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儿科临床药物的合理应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医疗改革的深入和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对疾病的治疗也不断涌现新的技术和方法,然而疾病的治疗,最重要的手段就是药物治疗。医学的快速发展,新药的不断上市,给临床医务工作者带来新的挑战,儿科临床中药物的合理使用也受到医务人员、家长以及社会的高度重视。药物治疗在疾病控制和恢复中至关重要,于此同时,药物的副作用以及不良反应等对机体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和伤害。儿童不是成人的缩小版,其对药物不当所引起的不良反应抵抗能力较弱,因此在儿科临床中合理使用药物尤为重要。
  1 儿童的生理特点
  从医学角度看,儿童不是成人的微缩版,而是处于生长发育中的机体,其解剖生理特点和疾病的临床表现与成人有很大差别,其许多脏器和神经系统功能发育尚不完善,免疫机制亦不健全,因而对药物的反应也不一样。如药物代谢的主要器官-肝脏,在新生儿约占全身体重的40%,其肝药酶的数量和活性较少,而成人肝脏仅占体重的2%,肝药酶的数量和活性则丰富;儿童新陈代谢比较旺盛,药物在体内吸收、代谢、排泄等比成人要快,儿童体液占比例较大,容易发生机体水电解质紊乱,影响药物吸收和代谢;儿童肝肾功能、消化系统和血液系统还未完善,一旦用药不当很容易引起不良反应或药物中毒;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一些中枢抑制药物或激素类药物容易使其智力以及发育受到影响;而目前大多数药物中并没有明确的儿童用药提示,儿科又称为哑科,婴幼儿不能恰当表达自身感受,发生不良反应时不能及时纠正从而导致严重后果。
  2 儿科用药存在问题
  1)儿科疾病大多复杂多变,发生医疗差错的可能性较大,需要及时准确的药物治疗,而临床上用药量不足或过量的情况时有发生,医生开药的自主性大,医生通常给儿童开具的药品是超剂量使用,或是医生依据成人用量折算儿童体重来确定用药量,缺乏数据和临床试验,从而加大了药物使用带来的不良反应和毒副作用的风险。
  2)儿童用药品种规格少,剂型少,因开发周期长、利润低、成本高、不能满足临床需要,由于没有合适的剂型,将注射用于口服或外敷的现象时有发生,难以保证儿童用药的准确和药效,目前,我国现有的药物制剂品中,80%以上没有儿童剂型。由于儿科药物缺乏临床试验,开展儿科临床试验需要适宜的设备和医疗技术,需要熟知儿童心理的儿科专家,要开展病例对照研究时,应有充分的试验人数等,导致开展儿科药物临床试验困难。
  3)滥用抗生素,随着抗生素的大量应用,其在儿童用药中更是占据主导地位,临床上如果能合理使用抗生素,能达到积极治愈疾病的效果,但是滥用抗生素,不但不能达到预期治疗效果,还会引起诸多的不良反应。在儿科临床中,存在许多滥用抗生素:在诊治疾病时,未对疾病进行明确的实验室检查,是细菌感染还是其他,就选择应用抗生素;未针对特定病种选择窄普抗生素,而是大量应用光谱抗生素;有的医生据“经验”,制定较长疗程,以达到巩固疗效;未能完全了解某些抗生素的抗菌谱、药动学以及药效学方面的知识,存在选择误区,不能达到疾病病原菌相对应的抗生素,最终未能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1]。
  4)用药途径不合理,由于现在很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一旦生病家长心情急迫,要求医生开具快速治愈的药物,加之由于儿童病情变化迅速,复杂多样,这就导致许多医生没有严格按照规定,且在中国随着抗生素的广泛的应用,输液已几乎完全取代口服及其他途径给药成为首选给药方式。输液是药物经静脉直接进入体循环,其中的微粒可造成血管栓塞和静脉炎等。且毒性反应出现快,程度也最严重,在所有的给药途径中,静脉途径导致的死亡率高居首位,WHO已将注射液人均用药次数作为评定合理用药的重要指标之一[2]。
  3 儿科合理用药的措施
  3.1 儿科所有人员均应参与到临床合理用药的规范化培训中,医院应开展相应的专题培训和学术讲座,医务人员要不断学习新知识,了解新药物的适用范围和毒副作用,充分利用新技术监测药物代谢动力学,达到合理用药、个性化用药的水平。医生根据患儿情况制定合理的用药方案,护士严格核对并执行操作规程,确保无菌操作、规范准确用药,发现不合理用药及时向医生反应,并结束操作,达到医护双向监督和检查药物的合理使用。在掌握相关知识,不断提高业务能力的同时,更要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不断提高医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思想素质,使其充分运用药学知识知道患者用药,以达到全面提高药物治疗的效率,提高疾病的治愈率。
  3.2 制定药物使用原则,儿科临床中,用药最多且滥用最严重的当属抗生素,因此制定合理的抗生素使用原则,明确规定使用抗生素的指征,在儿科临床中尤为重要。抗生素合理使用的原则是选取抗生素时注意有无指征,如患者被诊断为病毒性感染,则不应该使用抗生素治疗;如符合细菌性感染,则应该查明感染病原,根据病原种类并结合抗生素的使用菌普,选择合适的抗生素种类和用药剂量以及合适的给药途径。
  3.3 合理科学的用药方案。科学合理的用药方案,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着治疗效果。正确选择药物后,熟练掌握药物的药效动力学和药代动力学,合理安排给药途径和给药时间,确保药物发挥最大效应,合理制定药物疗程,以免出现耐药性。掌握配伍禁忌,在必要时,合理的联合用药,使疗效显著,在单用某种药物就能达到最佳治疗效果时,则无需联合用药,以免引起不良反应和影响治疗效果[3]。
  3.4 普及合理用药常识
  开展广泛的用药知识宣传和健康教育活动,普及公众合理用药的常识性内容,提高广大民众对滥用输液和滥用抗生素危害的认识,警惕静脉炎、静脉血栓、医源性感染等并发症存在的安全隐患。
  4 儿科临床合理用药的意义
  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更加注重药物服务质量的提高,用药更加合理化和减少由药物引起的不必要的疾病发生率。争取通过用药的合理化来实现医药资源充分的被利用,降低由于药物而引起的不必要的疾病案例,使我们的临床工作达到更优质、更高效。这是一项伟大的工作,同时需要全社会的大力支持,才能使这项任务不断向前推进,造福更多的人!
  参考文献
  [1]. 黄忠彪,儿科临床中抗生素的合理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4):297.
  [2]. 李鹤虹,儿科临床用药中的问题与伦理学对策.[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4,27(1):124-126.
  [3]. 楚贵峰,儿科临床中抗生素的合理应用.[J] 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3):380-38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116855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