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李东垣阴火理论初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京中医药大学,北京 100029
  关键词:李东垣;阴火;病因病机;证候特点
  DOI:10.3969/j.issn.1005-5304.2015.12.024
  中图分类号:R2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04(2015)12-0094-02
  李东垣阴火理论是临床常用的理论之一,产生于金元之河北易水。金元战乱,民众生活极不安定,因贫困而饮食失节,劳役过度,伤及脾胃之病极多,加之借用外感方法治疗内伤杂病而误治者屡见不鲜,这都促使李东垣详辨外感和内伤,提出不可以外感法治疗内伤不足之证,从而形成了阴火理论。
  1 阴火概念
  在李东垣《脾胃论》《内外伤辨惑论》《兰室秘藏》《医学发明》4本著作中,使用“阴火”一词共43处,其中明确指出阴火为心火有2处、肾火5处、脾火3处、胃火1处、肝火1处、肺火1处、经脉之火6处、五志化火2处、实火1处、虚火6处[1]。如果用某一种火定义阴火,则难免以偏概全;若用阴火的临床内涵描述其概念则更有临床意义。所以,可将李东垣所论之阴火定义为:由饮食不节、劳役过度、精神刺激而伤及脾胃,脾胃元气损伤,运化失健,脾湿下流,引动阴火,阴火上乘,表现为时时畏风寒和间而燥热的证候特点。治疗以甘温除热法,具体包括补中升阳、升阳散火和升阳除湿。
  2 阴火病因病机与证候特点
  2.1 病因病机
  《内外伤辨惑论》云:“苟饮食失节,寒温不适,则脾胃乃伤;喜怒忧恐,劳役过度,而损耗元气。”说明饮食不节、寒温不适为由胃伤及脾,劳役过度为由脾伤及胃,精神刺激(包括喜、怒、忧、恐等情绪过度,为情志内伤)均可成为阴火产生的病因。由“脾胃虚衰,元气不足,而心火独盛。心火者,阴火也,起于下焦,其系系于心,心不主令,相火代之;相火,下焦胞络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473561);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重大新药创制(2013ZX09301307、2012ZX09102-201-006)
  通讯作者:王阶,E-mail:wdclgz0000@163.com
  之火,元气之贼也,火与元气不两立,一胜则一负。脾胃气虚则下流于肾,阴火得以乘其土位”(《内外伤辨惑论》)可知,饮食不节、寒温不适、劳役过度、精神刺激等导致脾胃元气损伤,运化失健,谷气下陷,脾湿下流,引动阴火,阴火上乘是阴火的基本病机。
  2.2 证候特点
  脾胃元气损伤为病因日积月累而成,故谷气下陷一旦形成则常常有之,故阴火患者平时即乏力、喜卧、四肢无力、便溏,即“形体劳役则脾病,脾病则倦惰嗜卧,四肢不收,大便泄泻”(《脾胃论》)。而阴火并非时时上冲,故而其上冲之时才见燥热,且间而有之,其热型表现为“蒸蒸而躁热,上彻头顶,旁彻皮毛,浑身躁热,作须待袒衣露居,近寒凉处即已;或热极而汗出亦解”(《内外伤辨惑论》)。其证候特点为:全身燥热,以面部尤甚,这种燥热会因减衣服、得阴凉处、沐浴、出汗而减轻。“火与元气不两立”“壮火散气”,故阴火耗气;加之起于中焦之卫气不足,故常畏风畏寒,即“见风见寒,或居阴寒处,无日阳处,便恶之也”(《内外伤辨惑论》)。其畏风畏寒,会因周围环境温度低而加重。
  2.3 阴火鉴别
  阴火发热,应与外感发热和阳明病白虎加人参汤证的发热相鉴别。
  阴火与外感都会出现发热症状,但热型不同。外感发热是寒邪客于表,发热与恶寒同时出现;阴火发热是脾胃内伤,卫阳不足,常表现为畏寒,遇风寒或居阴寒处则更明显,而燥热是下焦阴火上冲时才出现,间而有之。
  另外,阴火有时表现为热势较盛,四肢肌体发热,筋骨间也热,且表热如火,扪之烙手,与阳明病白虎加人参汤证发热十分相似,而二者都有卫气不足之恶风恶寒及气虚之乏力、气短等症状。因阴火发热与白虎加人参汤证都有“热”“气虚”及“卫气不足”证候要素,鉴别十分棘手,但二者病机不同,阴火发热为因气虚而阴火上冲发热,而白虎加人参汤证是因热邪发热耗气而气虚,始动环节不同,因果关系不同。其鉴别点为:①阴火发热在午后,阳明当旺之时,病势反而减轻,而白虎加人参汤证则加重;②可少与患者冰水,饮后自觉舒服,安静入睡则为白虎加人参汤证之发热。
  3 阴火治法
  李东垣根据《素问・至真要大论篇》“劳者温之”“损者温之”治疗原则,提出“甘温除大热”治疗阴火,其原理在于用甘温之药补中气,益气升阳,又甘以缓急,则脾胃有权,元气恢复兴旺,清气上升,荣卫气血调和,则阴火自灭。临证“甘温除大热”又可分为“补中升阳”“升阳散火”和“升阳除湿”。
  3.1 补中升阳
  对于“气高而喘,身热而烦,其脉洪大而头痛,或渴不止,皮肤不任风寒,而生寒热”的发热,其特点为燥热,发时上冲头面,得凉风或热极得微汗出而解,但平时畏风畏寒,伴气短、少气、懒言、疲乏、无力、大便溏薄,或大便虽成形但次数多,甚至每食后即欲大便,舌有齿痕。另有一种阴火发热,表现为发作无名寒热,伴烦恼,遇劳即发,连续几天寒热,无明显病因,常不治自愈,但反复发作。根据“甘温除大热”的治疗方法,以上阴火发热均可治以“补中升阳”,方用补中益气汤。其中黄芪、人参、甘草补中气,为“除湿热烦热之圣药也”;白术和胃、陈皮理气以恢复脾胃运化的功能;升麻、柴胡升阳,以引清气上升,亦引人参、黄芪、甘草甘温之气上行,益卫气而固表;当归调和气血,救阴火所伤之荣血,以防朱砂安神丸所治疗的气浮心乱。从补中益气汤的加减用法可见,“甘温”治本以“除大热”,如“心烦不止”等“标之燥热”较重时,仍需黄芩、黄连、石膏等苦寒之品加强降阴火、除燥热的功效,但从李东垣“少加”“从权”等字眼中可知苦寒泻火药的应用必须适可而止,这样“甘温除大热”的内涵才完整。
  3.2 升阳散火
  对于“四肢发困热,肌热,筋骨间热,表热如火燎于肌肤,扪之烙手”之阴火郁盛于肌表,其发热特点为:四肢发热,筋骨间热,肌肤热如火燎,扪之烙手,伴平时倦怠恶寒。脾主四肢,又主肌肉,若脾胃元气虚弱,中气下陷,不能上行阳道,亦不能入心贯肺而充实皮毛,阴火上乘,则本为营卫卫外之处,变为阴火充斥之地,阴火盛于表而又不能发泄。对此宜因势利导,治以“升阳散火”,从脾中引伸阳气,达表而散火,取“火郁发之”之意。方用升阳散火汤,即用人参、炙甘草甘温益气;升麻、柴胡、葛根升引脾胃清气;羌活、独活、防风发散火邪,所谓“泻阴火以诸风药”(《脾胃论》);白芍收敛外散之热,寓收于散,辛甘与酸甘合用,似桂枝汤之配伍,以调和营卫。
  3.3 升阳除湿
  对于“肩背痛,汗出,小便数而少”之阴火与风湿相合,其特点为:燥热汗出,小便频数而少,肩背疼痛。正常情况下,“饮食入胃,阳气上行,津液与气,入于心,贯于肺,充实皮毛,散于百脉”,“冲气以为和”,但若脾胃气虚,水谷不化精微,反生湿浊;另外,脾胃气虚,阳气不能上行以充实皮毛,卫气不足,卫外失司,风湿邪气乘虚侵袭。根据“标本同治”原则,治以“升阳除湿”,方用通气防风汤,于黄芪、人参、甘草补中气之中加入防风、羌活、升麻、柴胡升阳除湿,少佐陈皮、青皮、豆蔻理气,黄柏燥湿。
  4 小结
  在阴火理论提出之前,对发热疾病的病因认识多从外感考虑,导致对阴火所致发热疾病用外感解表的方法论治多成弊端。刘河间多用寒凉药物,张从正提倡“汗、吐、下”三法治病,而李东垣独尊饮食劳倦内伤致病,合理阐述内伤致病的病机和临床证候特点,并提出以“甘温除大热”为主的治疗方法和一套适用于临床的具体方药。阴火理论可谓理法方药齐全,对后世研究治疗内伤杂病影响深远,故后世有“杂病用东垣”之说。
  参考文献:
  [1] 丁世永,高建东.阴火论甘温除热[J].河北中医,2011,33(9):1392.
  (收稿日期:2014-10-26)
  (修回日期:2014-11-27;编辑:梅智胜)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149195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