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的高校辅导员话语权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辅导员话语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手段,辅导员话语权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实效的重要保证。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辅导员话语霸权的存在、学术话语和行政话语的缺失以及话语能力不足等现实境遇,迫切要求教育主管部门采取有效措施,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辅导员的话语权。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辅导员:话语权
  一、辅导员话语权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
  辅导员话语权是指辅导员在工作过程中所拥有的说话权利及话语的实际影响力。辅导员话语权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辅导员人身权之一的言论自由权。它是宪法赋予公民的权利,具有不可剥夺性。二是话语的权力。它是辅导员基于工作岗位或职务而被授予的权力,这种权力具有层次性和强制性。三是话语的实际影响力。它是辅导员在工作实践中运用语言的具体效果,这种影响力涵盖多方面的内容,具有广泛性和因人而异的具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辅导员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和重要力量,其话语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媒介和手段,辅导员能否拥有话语权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二、辅导员话语权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价值
  (一)事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一一辅导员个人的全面发展
  众所周知,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是判断一个人健康与否的重要指标,辅导员话语权的状况对辅导员的身心产生一定的影响,也关系到辅导员个人的全面发展。《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指出:“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教师的身份侧重于传道、授业与解惑,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倘若学生对辅导员的话语不认同、不认可,就会使辅导员的职业认同感降低,心理上也会受到伤害;干部的职责侧重于教育、管理与服务,从理论上讲,辅导员基于职业和职务的身份,拥有包括奖励和惩罚在内的管理权限,然而在科层式的管理体制内,由于外部客观不利条件的存在或辅导员权力使用的不当,会造成管理的低效或无效,进而引发辅导员内心的矛盾,时常也会产生困惑、不安和无助的感受。长此以往,必然会挫伤辅导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事业进取心。
  (二)事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象――大学生的价值认同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核心是价值观教育,目的在于增进教育对象即大学生对主流价值观念的认同。在教育过程中,作为教育主体的辅导员处于主导地位,但是主导地位并不意味着起主导作用。当前的大学生是一个知识面广、思维活跃、有个性且易挑战权威的群体,学生群体的这一特点决定了他们不是一个单纯接受知识的被动的教育客体,要对大学生价值观产生足够大的影响力,必须要有强有力的教育抓手,而辅导员话语权就是辅导员实现教育主导作用的重要抓手,辅导员个人的知识、能力、人格魅力、语言的转化能力及个人地位等都影响其话语权的发挥。辅导员只有从各个方面拥有和提升自身的话语权,才能对教育对象产生影响,推进大学生对主流价值观的认同。
  (三)事关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目标的实现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社会主义教育方针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高等教育中的重要地位,要求紧紧围绕“立德树人,培养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目标开展工作,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只有巩固包括辅导员在内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教育上的主导地位,并发挥其主体作用,才能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活动的开展,增强理论武装头脑的功能;只有关注大学生的个性特点、接受规律,在尊重规律、顺应规律的基础上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能对其产生积极的影响,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这两方面归结到一起,就是增强包括辅导员在内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话语权,通过话语的影响力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进行积极干预,以达到教育预期目的。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辅导员话语权的现实境遇
  (一)辅导员话语霸权的存在
  辅导员作为教师和管理干部,具有法定的岗位职责和职权,在教育的实践中手握一定的权力,掌握学生德行评定、干部任免、评优评先、组织发展、贫困资助以及就业推荐等奖励权,还掌握通报批评、警告、记过等处罚权。这种权力的配置,一定程度上使辅导员在师生关系中处于优势地位。在中国传统教育观念中,师者具有长辈一样的地位,学生是一个被教育、被塑造的客体,无形地赋予辅导员天然的教育权威身份,使学生处于被动的改造地位。在这样的态势下,部分辅导员会忽视教育的本质,为管理而管理,为了达到管理的目的,往往缺乏人文关怀,不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权威和长辈自居,高高在上,出口就是生硬的说教,动辄就是处罚。在这种教育语境中,辅导员话语就成为一种霸权,以一种毋庸置疑的权威自居,压制或侵犯学生的话语。这种霸权话语的流行危害极大,既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又侵犯了学生的权利,更无益于教育活动的开展和教育目标的实现。
  (二)辅导员学术话语、行政话语的缺失
  在高校群体中不乏辅导员出身的思想政治教育专家,拥有强大的学术话语权。但就整个辅导员群体而言,身份地位的模糊、工作事务性的特征、知识的碎片化、工作的烦琐性与繁重性等因素制约了其学术话语的构建。在作为高校四大功能之一的科学研究的地位日益提升的背景下,专职教师学术话语权不断提升。与此同时,在以就业为导向的高等教育背景下,大学生更加注重技术技能的学习掌握,无形中又进一步增强了以传授技术技能为主业的专职老师话语的分量,相对来说,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主要内容的辅导员话语被边缘化了,影响力也被削弱了。
  另外,大多数辅导员在行政话语体系中也不占优势。高校尽管是事业单位,但在现有的工作体系下,仍然具有科层管理体制的特征,管理者依据不同的职务行使职权。高校辅导员群体中按级别划分为处级辅导员、科级辅导员、科员级辅导员,但能称得上领导干部的处级辅导员非常少,而且他们基本上都在二级学院任职,相对于学校职能部门领导掌握的资源,影响力要小得多。处级以下的辅导员基本上都是一线辅导员,处于管理层的底端。更为尴尬的是,国家考虑到辅导员群体工作的特殊性,制定了一些针对辅导员的保障措施,但有的高校没有好好落实,加之辅导员行政话语权的弱势地位,要想改变这种局面又很无力。   (三)辅导员话语能力不足
  辅导员工作从表面上看很好干,实际上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想干好很难,正如有人所说,“天底下最难的工作就是做人的思想工作”。为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辅导员除要有专业的知识、能力与技巧外,还应深入学生、了解学生、热爱学生,在此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的话语能力。随着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的推进,高校辅导员专业化程度有所提升,但总体而言,具有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学学科背景的辅导员比例仍然不高。福建师范大学杨建义教授的调查数据显示,具有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学背景的辅导员只占辅导员人数的18.8%,辅导员缺乏专业背景的现实,必然制约辅导员理论素养的提升,进而影响其所承担的政治话语向大众话语转化的任务,必然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说服力。与此同时,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价值多元化以及技术信息化时代,青年学生接受新事物新知识的空间更大、能力更强,辅导员知识、能力、视野的优势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辅导员如果不能与时俱进,提升个人的能力与素养,与学生的交流就会不太顺畅,更难以担负起话语教育引导的重任。
  四、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辅导员话语权的路径选择
  (一)厘定权力边界,恪守法治精神,坚持依法治校
  “法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方略,高校的重要地位决定其应当是法治实施的典范。
  一是要按照现代大学精神,制定大学章程,确立大学章程的核心地位,并发挥其统帅功能。平衡学生权利、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等方面的分配,防止行政权力的膨胀,造成对学生权利、教师(辅导员)权利的侵犯,营造一个自由、开放、充满活力的育人氛围。二是增强法治观念,坚持依法办事。当前辅导员与学生主要有两大法律关系:一种是平等的民事法律关系,辅导员与学生是平等的人身与财产关系,学生缴费上学,辅导员受学校委派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辅导员任何的懈怠与不友好都是违约的,都是有悖于民事法治精神的:另一种是管理与被管理的行政法律关系,辅导员基于行政法的有关规定行使管理权,确保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但在这个过程中要依法行政,不可越过权力的边界,损坏学生的利益。三是秉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关心关爱学生。法律条文是固定的,但条文的执行并不意味着冷冰冰无人情味,基于辅导员具有教师的职业特性,要求辅导员在履职的过程中,心中要有学生,言行要闪烁着人性的关辉,以推进教育工作的开展。
  (二)加强辅导员专业化建设,提升辅导员能力素质
  “打铁还需自身硬”,要增强辅导员的话语权,必须全面推进高校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建设,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一是严把入口关。选拔理想信仰坚定,热爱辅导员工作,立志把辅导员工作作为终身事业,并具有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背景的优秀人才加入这支队伍中来。二是加强辅导员再教育工作。主要通过业务技能培训常抓不懈:开展比武练兵,在实践中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鼓励辅导员攻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博士学位,扩充知识储备;组建辅导员学术团队,开展学生工作理论研究,推动对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把握,按规律办事,提升辅导员工作能力和业务素质。三是严格确定辅导员工作边界。为了改变繁杂工作严重干扰辅导员主业的局面,必须完善辅导员工作制度建设,明确工作内容,使辅导员能够聚焦本职工作,从而增强话语的底气与说服力。
  (三)深入生活世界,接地气
  “实践是社会生活的本质”决定了生活世界是认识的来源,丰富多彩的生活世界是辅导员认知的根,辅导员必须扎根于生活,了解社会,从生活中汲取营养,完善自我。在学习中,实现对政治话语、官方话语的理解、吸收与转化;在工作中,实现对学生话语的认知、借鉴与使用;在生活中,加强交流,增进感情,扩大共识,提升信任度和认可度,为教育与管理创造良好的人际关系与社会氛围。
  责编:晓成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126514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