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析家禽疫病的诊断及药物选择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禽类产品是人们生活当中不可缺少的食品,我国对禽类产品的大量需求促进了养禽业飞速发展,致使集中化的饲养方式迅速发展,但这种饲养方式使家禽饱受疫病的威胁,值得关注和研究。本文将论述家禽疫病的症状及诊断方式,并根据疫病症状科学的选择和使用药物,以防治家禽疫病,保证养殖户的经济利益。
  关键词:家禽;疫病;诊断;药物选择
  中图分类号:S858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51131142
  1 家禽常见疾病的典型症状
  1.1 饮水量
  饮水量是家禽疫病的诊断标准之一。影响家禽饮水量的因素较多,包括季节、环境、疫病等,以一定周期内家禽的饮水量为基准,如果家禽的食量和饮水量都远远超过标准值,而饲料中盐分含量正常,那么家禽可能患有法氏囊和新城疫;如果家禽饮水量较少,可能是由于养殖环境的温度较低或者家禽濒临死亡。
  1.2 粪便性状
  患病家禽的粪便呈明显的疫病症状,所以粪便性状是诊断家禽疫病的主要方式。如果粪便呈红色带血丝,那么家禽疑似患有球虫病;家禽的代谢功能出现障碍时易患有白痢病、尿酸,此时家禽粪便呈白色;黄绿色带黏液是鸡新城疫、禽出血性败血症的典型症状;粪便如清水,则是轮状病毒感染。
  1.3 病程时间
  有些疫病的发作时间短、死亡率高,如鸡住白细胞虫病等,是最难以控制的疫病。如果天气炎热,舍温过高,家禽饮水量较少,那么家禽会因中暑而突发性死亡。
  1.4 神经症状和运动机能障碍
  家鸡易患有神经系统疾病,刚刚孵化1个月的雏鸡经常因传染性脑脊髓炎而瘫痪。如果家鸡迅速消瘦,而且站立时2肢经常错开,那么疑似患有马立克氏病。鸡新城疫也会引起家鸡的神经功能紊乱,家鸡出现头颈伸直、频繁转圈等症状就是鸡瘟的前兆。
  1.5 鸡冠和肉髯变化
  如果家鸡患有鸡痘,鸡冠会有痘痂、痘斑;鸡冠苍白无血色是鸡住白细胞虫病和白血病的症状;鸡冠呈紫色,病鸡患有禽出血性败血症或中毒病;如果鸡冠和肉髯有白色斑点或斑块则是冠癣。
  1.6 眼的变化
  病鸡眼睛充血见于中暑、传染性喉气管炎等;虹膜褪色、瞳孔缩小见于马立克氏病;角膜晶体混浊见于传染性脑脊髓炎等;眼结膜肿胀、眼睑下有干酪样物见于大肠杆菌病、急性呼吸道病、传染性喉气管炎、沙门氏菌病、曲霉菌病、维生素A缺乏症等;眼睛流泪并有虫体见于眼线虫病、眼吸虫病。
  2 家禽疫病的诊断
  家禽疫病的诊断较为复杂,需要对家禽进行观察、检查、调查和解剖,并运用药物学和病理学等相关知识分析,才能最终确诊。以病鸡为例,观察病鸡的眼、鸡冠和肉髯,根据外观症状做出初步诊断。如果病鸡的外观无明显异常,则检查病鸡的饲料、饮水量、舍温、粪便性状、运动机能,调查病鸡使用药物及药物反应、传染率和死亡率等情况。对死亡的病鸡进行解剖,检验家禽的内脏。
  3 药物选择和使用
  3.1 正确的选择和使用药物
  对症下药。熟知药性药理,才能在家禽疫病确诊后,选择合适的药物,做到药到病除;要保证药效。药物必须由正规厂家生产;要合理贮存。根据药物的贮存方法科学的保存药物,现用现配的药物1次不能调配太多,避免发生浪费。
  3.2 给药途径的选择
  家禽疫病一般采用口服或注射给药,其中口服给药是最常使用的方法。在水中投药容易引起药物失效,所以将药物拌入饲料中,能够起到很好的治疗效果。特别注意的是,要在饲料中逐渐掺入药物,一边加药一边搅拌,保证药物均匀分散在饲料中。如果家禽的疫病较为严重,无法采用口服的方式,就要采用注射给药,而且要对家禽的注射部位和注射针头做消毒处理。
  3.3 药物剂量的选择
  应根据家禽的患病类型和临床表现,确定用药剂量,并选择对内脏功能损伤较小的药物。首次用药要使用2~3倍的药量,然后按照药物的特性和失效时间决定给药次数,不能为了缩短家禽的康复时间而加大剂量或者是连续给药。如果病情较重,应酌情增加剂量,并随时观察病禽的药物反应,当出现饮水量急剧减少和中毒情况时,应立即停止给药,并采取急救措施。
  家禽疫病往往需要几个疗程给药,才能完全治愈疫病,一般5~7d为1个疗程,在疗程结束后,根据家禽的复原情况,决定下一阶段的治疗方案。
  3.4 注意药物配伍禁忌
  由于不同药物之间会发生反应,所以在用药时要注意配伍禁忌,保证药物的药效能够充分发挥出来。应做好日常清洁工作,保持养殖环境的卫生,并定期消毒,做好各种疫病的免疫接种和预防工作。
  疫病对家禽有巨大的危害,养殖户要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思想,做好疫病防治工作,并在家禽患病后做出科学的诊断,正确的使用药物,以减少在家禽疫病方面的投入,保证养禽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金玲.论家禽疫病的诊断和治疗[J].农业与技术,2013(05).
  [2] 侯艳霞.浅析家禽饲养环境与禽病防制[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1(0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147010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