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做最适合的教育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山东省北师大青岛附属学校创办至今,已拥有从小学一年级到初中一年级25个班,近千余名学生。学校是小区配套公立学校,所在的卓越蔚蓝群岛社区位于青岛城阳区,是一个从盐碱地上建立起来的大型生活小区。小区新建,周边配套设施不全,学生家庭背景复杂,来自五湖四海,学校招生难度可想而知。如此情形之下,该以何种理念办学,才能引领学校更好地前进,成了笔者思考的重点。
  2010年建校之初,原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欣然为学校题词:“给每个学生提供最适合的教育,让学生享受幸福的童年”。如何给学生提供最适合的教育?经过整个教育团队的潜心探索,学校在“大家不同,大家都好”的白话解读中,走出了一条寻常却又新奇的办学之路。
  全员游泳――最大胆的坚持
  在笔者刚调任北师大青岛附校后,一起偶然的学生溺水事件,导致主管部门对学生安全问题严加防范,如临大敌,甚至要求在沿河一带派专人昼夜值班看守。学校紧邻胶州湾,处处临水,这无疑给学校管理带来了很大难题。经过深思,笔者决定推出全员游泳课。但当时学校设施尚未完善,为了让孩子们学会游泳,笔者想了很多办法。当地一位企业家得知此事后,为学校无偿提供了一个健身场馆的泳池供学生上课。久而久之,游泳竟成了学校特色办学的亮点,乃至在区里被仿效、被推广,游泳成了学校的一张办学名片。
  有人问,为什么非要上游泳课?其实,早前笔者在推动游泳课的时候就通过查找资料得知,儿童游泳的复杂动作,是在大脑的支配下完成的。游泳锻炼可以提高大脑的功能,促进大脑对外界环境的反应能力和智力发育。日本研究人员发现,经常参加游泳的婴幼儿由于从小在有水环境中活动,因此极少伤风感冒。虽然,开设游泳课给笔者带来了很多麻烦,但笔者坚信,“只要是有利于学生的事情就大胆去做,一定不会错”。
  和而不同――最亮点的文化
  在北师大青岛附校教学大楼的门厅上,迎面可见一块文化主题墙,上面是22个“和”字的古今书法名家集字,下面是一篇200余字的铭文,诠释了学校“和”文化的内涵。为什么是“和”字?事情缘起于与北师大校友的交流。建校之初,几位老校友就殷殷嘱托笔者,要在齐鲁大地上办学校,理念须有一定的深度,并以论语名句“君子和而不同”为引,建议以“和而不同”作为办学理念。
  现如今,学校已建立起了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这些来自各地的优秀教师把自己的经验带到青岛附校,为共同的愿景贡献才智,真实地诠释着“和而不同”的办学理念。对这支队伍,学校的要求自然不同一般。笔者倡导教师“做最好的自己,成为学校不可或缺的人”,与此相应地,学校每学期末都会有一项“幸福指数”调查。“做最好的自己”,让老师们竭力发掘自己最具优势的地方来引领孩子,而同时,学校绝不会以一位老师最具优势的地方来要求全体教师,哪怕他在这方面再优秀,因为“和而不同”,才是他们的文化标识。
  “和而不同”,让北师大青岛附校的老师们养成了一种习惯:遇事不再“一刀切”,而是自然而然地去寻差异,找亮点,发现“不同”。如今在北师大青岛附校,不但有全国优秀班主任、特级教师、齐鲁名师、山东省创新班主任,还有大批高学历的新生代教育工作者。正是这一群人,在这一方梦想的乐园里,以“和”为旗,在一种共同的“习惯”下,培养着“不同”的学子。
  友谊之桥――最特殊的作业
  在北师大青岛附校的展览室里,曾放置着大大小小、长短不一的“桥”。它们有的是废纸做成,有的是木料结构;有的长达数米,有的可爱袖珍;有的古色古香,有的时尚鲜亮……这些“桥”是国际理解教育课程作业,是孩子们的项目性学习成果。
  当初,作业交上来后,由于占地太大,不便保管,老师们原本打算将之丢弃。笔者知道后,马上阻止了这种可能伤害学生学习热情的行为,并在后来外国友人来校参观时,将之作为礼物赠送。在得知这些“桥”全部出自孩子之手,代表了每个孩子不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之后,外国友人都非常高兴地接受了这一特殊的礼品。
  在笔者看来,这些“友谊之桥”正是“大家不同,大家都好”的形象解释。这些“桥”也许有“手艺”上的差异,但“桥”本身没有好坏之分,没有高下之别,它们都是孩子们智慧的凝聚,是独一无二的少年心性的表达。
  特色校本――最适合的教育
  为了提供“最适合的教育”,培养丰富个性,学校特地设立了五级校本课程体系,让孩子们在基础必修课、能力拓展课、社团活动课、兴趣选修课和德育微型课中寻找、发现自己的潜能和天赋所在,找到最合适的发展、成长和表现平台。
  学校先后成立了“和之风”帆船队、“和之韵”花样跳绳队、“和之行”领袖社团、“和之声”小记者团等等二十多个社团,其中的一些社团如今已取得斐然成绩,远近闻名。“大家不同,大家都好”正在北师大青岛附校一日日变成现实。
  教育是伟大的事业,但它并不高蹈在上,而更是具体而微的行动。这些行动,正是教育者心灵和品质的折射。把教育做出教育的味道,让教育生发出教育的气息,这是笔者愿穷尽一生的追求。
  (作者单位:山东省北师大青岛附属学校)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148034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