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中产阶层不等于中等收入阶层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中产阶层问题是一个社会关系的问题,而不仅仅是一个收入或财富分布的问题。当然,中产阶层在收入或财富上确实有可能处在全社会的中间水平,但这种结果不过是中产阶层客观社会地位的一种表现,而不是社会关系地位本身。
  中产阶层问题是和重大的社会变迁过程联系在一起的重大社会问题,是社会结构变迁向传统社会结构理论提出的重大挑战。由于中产阶层的形成、成长和壮大都和社会现代化的过程紧密联系在一起,而当代中国社会正在经历高速的现代化过程,因此,中国社会中产阶级的发育和成长,也是当代中国社会最引人注目的结构变革之一。
  中产阶层的定义其实不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依照传统理论,所谓中产阶层的核心成员就是那些从事管理工作和专业技术工作的被雇佣者。但中产阶层的实际界定又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即中产阶层的上下边缘部分在现实中很难界定。相对于雇佣者和工人阶层,因工作组织、行业、职业、职位的不同,中产阶层内部存在相当大的差别,这也给实际界定中产阶层带来很多困难。但是,无论在学术界还是在社会上,都出现了一些其他的分析视角,模糊了中产阶层的核心问题与核心构成,使得中产阶层的界定变得复杂起来,有必要进行澄清。
  一种习惯性的、偏离上述中产阶层“元问题”的取向,是将中产阶层基本上看作是一种经济现象,因而使用经济指标界定中产阶层,最为人们熟悉的,就是所谓“中等收入阶层”,或者“财富中产阶层”。它的界定其实非常简单,就是在一个收入等级序列或财富等级序列中,处于中间水平位置上的人所构成的群体。在某种意义上,“中等收入阶层”是中产阶层概念最直接的望文生义的产物。但是,这确实就是一种经济(学)上的界定,在它看来,中产阶层就是一种经济现象,在全社会收入或财富分布状况上处于中间水平的群体。这样一种经济现象当然有社会意义,中产阶层的成长意味着整个社会收入或财富分配差距的缩小,全社会范围内有越来越多的人摆脱了贫困状态。中等收入水平的扩大,对提升社会成员的积极性、减少社会矛盾与冲突等都具有重要意义。但是,问题在于,中产阶层的元问题或核心问题不是来自这种经济上的现象,而是来自社会关系结构的变革所提出的问题,它是一个社会关系的问题,而不仅仅是一个收入或财富分布的问题。当然,中产阶层在收入或财富上确实有可能处在全社会的中间水平,但这种结果不过是中产阶层客观社会地位的一种表现,而不是社会关系地位本身。因而中等收入阶层和经典的中产阶层分析是两种看起来类似、实际上在核心概念上完全不同的分析视角。
  围绕中产阶层界定,类似的问题还有很多。例如,中产阶层是否是一个职业概念,还是用职业来代表?受教育水平和生活方式是否是中产阶层的特征?或者是众多特征的综合?等等。意识和经济不过是众多标准中两个比较主要的标准。在所有这些分析或界定的视角后面,实际上存在着一个更为基本的问题:决定或影响人们行为与态度的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是人们的社会关系地位,还是职业、收入、教育等因素?或许问题并不这样简单,因为完全可能是这些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或者是不同因素在不同的社会领域中有不同作用。经典中产阶层问题是建立在这样的理论假设基础之上的:人们的社会关系地位是影响人们行为和态度的最重要因素。如果基于这样的理论假设,那么,中产阶层的界定就是基于一定的理论概念,而不是数量的衡量,具体的边界应该符合理论概念的逻辑,并最终接受实践的检验。即使是在同样的理论和分析视角下,也可能存在不同的结果。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博士研究生王煜对本文亦有贡献)
  责编/周素丽 美编/于珊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136728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