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气象信息在柳城县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以柳城县为例,介绍分析气象信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现状,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和对策,以期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生产。
  关键词 气象信息;应用;农业生产;广西柳城县
  中图分类号:S165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6)06--02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做好气象为农业服务是党中央、国务院对气象工作的明确要求,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对农业气象业务服务工作提出了更高更多的新需求[1]。县级农业气象业务工作是针对当地农业生产而开展的各种农业气象服务,在农业生产及农业防灾减灾中起着重要作用。
  1 柳城县气象基本信息
  柳城县位于广西中部偏北,东经108°36'~109°50’,北纬24°26'~24°50'。县境内东西最大横距79 km,南北最大纵距47 km。东与鹿寨县毗邻,西与罗城县、宜州市接壤、南与柳州市郊区、柳江县相连,北与融安、融水两县交界。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热冬寒,四季明显,光照能量和水量丰富。但在季节或月份中仍有分布不均的现象,春、秋季常发生干旱,一些年份发生雹灾、霜(冰)灾或涝灾。全县经济以农业及农产品加工为主。其中粮食、甘蔗、蔬菜、水果、桑蚕、畜牧水产业是支柱产业[2]。
  目前,柳城县气象局以“扩大农业农村公共气象服务覆盖面,提高农业气象服务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科技水平”为重点,建立了遍布全县所有乡镇的预警信息发布平台,在全县所有乡镇人口密集地方安装电子显示屏和预警大喇叭。截至2015年11月10日,已在全县12个乡镇人口密集区安装了17块电子显示屏和67套预警大喇叭,整体推进柳城县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显著提高了农村气象灾害防御能力和农业气象服务能力[3]。但当前的气象信息服务仍存在传输不及时、预报准确性欠佳等问题,缺乏从农业生产角度出发的实用性、针对性的农业气象信息,大大降低了气象信息在农业生产中的指导作用。
  2 气象信息在农业生产中的现状
  2.1 信息传递延迟,使其有效程度降低
  当前,柳城县气象信息服务于农业、农村、农民的传递方式有:有线电视、党政网、预警大喇叭、电子显示屏、手机短信和微博。尽管传输手段和方式较多,但依然不能满足当前农业生产需求。
  柳城县电视天气预报节目被安排在每晚20:10,这时正值电视连续剧黄金时段,所以经常错过天气预报节目;同时,党政网服务受众人群有限,因为气象信息只传到乡镇部门,然后由乡镇部门转发到各个村委,再由村委广播或写到黑板上,这样气象信息很难在第一时间转发到农民和种养殖大户手中,使其有效程度大大降低。例如,出现冰雹、雷电或大风等强对流天气造成灾害时,不能及时通知到农户,势必会造成较为严重的损失;预警大喇叭常规天气预报每天广播两次,电子显示屏每天07:00-21:00滚动播出,通过这种方式获取气象信息的人群也有限,地处偏僻消息闭塞的农村乡镇,信号接收也困难。手机气象短信的受众人群较多,所以手机气象短信具较大优势并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2.2 气象信息服务针对性不强,缺少多样性
  当前的气象信息在时间、地点、种类上没有较强的针对性,在农业领域的气象信息缺少多样性,其指导农业生产实用性不强,不具有应有的应用价值。
  2.3 县级气象业务员业务能力欠缺
  现行的县级业务员是集观测、预报、服务、装备保障于一身,业务涉及面广,任务繁重,难免对业务知识技能掌握欠缺,尤其农业气象知识,极大地制约了农业气象服务水平[4]。
  2.4 预报准确率不高
  预测预报业务准确率不高,特别是灾害性、转折性天气预报,预警信号发布提前量偏低。
  3 加强农业气象信息服务对策研究
  3.1 实现农业气象信息网络化
  随着网络技术的全覆盖,信息传递途径有更多的选择。所以,气象信息服务传递不及时等问题可以通过网络传递途径解决此类问题。把农业气象服务信息通过兴农网、微博等方式发布,公众可随时随地调用和查看。对地处偏僻消息闭塞的农村乡镇,尽可能把终端接收设备进村入户,这样既可解决预警信息发布“最后一公里”瓶颈问题,又可以将信息第一时间传达到田间地头,切实解决困扰广大农民群众接收气象服务信息的难题。
  3.2 建立完善农业气象信息公共服务体系
  建立集多种发布手段于一体的一键式发布平台,实现气象信息“发得出、传得快、收得到、用得好”;建立农业种植大户及重点服务对象数据库,开展面向农民专业合作社、种养殖大户及乡镇政府的 “直通式”服务;针对该县农业生产结构特点及农村发展现状,开展富有特色的农业气象服务。深入田间开展“知农时、懂农事、察农需、接地气”调研,为以后更有针对性的开展农业气象服务打下坚实基础;充分利用乡镇气象信息服务站、手机预警短信平台和微博等,每天按时发布最新天气信息,提醒农户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合理安排农业生产[5];加强与涉农部门合作,整合气象、农业、水利和林业等重要涉农部门信息资源,建立集灾害监测预警、预警信息发布、兴农科技等为一体的信息共享平台。
  3.3 加强业务技能培训,提高服务水平
  加强县级综合业务员知识技能培训,特别是农业气象知识培训和业务交流,全面提升服务能力水平。
  3.4 充分发挥气象信息员的作用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农村信息员队伍,着力解决农村“最后一公里”的信息覆盖。做好农民防灾减灾知识的普及,帮助解决农民气象知识贫乏、信息技术薄弱等问题;定期开展气象信息员气象基础知识、防灾减灾知识和信息化知识培训,以提高农民利用气象信息防灾减灾的能力。
  4 结语
  农业气象业务是现代气象业务体系中的重要领域。作为气象工作者,要高度重视气象服务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加强业务学习,努力提高天气预报准确性和气象信息快速传播问题。利用气象信息科学指导防灾减灾、指导农民科学管理农田,提高农作物高产增收是气象部门的重要任务。
  参考文献
  [1]郭筱环.浅谈气象信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J].河南科技,2014(10):166.
  [2]方小莉,张志榕.农业气象服务工作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2012(18):317.
  [3]张福平.基层台站农业气象业务服务平台需求探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4,42(25):8687.
  [4]梁玉英.农业生产中气象信息服务的应用探讨[J].农业与技术,2013,33(10):184.
  [5]刘伟,黄利群.农村气象信息服务于“三农”的思考[J].湖南农业科学,2009(7):120.
  (责任编辑:赵中正)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134571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