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初中数学情境教学策略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教学情境的主要目的在于最大限度地调动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积极性,有效地运用课堂教学时间,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应该要做到使学生较深刻地理解和掌握课堂教学内容,这样就相对减少了学生的学习数学的难度。本文提出初中数学情境教学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初中数学 情境教学 情境创设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2-0165-01
  数学课堂情境教学是教师在开展教学过程中,根据结合学生的水平来制定合适的教学内容和计划,充分利用各种现代多媒体教学技术和方法,有针对性的创造一些围绕学生感兴趣的、和谐愉悦、具有思维拓展性的与实际生活相贴近的或者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数学课堂意境。本文将结合当前初中教学具体情况,对如何创设初中数学教学情境开展深入讨论。
  一、用猜谜语游戏,创设情境
  谜语游戏是每个学生都喜欢的一种活动。在课堂上,我们可以设计一种谜语游戏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平淡、枯燥乏味的课堂教学转为妙趣横生的学习活动,融知识教学于情趣之中,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
  如:讲一元一次方程时,给学生出了这样的谜题:请你们心里想一个数,别说出来,把它除以 3 再加上 1,算好把结果告诉我,我就能猜出你们心里想的那个数是多少。这时,学生会很吃惊,老师为什么会这么快就知道他们心中所想的数,很想知道老师是咋样猜出他们心里想的那个数的。
  又如:讲“二元一次方程组”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游戏:在黑板上画了这样一个图形 ,大圆圈表示鸡笼,小圈表示鸡和兔子的头,直线为鸡和兔子的脚,谜语题为:笼中有 6 只头,20 只脚,请猜一猜,笼中有几只鸡几只兔?学生在猜谜题游戏中,会意识到鸡和兔的头都是一个未知数,由此,设两个未知数是很有必要的。
  通过轻松愉快的谜语游戏,加深了对未知数的理解,同时也让他们感受到设未知数的必要性。在学中玩,玩中学,学得有劲、玩得开心,增强了学生学习方程与方程组的兴趣。他们就不会觉得方程只是一个枯燥乏味的等式了。通过蕴含着一种数量关系的游戏来引入新课,能让学生产生了悬念,激起她们的求知欲,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用经典故事,创设情境
  用故事来创设情境,可以使学生注意力,课堂气氛活跃,让学生觉得数学也是一门有趣的学科。
  例如:在讲“勾股定理”之前,给学生讲这样一个故事:毕达哥拉斯既是哲学家、数学家,又是天文学家。在古希腊早期的数学家中,毕达哥拉斯的影响是最大的。 毕达哥拉斯有一次应邀参加晚会,主人的餐厅铺着美丽的是正方形大理石地砖,当别人玩得很开心时,这位善于观察的数学家却凝视脚下这些排列规则的方形磁砖,想到它们和“数”之间的关系,于是拿出画笔并且蹲到地板上,选了一块磁砖以它的对角线 AB 为边画一个正方形,他发现这个正方形面积恰好等于两块磁砖的面积和(此时,用多媒体显示此图形)。他很好奇,于是再以两块磁砖拼成的矩形之对角线作另一个正方形,他发现这个正方形之面积等于 5 块磁砖的面积,也就是以两直角边为边作正方形面积之和。(多媒体显示此图形)至此毕达哥拉斯作了大胆的假设: 任何直角三角形,其斜边的平方恰好等于另两边平方之和。接着让学生在课前准备的方格纸上模仿毕达哥拉斯的做法去作图,来证实毕达哥拉斯的猜想。这样通过讲故事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不知不觉中进入学习的最佳状态。
  三、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创设情境
  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头脑中已有的知识与相关的经验,引入概念,使相应的具体经验升华为理性认识,不仅能使学生准确地理解概念的形式定义,而且有利于建立起关于概念的恰当心理表征。例如,高中阶段的函数概念的教学。要让学生体验到函数是一个表示变化过程的概念,就要充分利用学生在初中学过正、反比例函数,一次、二次函数等知识。
  孙晓天教授说:一个好的情境其实是很简单的。如一架梯子,靠在墙上,太陡了不行,太平了也不行,这个“陡”不“陡”是生活中的事,这里又是数学的事,“陡”不“陡”其实就是梯子长度和梯子的影子这两条“边”的比的大小问题,这个“比”的大小就是数学的学问了。伴随着思考和讨论,渐渐地“正切”就出来了。梯子“陡”不“陡”是情境,研究三角函数从这里开始肯定比直接从抽象的直角三角形开始好。学生的经验派上用场,发现成了实实在在的教学活动目标,不仅数学味道浓,而且学生不会被动,这就是好的情境。
  四、利用实践活动创设情境
  数学是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教材中的许多题目都是来自于生活实践当中。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中找到与理论知识联系的地方,不断丰富教学素材。
  例如:在讲解“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知识点时,教师可以这样设计课堂内容:将全班学生分成多个小组,每个小组自备纸张、剪刀,并要求他们剪成一个等腰三角形、两个普通三角形,当所有小组完成上述任务之后,教师再让学生将不同的两类三角形叠加在一起,然后将每个小组的活动过程详细记录,由各个小组选派一名组员来进行陈述。 通过这种实际动手活动,可以让学生直观的体验到当等腰三角形的两腰叠在一起时,其两个底角可以相互重叠,从而得感受到等腰三角形的独特属性。之后,教师再要求学生将这个活动结果整理成学习报告和心得,加深等腰三角形性质的理解。
  教师要通过社会实践、参加游戏、动手实验等活动来丰富教学手段,为学生创造丰富多彩的课堂学习环境,不断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加深对重点知识点的理解。
  总而言之,创设情境的方法还有很多,但不管采用何种方法,都必须以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情境作为一种教学信息的体裁,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激活学生的思维,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要求学生学会学习,其实质就是要使学生学会自主探索与发现,课堂成为学生亲身实践活动的场所,而不是被动的接受知识。要使课堂鲜活起来,越来越多的教师提出创设教学情境的方法。而创设一个比较恰当的教学情境是一项具有创造性的工作,对广人教师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我将会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地摸索和探究。
  参考文献:
  [1]柳斌. 重视“情境教育”,努力探索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途径[J]. 人民教育,2013,3:6-8.
  [2]奚定华主编. 数学教学设计[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章建跃. 关于课堂教学中设置问题情境的几个问题[J]. 数学通报,2014,6:3-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138831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