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人文关怀:历史教学立意的价值取向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人文关怀是历史教学立意的价值取向和神韵。历史教师在设计教学立意时,应以人文关怀为基点,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情怀、增强学生关爱的意识和塑造学生的理性人格。
  【关键词】教学立意;人文关怀;历史情怀;关爱意识;理性人格
  【作者简介】张程远,江苏省昆山市第一中学(江苏昆山,215300)教师,历史教研组长,中级教师。
  教学立意就是教学的方向,是教学价值的高度提炼与概括,或谓之“课魂”(周明,2014)【1】,直接决定教学过程与效果。美国作家德莱赛说:“理想是人生的太阳。”教学立意就像是历史课堂的太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教学的高度及走向。教学立意的角度和高度取决于教师的责任意识、学科素养、思维视野和个人能力,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环节均可呈现,本文所论涉及的是价值观方面的立意。
  当前,历史教学的语文化、技术化、专业化和概念化日益明显,严重偏离历史学科的原点和灵魂――人文关怀。这种倾向警示我们:必须使历史教学回归人文关怀的主题,而且应该从把人文关怀作为教学立意的价值取向开始努力。
  一、关注人文――培养学生的历史情怀
  历史教学的主观性较强,这在为教师设计教学立意提供广阔空间的同时,也使历史教学发生严重偏向,主要表现为:以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为出发点,却走上罗列史料,训练学生分析和表达能力的语文化道路;盲目追求教学模式创新和过度依赖课件教学导致技术化泛滥;热衷于引用专业史学新成果,使历史课堂过于专业化;侧重背景和结论,轻视过程,使历史教学越来越概念化和理论化。这些偏向严重削弱历史教育的功能。“当强调能力的呼声高涨起来后,往往以培养一般能力来代替历史教育所应要求的历史思维能力。”【2】这里所说的一般能力,主要就是指以分析史料为代表的语文能力。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表达能力是必要的,但这不是历史学科的主要功能,应予以警惕。与时俱进不等同盲目创新,课件只是教学手段,应防止技术化泛滥干扰教学。高中历史课堂的主要任务不是培养历史学家,不适宜进行过于专业化的历史教学。把历史教学概念化,忽略真正能吸引学生的历史过程,也是买椟还珠的不可取行为。
  合格的历史课堂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情怀。历史情怀本质上就是人文关怀,历史是人的历史,历史研究的主题是人,历史教育归根到底是对人的教育。东西方传统史学都把人作为历史研究的中心,史学巨著《史记》就是典型,司马迁“为我们塑造了如此光彩夺目的一道历史人物的画廊,并使这道画廊两千年来一直焕发着如此动人的异彩。”【3】可令人眼花缭乱的新史学,却忽略了人,失去了史学身为人文学科的价值依归。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立意时,有责任回归历史学科的“原点”,摒弃过度的语文化、技术化、专业化和概念化,在备课过程中,更多地去挖掘人文关怀。没有深切的人文关怀,就很难成为合格的历史教师,至少不会成为优秀的历史教师。
  以人教版必修三第4课涉及的顾炎武为例,教师可以这样讲解:顾炎武早年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是他经世致用思想和脚踏实地学风的精神来源;顾炎武把“博学于文,行己有耻”作为治学宗旨与处世之道,把“行万里路,读万卷书”作为治学方式,使他成为大学者和大思想家;顾炎武一生始终如一的社会责任意识、家国情怀和历史使命感,是他成为儒林楷模和人师的根本。这样,一个鲜活而崇高的顾炎武形象就会进驻学生心灵,从而改变他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这既是对历史人物的关怀,也是对学生的关怀。遥相呼应的人文关怀,才是历史教学的魅力和价值所在,才是真正的历史情怀。
  二、重视民生――增强学生的关爱意识
  教育部2014年制定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要求,把开展以仁爱共济、立己达人为重点的社会关爱教育,作为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内容。
  高中历史课堂渗透社会关爱教育有诸多角度和方式,而最重要的环节是在经济史教学中加强民生教育。民生教育是升华人文关怀的重要手段,不关注民生的人,就不会有“仁爱共济”的大爱情结。因此,历史教师有必要在历史课堂突出民生教育,并在设计教学立意时给予足够的重视。
  现实的情况是,经济史难教,学生也不喜欢学。在经济史教学中渗透民生教育,就需要历史教师具有高度的社会关爱意识,并在备课时下大功夫。这项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只能从细节处着眼。在设计教学立意时,教师需要努力挖掘适合进行民生教育的点,寻找相关的例子。哪怕每课只有一个关注点来进行简单的渗透,日积月累,教师和学生都会收益良多。
  例如人教版必修二第3课说到明清的商帮,容易给学生当地民生发达的错觉。教师在设计教学立意时,可以将徽商作为民生教育的突破口,强调徽商兴起的重要原因就是民生之多艰难。“徽州保界山谷,山地依原麓,田瘠确,所产至薄,大都一岁所入,不能支什一。小民多执技艺,或贩负就食他郡者,常十九。”(《徽州府志》)或以老字号“张小泉”为切入点。张小泉,明末徽州黟县人,擅长制剪。明末,黟县百姓民不聊生,朝不保夕,苦不堪言。小泉刻意求师访友,技艺大进,于创制出嵌钢制剪的新技术,名噪一时,慕名前来定制剪刀的人络绎不绝。以这样的方式进行民生教育渗透,对提高学生社会关爱意识的意义不言而喻。再如,人教版必修二第70页,“鸦片战争后,轮船进入中国,西方列强纷纷在中国设立轮船公司,控制中国水上运输”。此处,教师不妨介绍一个细节:1862年夏,上海沙船业元老王永盛的一名船工服毒自杀,素称厚道的王永盛成了“为富不仁”的代名词。原来,上海沙船运输业曾盛极一时,但鸦片战争后西方轮船的涌入,王永盛的船队几近溃灭。那个自杀的船工,几个月没有活干,家里揭不开锅,又有病在身,欠了几十两银子。王永盛早上心情恶劣,吼了船工一顿,孰料他转身就寻了短见。以这样的细节培养学生洞察民情、苍生为念的关爱意识,无疑是具有长远眼光的做法。
  三.宽容评价――塑造学生的理性人格   评价历史人物,应追求公正,避免偏私。教师评价历史人物的角度和方式会直接传导给学生,影响学生人格的养成。对历史的态度就是对现实的态度,理性审视历史,有助冷静辨别现实。故此,在设计教学立意时,应力避个人好恶,寻找既尊重历史又有利现实的准绳。瞿林东说:“司马迁不愧是伟大的历史学家。他不仅能够以冷静的态度看待历史,也能够以冷静的态度看待现实。”【4】健康和谐的社会需要理性的群体,我们有责任把历史课堂建设成培养学生理性人格的重要阵地。
  坚持客观与宽容的原则,是历史教师评价历史人物时应有的人文关怀,“过去的人不能替自己辩护,不能面对面地向历史学家解释自己的想法,说明事件的原委,因而历史学家必须主动地、不抱成见地去洞察他们的内心,了解他们的活动,力求准确地把握他们的真实想法,理解他们的活动的真实意义。”【5】所以说,宽容是客观的前提,客观也是宽容要追求的效果。
  评价历史人物,本质上属于价值判断,很难完全客观。历史是复杂的,历史研究则是将历史简单化。评价历史人物,只有尽量还原历史复杂的原貌,才可能做到宽容。评价历史人物时,教师应时刻警示自己要心存宽容,多方求证,切忌以点代面。以人教必修三第4课“王阳明心学”(简称“王学”)为例,教材没有对王学进行立场上的评价,只强调其影响深远,可行文易令人产生负面印象。古代中国思想,重实用,轻理论,加之王学曾被蒋介石作为政治宣传工具,后来又被学术界定性为主观唯心论,导致其常被轻易否定。此时,教师设计教学立意时,就应该尽力还原历史的原貌:朱学(强调外在权威,王学则强调内心信仰,突出了人的主体意识和主观能动性;朱学强调先行后知,王学则强调知行合一,带有一定的唯物认识论色彩;王学还特别重视教育。在当时的思想环境下,王学自有其积极的哲学和思想价值,其盛极一时就是佐证。历史教师应宽容地评价这位生前死后在政治和学术上都遭受不公正对待的大思想家,而不是简单地给他定性为主观唯心主义,予以否定。这既是对王阳明的尊重,也有助于让学生学会宽容,塑造他们的理性人格。
  结语:
  历史课堂的人文关怀多指以学生为中心,本文所述人文关怀则是指教师通过对创造历史的人的关怀,感化学生,特此说明,以免产生文不对题的错觉。
  【参考文献】
  [1]周明老师在《以“课魂”领航历史教学的几点思考》一文中论述的“课魂”,可视为“教学立意”的升华。见《历史教学》2014年第05期。
  [2]崔粲,金元山,王巨龙.简论历史教育功能[J].北京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06).
  [3]张大可,凌朝栋,曹强.史记学概要[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165.
  [4]瞿林东.中国史学的理论遗产[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226.
  [5]李剑鸣.历史学家的修养和技艺[M].上海:三联书店,2007:101.年。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135964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