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介词on的认知语义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在认知语言学的理论框架下,可以将介词on的原型意义“动体和界标相接触”通过意象图式转化扩展为三个空间义项,每个空间义项又通过隐喻映射,派生出诸多非空间义项。各种义项相互联系,形成一个以原型意义为中心,其他义项连接向外扩展的辐射型语义网络。
  [关键词]介词on;隐喻;意象图式
  [中图分类号]H3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712(2015)27-0142-03
  一、引言
  语言是一个不断进化的过程。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认知水平的不断提高,单词被赋予更多新的意义来满足日常表达的需要。这就导致了一词多义现象的产生。多义现象是语言的普遍现象,是语言经济性原则和认知经济性原则的客观要求。多义是人类话语的一个基本特征。[1]
  二、介词on的多义现象的理论基础
  20世纪70年代,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兴起,认知语言学家开始考虑通过人类的思维和认知来探究介词的语义延伸现象。他们认为义项植根于人类经验中,人们借助经验中的空间概念来构建抽象或非空间概念。国外语言学家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2-3]
  本文在认知语言学理论框架下,把介词on作为语义扩展的个案研究,借助意象图式转化和隐喻来构建on的多义网络。意象图式是认知语义学里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结构形式。它不仅是语义延伸的来源,而且为进一步的隐喻意义延伸奠定了基础。Langacker认为,意象图式由射体、陆标和路径三部分组成。射体是意象图式中最重要的部分,陆标为射体的定位提供了参照点,射体移动的距离称之为路径。当射体是静止的时候,路径即为零。[4]因此,意象图式指出了射体和陆标的静止或动态的不对称关系。同时,正是因为概念隐喻的巨大作用才使得人们能够借助空间域来更好地理解抽象概念。隐喻思维能力是伴随人类认知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创造性思维能力,是人类认知发展的高级阶段,是人类认识世界,尤其是认识抽象事物不可缺少的一种认识能力。[5]生活处处有隐喻,人们习惯性地参照生活中那些有形的、具体的概念来认知和表达那些抽象的、无形的晦涩难懂的概念。
  三、介词on的语义结构分析
  (一)原型义项
  根据Tyler和Evans的五条验证标准[6],介词on的空间意义“动体和界标相接触”是其原型意义。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它可以用来描述不同的空间场景,如上层表面的接触、下层表面的接触、侧层表面的接触、环绕一周表面的接触甚至是点对点的接触。唯一重要的是动体和界标确实具有相互接触的关系。例如:
  a.The plate is on the table.盘子在桌子上。
  b.A fly is walking on the ceiling.一只苍蝇在天花板上爬。
  c.A picture is on the wall.墙上挂着一幅画。
  d.There is a beautiful ring on her finger.在她的手指上有一只漂亮的戒指。
  e.There is a kite on the string.线上有一只风筝。
  显而易见,动体并不总是位于界标之上。动体和界标能够互相接触才是所强调的关键点。尤其是在第五个例句中,风筝和线仅仅是点对点的接触。
  (二)空间义项
  认知语言学认为,多义现象是通过人类认知手段由一个词的基本意义或中心意义向其他意义延伸的过程,是人类认知范畴化和概念化的结果。[7]在具体的语言使用过程中,同一介词可以表示多个不同但又相互关联的空间图式,即发生意象图式的转换,各意象图式之间存在着某些非常紧密的关系,这些关系自然促使了多义现象的产生。
  1.动体与界标的边缘相邻或相近(边缘图式)
  边缘图式不同于原型图式,旨在表达接近、靠近的意思。动体与界标不直接相接触,动体只是靠近、接近界标的边缘。此外,动体于界标来说是相对静止的。例如:They are the countries on the Pacific.这些国家位于太平洋沿岸。
  2.动体为界标的一部分(部分图式)
  此义项来源于介词on的原型图式,区别在于在部分图式中动体和界标是不可分离的,即动体是界标的一部分。在某些情况下,动体和界标是如此靠近以至于人们感知到动体和界标几乎是融为一体的。例如:He put his hat on his head.他把帽子戴在头上。
  3.动体朝向界标的方向(方向图式)
  在早期时代,介词on 便具有表达朝向某一特定的方向运动的趋势的含义。动体沿着某一路径朝界标移动,移动的方向取决于界标,即动体最终会移动到界标所在的方向。在这一意象图式中,动体和界标只有潜在的接触而不是直接的接触。例如:
  a.They marched on the enemy’s fortress.他们朝向敌人的堡垒行进。
  b.The baby smiled on his mother.小宝贝朝他的妈妈微笑。
  在这些例句中,介词on被证实能够表达动体朝界标移动的潜在的趋势。
  上述三种空间意义都是来源于原型图式的意象图式转化,同时为接下来丰富的隐喻义项的产生提供了基础。
  (三)隐喻义项
  为了满足人们理解和表达的需要,人们借助于隐喻映射来更好地认知那些无形的、抽象的概念。介词的各种隐喻义项应运而生。
  1.依靠、依赖
  在现代英语中,介词on最典型、最常见的意义是动体和界标上层表面的接触。动体位于界标之上,动体依靠界标保持其原有位置,界标支撑动体。当这一空间义项映射在抽象概念域中,隐喻义项“依靠、依赖”便随之产生了。例如:Human beings live on food and water.人类依靠水和食物生存。食物和水为人类的生存提供营养和能量,这是人类生存的必需品。   2.表交通工具
  在最开始的时候,人们把货物放在骆驼或马背上来运送他们。后来人们转而使用那些先进的带篷的交通工具来遮挡风雨。当人们上车后,他们会停留在其里层表面的某一个地方直到目的地。随着语言使用频率的增加和持续的语法强化,人们开始使用介词on来表示交通工具。例如:I will leave on the first train.我将乘坐第一班火车离开。此外,当这义项映射到更加抽象的域的时候,“凭借,借助于”的隐喻义项产生了。例如:We can talk on the phone.手机是一种方式来达到通话交流的目的。
  3.表影响
  根据力学原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当动体和界标相接触的时候,动体给予界标一种力,与此同时,界标会对动体产生反作用力。在空间场景中,界标支持动体,毫无疑问的,动体的存在会施加或大或小的作用于界标。在概念域里,动体对界标产生某种控制性和影响性的接触时,相对应的影响和结果将会产生。因此,介词on 逐渐产生了表示“影响”的义项。例如:Our efforts have no effect on their decision.我们的努力没有影响到他们的决定。
  4.表某一特定时间
  时间是一个抽象概念,基于空间概念而产生。空间概念相对来说更直接更容易被人类所感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能够看到实物的移动却不能看到时间位置的运动。所以,人们通常通过空间物体位置的移动等来感知和谈论时间。介词on的空间义项映射到抽象域的时候,动体表示某一特定的短暂时间,而界标则表示一段时间。on所表达的某一特定位置与某一特定时间的紧密关系因此建立,所以用介词on 表示某一特定的时间成为了普遍现象。例如:On the evening of May the first,I went to his home.5月1日晚上,我去了他家。
  5.表偏爱
  这义项是由边缘图式派生而来的。根据我们的日常生活经验,如果我们喜欢某人,我们更愿意待在离他很近的位置。这就像是当我们支持某个团体或某个比赛时,我们会选择站在他们的阵营上为其喝彩。在概念域里,介词on可以表示支持或偏爱。例如:
  a.My father always stand on my side.父亲总是支持我。
  b.I attend this meeting on behalf of my company.我代表公司参加这次会议。
  6.表示某人属于某一团体或组织
  在部分图式里面,动体与界标相接触并且是界标重要的组成部分。当这一空间义项被映射到抽象域时,表示动体是界标的一员的义项便产生了。例如:
  a.He is on People’s Daily.他在《人民日报》上班。
  b.What team did you say your brother was on?你说你弟弟在哪一队?
  7.表示目的
  这一义项是由方向图式派生而来的。在动体由始发点向终点移动的过程中,我们把界标作为动体运动的最终目的。例如:They waged war on their enemy.他们对敌人发动了战争。
  四、结论
  本文根据Tyler和Evans的五条验证标准确定介词on的原型意义为“动体和界标相接触”,该原型意义通过意象图式转化扩展了三个空间义项,每个空间义项又通过隐喻映射,派生出诸多非空间义项。各种义项相互联系,形成一个以原型意义为中心,其他义项连接向外扩展的辐射型语义网络。本文系统地研究了介词on的空间意义与非空间意义以及他们之间的联系,并且勾勒出介词on的辐射型语义网络,使得其各种义项清晰明了、符合逻辑。当然,一些不可避免的不足还需进一步改善,其中之一便是研究过程中存在一定的主观性。
  参考文献:
  [1]Ullmann S. Semantics:An introduction to the science of meaning [M]. Oxford:Basil Blackwell,1962.
  [2]Brugman Claudia.The story of over [D].University of California,1981.
  [3]Lakoff George.Women,fire and dangerous things:what categories reveal about the mind [M]. Chicago and London: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7.
  [4]Langacker Ronald W. 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theoretical prerequisites [M].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87.
  [5]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6]Tyler Andrea,Vyvyan Evans. The semantics of English prepositions:spatial scenes,embodied meaning and cognition [M].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3.
  [7]谢之君.隐喻认知功能探索[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150261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