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富源县2014年居民死因监测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目的:研究2014年富源县居民死因特征和其对居民的影响,为今后综合防治工作提供借鉴和依据。方法:根据富源县2014年人口死亡信息登记管理系统登记报告数据、疫情信息以及对应的人口资料,统计和分析富源县居民的死因及疫情相关因素。结果:2014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根据网络直报系统,此期间报告死亡3437例,其中男性2130例,女性1307例;婴儿死亡率为2.12%(73/3437);前五位死因分别为:呼吸系统疾病、恶性肿瘤、脑血管疾病、心脏病以及事故损伤;分析富源县居民前五位死因的减寿情况,其中,恶性肿瘤居全部死因减寿顺位的第1位,事故损伤造成的潜在寿命损失次于恶性肿瘤,其余死因减寿顺位排位分别为脑血管病、心脏病以及呼吸系统疾病。结论:在后续卫生服务工作中,各卫生服务部门应该转变过往以传染性疾病防治为主的工作方针,广泛关注非传染性慢性疾病,重点对呼吸系统疾病、恶性肿瘤、脑血管疾病、心脏病重点疾病的薄弱控制环节予以重视,同时充分加快推进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加强全民健康知识以及重大疾病防治知识教育,倡导公众转变不良的生活习惯,逐步提升自身的健康水平。
  【关键词】 死因分析 死因顺位 死因减寿年数 综合防治
  死亡统计资料能够反映出居民的健康水平以及社会卫生状况,是公共卫生事业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各卫生院、服务机构制定卫生政策和进行卫生服务质量评价的重要依据。研究富源县2014年系统性的死因登记报告数据以及对应的人口资料进行统计和分析,以研究富源县居民死因、疫情特征和其对居民的影响,希望能够为今后制定科学、有效的防制策略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资料
  本次死因登记报告数据来源于富源县2014年人口死亡信息登记管理系统和富源县各医院填报的《死因医学证明书》,基本人口资料来源于县统计局,疫情信息来源于富源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1.2 方法
  根据ICD-10(国际疾病分类)标准进行死因分类编码,并将其输入到死因登记系统软件中,交由县疫控中心进行审核,进行逻辑核查、剔重补漏,导出数据并自动生成Excel办公数据表格,配合使用SPSS16.0软件分析2014年富源县居民的死亡率和死因构成,统计死因顺位和潜在减寿年数。标化率依据全国人口普查资料(2000年)计算。
  2 结果
  2.1 基本死亡报告情况
  2014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根据人口死亡信息登记管理系统,富源县此期间报告死亡人口3437例,其中男性2130例,女性1307例,已婚2229人,未婚210人,丧偶897人,离婚35人,未说明66人。其中婴儿死亡率为2.12%(73/3437)。
  2.2 死因顺位
  2014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富源县居民前五位死因分别为:呼吸系统疾病、恶性肿瘤、脑血管疾病、心脏病以及事故损伤。这五位死因分别占全部死亡例数的26.48%、24.24%、20.42%、17.57%、6.78%。其中,男性死因顺位分别为事故损伤、呼吸系统疾病、恶性肿瘤、脑血管病以及心脏病;女性死因顺位分别为呼吸系统疾病、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心脏病以及事故损伤。
  2.3 主要死因减寿分析
  通过分析富源县居民前五位死因的减寿情况,其中,恶性肿瘤居全部死因减寿顺位的第1位,每千人中由恶性肿瘤引起的潜在寿命损失为16.97年,事故损伤造成的潜在寿命损失次于恶性肿瘤,其余死因减寿顺位排位分别为脑血管病、心脏病以及呼吸系统疾病。具体情况见下表1。
  3 讨论
  此次2014年富源县居民死因监测基本情况分析结果表明,在致死疾病方面,对富源县居民健康构成威胁的疾病主要有:呼吸系统疾病、恶性肿瘤、脑血管疾病、心脏病以及事故损伤,与目前我国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流行现状基本一致。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较高,究其原因主要是随着工业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空气质量下降,呼吸道感染病例数显著增加。恶性肿瘤的发生与居民的生活方式以及饮食机构相关,疾病控制中心以及卫生服务机构应该要加强健康教育,卫生宣传,促使居民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阻断疾病传播途径;尤其是要加强疾病高发区饮食、饮水的卫生监督与管理。同时男性死因顺位分别为事故损伤、呼吸系统疾病、恶性肿瘤、脑血管病以及心脏病;女性死因顺位分别为呼吸系统疾病、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心脏病以及事故损伤,这可能与男性本身的性格特点以及不良生活方式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卫生领域的安全教育应该重点针对男性。综上所述,在今后的卫生服务工作中,各卫生服务部门要逐渐转变过往以传染性疾病防治为主的工作方针,广泛关注非传染慢性疾病,应该重点加强对呼吸系统疾病、恶性肿瘤、脑血管疾病、心脏病以及事故损伤的控制,特别是对重点疾病的薄弱控制环节,要予以更多的关注,并将疾病发病率较高的乡镇纳入重点观察区和防控区,逐步推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将防控重大致死性疾病纳入到社会经济发展指标中,坚持防治结合,并以预防为主,协调好各片区、各部门之间的工作,引领全民健康饮食和运动,践行综合防治方案,将疾病的危害性的危害降至最低。
  表1 富源县居民各死因平均减寿年数以及减寿顺位(%)
  参考文献
  [1]沈调英,李菊英,何莉.2010年绍兴县居民死因监测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1,31(10): 1072-1074.
  [2]申文豪,谢海彬,李俊强.广东省四会市2004―2010年居民死因监测结果分析[J]. 华南预防医学,2011,37(06): 42-46.
  [3]何道容,陈德友,施银淑. 2010年汉源县居民死因监测分析[J]. 职业与健康,2012,28(05): 593-594+597.
  [4]陈青山,周荣群,沈超华. 广东省五华县2008~2010年居民死因监测分析[J]. 现代预防医学,2013,40(01): 181-183.
  [5]罗鑫,肖路,刘姝华等.重庆市巴南区人民医院2010-2011年居民死因监测分析[J].海南医学,2013,24(05): 752-75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144641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