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血压患者血流变及部分生化指标结果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目的 分析高血压患者血流变及部分生化指标结果。方法 选取2013年4月~2015年2月门诊收治的高血压患者70例为高血压组,同期选取体检者70名为体检组。对比两组血流变高、中、低切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及红细胞压积、总蛋白(TP)、谷丙转氨酶(ALT)、白蛋白(ALB)和血脂检测结果。结果
  高血压组患者的全血黏度、血浆粘度、ALB、载脂蛋白-B(APo-B)、甘油三酯(TG)和TP与体检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组患者的血液始终处于高粘状态,其高血压和高血脂对血流变指标的影响较大,血脂和血液黏度联合检测可以有效监测高血压病情的变化,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高血压;血流变;生化指标;分析
  [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5.020.115.02
  血流变是指血液流动和变形规律,是机体生理和病理变化的主要体现,能够反映微循环状态和分析各类人群的血流变检测指标。高血压是以血压持续升高为临床表现的一种综合征,高血压的病理基础为血流变异常,监测和控制老年人血压可以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为探讨高血压患者血流变及部分生化指标结果的关系,本文选取门诊收治的高血压患者70例和体检者70名进行对比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4月~2015年2月门诊收治的高血压患者70例为高血压组,同期选取体检者70名为体检组。高血压组男36例,女34例,年龄43~81岁,平均年龄(65.4±1.8)岁;体检组男39例,女31例,年龄46~79岁,平均年龄(64.7±1-2)岁。高血压组患者均符合2005年修订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对高血压的诊断;体检组均未发现血压异常,且无高血压病史。两组研究对象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血流变用血均采用肝素抗凝,生化测定用促凝管。检查前3天停止使用各种对血液有影响的药物,禁食高脂食物。取清晨空腹静脉血8mL加入硅化管2mL后放在多环血栓检测仪上进行检测,10min后监测其长度、湿重和千重等。血流变的各项指标、红细胞压积等均采用全自动血液流变仪和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保证检测时仪器正常运作;采用血液粘度计检测血浆粘度;采用双缩脲比色法检测纤维蛋白原含量;采用温氏法检测红细胞压积。每天抽血后应在2h内测定完所有项目。
  1.3 评价标准
  高血压组监测的血流变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均有不同程度改变为显效;高血压组监测的血流变指标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变化为无效。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的相关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血流变结果比较
  高血压组患者的全血黏度、血浆粘度与体检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部分生化结果比较
  高血压组的ALB、APoB、TG和TP与体检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高血压病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疾病,以体循环动脉血压持续性增高为主要临床表现,可引起脑卒中和冠心病。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变化及心功能改变与心输出量、血管外周阻关和血容量关系密切,外周阻力受血液黏稠度的影响,血液黏稠度增高,流动性差,影响血液循环。临床上认为高血压引起的血管壁机械性损伤导致儿茶酚胺类物质物质释放、血小板大量聚集、血液黏度增高,高血压的形成和进一步发展则因血液粘度增高而促成。血液流变学是研究血液粘滞性、凝固性、聚集性和浓稠性的一门医学分科,高血压患者血流异常时则血流变也随之出现黏、浓、凝、聚等特征,血流变学检测指标的变化可以判断血流黏度情况。
  本次研究发现,高血压组患者的全血检黏度和血浆黏度均明显高于体检组;高血压组患者的ALB、APoB、TG、TP等生化指标明显高于体检组。由此可见,血浆粘度越高则患者脑部全血粘度比重越高,全血粘度的增高可经起外周血管阻力的不断增加,从而促使患者血压升高。降低血脂浓度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流变指标,了解患者的血流变情况并及时监测血流变和部分生化指标可更全面了解患者的具体病情,可有效改善微循环,避免血液黏度增高,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稳定病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本文编辑:张钰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117873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