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承接京津产业转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与进步,科学技术的创新与改革,产业转移现象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重视。京津冀地区经济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第三个增长极,是一个必不可缺的关键部分,直接关系到全国经济的稳定持续发展。河北省在承接京津产业转移工作过程中,虽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但是同时也要抓住机遇大力发展省区域经济。本文将进一步对承接京津产业专业、河北省的机遇与挑战展开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京津;产业转移;河北省;机遇与挑战
  当前是一个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河北省产业发展要与时俱进,跟上时代前进的脚步。基于京津地区在产业结构需要优化调整的环境下,对于那些不再具备特别明显优势的传统产业,国家战略选择要将其进行向外转移,而河北省由于地理位置的优势,只需要抓住承接京津产业转移的机遇,大力发展和培育好河北产业集聚,让产业的被动接受转化为主动承接,最大限度地发挥出其反辐射作用。
  1.承接京津产业对于河北省的机遇分析
  1.1地理位置优势对于承接工作的促进性
  河北省地理位置靠近京津地区,它们的山水相连、人们生活方式和民间文化相似,河北省在承接京津产业工作过程中不用考虑到地域和人们生活方式等因素的影响。此外,河北省自身具备了丰富的人力资源、能源资源以及自然资源,经济市场中存在着众多的优势产业,例如新能源、电子、煤炭、金属、制药、汽车以及建材等,这样保障了河北省的经济环境能够符合京津产业的承接工作。同时河北省与京津地区的交通也较为发达,无论是高速公路,还是铁路、高铁都在有条不紊的展开对接建设工作。由此可得出结论,河北省在承接京津产业中具备了得天独厚的经济产业优势和地理优势。
  1.2京津冀产业的差异,产业结构含有梯度转移的条件
  由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均衡,会导致不同地区经济体之间有效产生一定的梯度,从而完成一定的产业空间推移。伴随着经济市场的不断创新发展,这种推移速度会越来越快,这样能够进一步缩小各地区经济的差距,实现整个社会经济的稳定和谐发展。京津冀地区要想推动区域稳定的发展,就必须严格按照“北京-天津-河北”的顺序推进,不断提高梯度空间的推移速度。随着时间的推移,京津地区在传统第二和第三产业上已经失去了优势,北京的制造业正在逐渐向京津冀地区进行转移,与此同时北京正在大力发展高端产业,例如计算机、通讯等。河北省作为京津冀产业结构的一部分,要充分发挥出产业机构的互补作用,利用梯度差异,实现自身产业的优化升级,做好来自于京津产业的转移准备工作。
  2.承接京津产业河北省需要面临的主要挑战
  2.1京津“空吸”作用的影响
  由于北京和天津地区经济较为的发达,对于人才的吸引力更大,所以就造成了周围地区出现了“空吸现象”。不同地区的经济差距较大,导致更多的人才和资源都集中经济发达地区,相较于北京和天津,河北省经济相对于落后,所以这样又使北京与周边地区的差距进一步的增大。
  2.2人才资源过度集中与京津地区
  北京地区作为我国的首都,自古以来经济都较为发达,各项资源都比较丰富,能够吸引到众多民间资本的投入,无论在职工福利薪酬上,还是未来发展潜力上都具备一定的优势。天津地区是我国的特别行政区,在国家政策上能够得到大力的扶持,经济发展迅速。当前,河北省与京津地区的人均收入上存在明显差距,这样的结果导致了河北省不具备吸引和留住更多的实用型、高素质人才,从而严重阻碍了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2.3未能有效建立健全的合作交流机制
  由于京津冀地区在经济追求上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更多的是站在自身角度考虑问题,出于自身的利益去寻找合作机会和方向。虽然,当前京津冀政府也作出了一定的努力,通过各种形式和渠道进行合作与协商,在个别产业发展领域达成了一定的共识,但是总体来说效果并不怎么明显,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和生态环境建设工作有待进一步共同加强。
  2.4缺乏专业化的公共管理组织
  京津冀地区过于看重自身的利益,未能全面认识到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性,制定的决策未能从全局角度出发,往往只能关注到某些区域的发展,推动京津冀地区整体发展的效果偏差。例如河北省为了最大化满足北京市对于高质量水资源的需求,在未能有针对性采取保护措施的前提下,就让地区水库上游的农民放弃水稻种植,造成此问题出现的重要原因是地区缺乏专业化的公共管理组织,各项资源得不到合理的分配,从而制约了京津冀地区产业的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要想有效提高河北省承接京津产业的工作质量和效率,实现河北省产业的优化升级,推动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就必须有效建立起健全的合作协调机制,从全局角度出发考虑未来产业的发展,明确共同的发展目标,加强各区域的管理工作,合理分配各项资源。
  参考文献:
  [1]刘琳.全球化条件下京津冀产业梯度转移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2(03):23-25.
  [2]戴宏伟,马丽慧.借势与造势――京津产业转移与河北产业结构优化[J].经济论坛,2013(05):142-145.
  [3]上海财经大学区域经济研究中心:2011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报告: 从长三角到泛长三角区域产业梯度转移的理论与实证研究[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1.05.
  [4]陈凤新,张杰.京津冀区域产业集群协调发展问题的思考[J].经济纵横,2012(07):26-2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117693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