级的科学课《浮力》。课堂上的一个教学重点是让学生通过实验来研究沉在水中的物体是否也受到水的浮力。这位教师是这样教的:先提出要研究的问题――“沉在水中的物体是否也受到水的浮力?”让学生猜测一番,有的说会受到浮力,有的说不会受到浮力,众说纷纭,争执不下。这时候,教师告诉学生可以用测力计来验证自己的猜想,并动手演示给学生看。教师拿着测力计勾住一个橡胶塞,让学生读出这个橡胶塞的重量。然后用一只手轻轻托住橡胶塞,问学生这时橡胶塞的重量有何变化,学生说变轻了。接下来教师又提示,如果沉在水中的物体也受到向上的浮力,那么它在水中的重量是不是也会变轻。最后,学生利用测力计,按照教师提供的方法做分组实验,然后得出了“沉在水中的物体也会受到水的浮力”这一结论。
  从表面上来看,这节课上得很顺畅,学生也掌握了课本中的知识,一切似乎有条不紊。但是,仔细一想,就觉得有点不对劲:科学课重在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激发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这节课却缺少科学的“真味”。学生学得很被动,每一步都被教师牵着走:怎样思考,怎样操作,怎样对比,教师把每一步都介绍得清楚详细,而学生几乎没有自己思考和探究的空间。联想起课内外的学习、生活,我们不也常常是这样吗?大人们总“怀抱”着孩子们,“搀扶”着孩子们,唯恐他们不会“走”,不会“跳”。其实,儿童天生就具有创造力,只是大家忽视了这一点,无论在课堂上,还是在家庭中,总是不舍得放手。笔者认为这不仅仅是教学技巧的问题,更主要的是教育理念的问题,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
  古人说看山看水有不同的境界,听课也是如此。有时候,我们要跳出具体的教学操作层面,从更宽广的视野中去审视课堂教学中的种种现象,从中发现突出的问题,或是挖掘可贵的亮点,这有利于我们从一个更高的起点上研究教学策略,改善课堂面貌。
  坐在不同的“位置”听课,其实就是以不同的角色去体验课堂,从不同的角度去剖析课堂。当我们能够在课堂中选取不同的角色和位置,做到多层次、多角度地审视课堂,反思教学,从而促进自身专业成长,那么听课的意义和价值将得到真正的体现。(作者单位:江西省婺源县教育体育局)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114250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