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职高专园林植物养护课程项目教学改革初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园林植物养护》是园林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季节行,传统教学理念已经不能完全适用于当前高职高专的教学。为了学生更好地掌握实践技能,较好地与就业接轨,我们进行了教学改革。本文主要介绍《园林植物养护》课程教学项目设计、教学项目实施以及教学评价方面的探索。
  关键词:园林植物养护;高职高专;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S7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51131197
  《园林植物养护》课程与前修的《园林设计》、《园林工程施工》、《苗木生产》等课程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工作过程课程体系,即“种植―设计―施工―养护”但由于该课程基础理论知识学习起来比较枯燥乏味,并且与前导课程相似处较多,高职的学生对原有的教学模式产生厌烦,主动学习性较差,针对这种现状,按照项目教学进行了课程改革。
  1 重点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根据社会就业需求合理的构建教学内容
  1.1 改革前课程情况
  课程原来的名称: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主要内容包括:绪论、园林植物繁殖技术、园林植物栽培技术、园林植物生产发育基本理论、园林植物养护管理技术、技能考核等内容。在教学方式上主要采取讲授法、单项技能训练法、练习法、视听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适时将生产实际和生产季节相结合,做到学做结合。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的课程由于与生产季节相结合,在基地集中授课,理论讲授后即安排实际操作任务。这样的教学安排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单项技能训练,练习中大多数都是学生一个人独立完成,学生之间的交流很少,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协调能力。
  采用单项技能练习中,学生缺乏独立完成完整的生产任务能力,对以后在实际工作中,达不到需要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要求。
  由于采用的是教师先教学后实际操作,在课堂学习过程中,教师是课堂的主体。学生学习积极性不强,自主学习能力得不到提高。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
  由于在教学过程中,缺少企业参与一环,学生的风险意识、责任意识、成本意识得不到有效的锻炼,不利于以后更好的融入社会。
  1.2 课程面对岗位
  针对原来教学存在的问题,经过调研和课程组人员探讨,在掌握园林行业的工作内容和岗位的设置基础上,确定本课程的岗位是园林养护工。通过学习本次课程,学生毕业后首次工作可承担园林养护工的全部工作,通过自身的努力可晋升为项目经理或更高的职位。
  1.3 教学培养目标
  根据养护工工作岗位的要求,我们确定本课程的培养目标,包括能力目标、知识目标和素质目标。能力目标通过林院家属小区养护的投标制定以及实施,要求能进行文档编写及园林植物浇水、施肥、修剪、病虫害防治等的养护管理。知识目标掌握文档编写及园林植物浇水、施肥、修剪、病虫害防治等的养护管理相关知识。素质目标锻炼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团队精神,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加强实践和动手能力的训练,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创新意识和能力应该通过多方位多渠道进行培养。
  1.4 项目的确立
  在确定培养目标后,根据园林行业实际的岗位园林养护工确定课程园林植物养护;依据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确定课程的项目,并根据园林养护行业热门的项目,选定林院家属小区的绿化养护投标制定与实施为课上的项目,学生自主选择的劳动公园的绿化养护投标制定为课后并行项目。项目实施按真实企业的养护管理流程;实施过程融入企业的要素,教师、学生扮演企业相应的角色;在企业的真实情境下完成典型工作任务。该课程设计强调“教学做一体化”,做字当先,学在其中。在做的过程中遇到问题先自己思考解决,解决不了再向老师请教,使学生在做中不断积累实践知识,老师在指导中讲解园林植物养护的原理和技术,使学生熟练掌握园林植物日常管理、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治等技术。
  2 基于上述课程设计思路,结合园林工作的实际、本校教学的硬件条件以及项目实施的可操作性,选择7个典型的工作任务
  项目设计完成以后,在运用项目教学法进行教学实施的过程中,要充分体现3个中心的改变:由原来的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由原来的以课堂为中心转变为以现场教学为中心,由原来的教材为中心转变为以项目任务为中心。
  每个项目根据企业实际,选择7个典型的工作任务,即确立养护部、养护招投标、合同签订、树木养护、花卉养护、草坪养护、验收及成本核算。项目实施按真实企业的流程,给定招标书,根据招标书制作投标书及合同,制作方案、点评、实施,总结。所有材料制定及实施全由小组共同完成。小组成员要以养护工的身份严格要求自己,遵守其职责和制度,教师以项目经理身份进行指导和考核。课上项目和任务由教师指导完成,课下项目和任务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课后完成。
  教学进程的安排依据岗位的典型工作流程,并结合季节,使其符合职业成长规律和生物学生长规律。
  3 建立以能力为中心的项目考核评价体系
  高职教育中以“能力”为中心,逐步建立新的、系统的考核体系,是推进实施教学改革的重要保障,也是改革后学生能力提高的评价。研究应用多样化考核评价形式取代落后的闭卷笔试形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主体、多种考核形式相结合的教学考试体系。 考核方式如下:
  课程考评包括岗位素质、岗位能力和期末考评,其中岗位素质和岗位能力在任务操作中进行考评。满分100分。其中任务考评70%;知识考评30%。
  3.1 任务考评
  岗位素质10分,主要考核项目包括工作安全3分、工作纪律3分、合作能力4分。岗位能力60分。主要考核项目包括任务结果41分,任务操作15分,任务成本4分。
  3.2 期末考评(卷面考评)30分
  按照教考分离原则,由学校教务处组织考评,教师编写试题库,题型不少于5种:填空题、判断题、名词解释、问答题、综述题,试卷由教务处随机抽取。
  考核模式将以往以卷子模式改为实践加理论,并以实践为主,注重培养动手能力,工作素养。使学生毕业后能够好的适应企业的环境。
  4 课程改革预期效果
  4.1 通过学生之间相互讨论交流促进知识积累
  在课程教学过程中,以小组为单位互相合作共同完成工作任务。学生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可以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通过这种自主学习方式,学生个性化得到更大程度的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合作意识。
  4.2 项目教学进程安排更适应实际工作
  教学进程的安排结合实际养护工作,使学生能够好的掌握园林养护行业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流程。毕业后能较快的适应并融入到工作环境中去。
  4.3 并行项目使知识得到巩固
  课后并行项目较课上项目有所提高,这样使学生更好的巩固知识,并自己独立完成,使实践技能有所提高,并锻炼了独立完成工作任务,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经过1a多的调查研究,在《园林植物养护》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改革。《园林植物养护》教学改革的目的不仅是让学生更好的掌握养护的技能,更重要的是通过对课程的改革,使其适于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使学生更好的较快适应将来的工作环境,并在其工作岗位有所作为。
  参考文献
  [1] 程云燕.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四个阶段及特点[J].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03).
  [2] 陈婷.高职《园林植物造景设计》课程改革探讨[J].科技信息,2011(15).
  [3] 蔡雄彬.《园林植物栽培养护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职业教育研究,2010(08).
  作者简介:陈丽媛(1981- ),女,满族,2005年毕业于沈阳农业大学,讲师,工作单位:辽宁林业职业技术学院。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147016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