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学会倾听 关注成长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中图分类号】G623.2
  新课程标准诞生了一个新的词汇――倾听,同时它也赋于了教育工作者一个新的使命――学会倾听。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在信息交流过程中,倾听是一项必不可少的技巧,是一种修养,更是一门艺术。叶澜教授说:“教师要学会倾听孩子们的每一个问题,每一句话语,善于捕捉每一个弦子身上的思维火花。”日本佐藤学先生在《静悄悄的革命》中指出:“我们应当追求的不是发言热闹的教室,而是用心地相互倾听的教室。”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教师应该尊重孩子的学习权,与学生平等地对话,要学会倾听。然而,现实的教学中仍有很多老师在课堂上只习惯于自己肆意地言说和要求孩子虔诚地倾听,自己却不想听,不屑听,甚至不会听了。究其根源,在于教育观念的滞后与长期的“师道尊严”的根深蒂固,导致部分教师课堂倾听意识的缺失与倾听能力的低下。
  那么,如何做一个真正的倾听者,如何做到积极主动地倾听?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理解与尊重――以礼倾听
  新课程倡导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首要的就是理解和尊重学生。尊重不妨从倾听学生的倾诉开始,教师的倾听是对学生的尊重、鼓励、赞许,担负着引领学生走进文本的重任,更是课堂教学动态生成的可贵资源。
  例:学完《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一课后,师设计了一个让学生“说说身边的活雷锋”的教学环节。
  某生:大树也是活雷锋……
  (还没等他说完,全班学生都哈哈大笑起来)
  师:大树怎么会是活雷锋呢?请坐下。谁有好的例子上来说一说。
  ……
  以上课例中,那位见解独特的学生,可惜被教师一句轻描淡写的否定而无情地拒之门外了。安知道大树虽无语,却也在默默地为人类作奉献。
  教师在学生发言过程中的专注倾听,意味着一种迎接和承纳:不是把学生作为学生来接纳,而是把学生作为一个鲜活的生命来接纳。这种接纳也表明了生命与生命之间一种真诚的平等和尊重。善于倾听。我们的课堂也就成功了一半。反之,不善于倾听,甚至拒绝倾听,就会失去了解学生的机会,失去教育教学的前提和根基,教育就会变得虚无缥缈,成为无的放矢的无意义行为。
  二、热心与耐心――用心倾听
  教师在参与中倾听,首先应充满热情。应是洗耳恭听,即面带自然的微笑,始终用关注的目光注视对方, 点头, 不论对方的嗓音好听与否,吐字清晰与否,表达正确与否, 都应积极地、全神贯注地倾听学生表达的每一句话,避免做如擦黑板、整理教具、发作业本、看表等动作。
  其次要有耐心。想到我自己初为人师时,一腔热情,干劲十足,面对不谙世事、调皮捣蛋的孩子,年轻的我不免心浮气躁,往往没等学生说完就急于发表意见或轻下判断,造成了一些无辜的伤害。其中有一幕我至今记忆犹新:上课铃响了,一个一向爱惹是生非的学生气喘吁吁地跑进教室,手上、身上沾满了沙子。我非常生气,大声训斥:“学校三令五申不准玩沙坑里的沙子!你居然明知故犯!”学生忙说:“我不是玩沙子,我是――”我更加生气:“人赃俱在,你还有什么好辩解的?你先回到座位上去,下课后再处理这个问题。”下课后,我才了解到真实情况,原来这位学生发现厕所的地面上有小便的污迹,有好几个学生在那里滑倒了,他便用手捧着沙子去覆盖地上的污迹。这件事对我的触动很大,直到今天,每每想起,都后悔自己当时的浮躁和冲动,伤害了一颗善良、朴实的童心。是啊,倾听需要一种定力。哪怕学生的话极不顺耳或毫无道理,也要耐心地听下去,让他们把话讲完;更何况,很多时候只有听完对方的话才能真正领悟他的真实含义。
  三、思考与感受――动脑倾听
  倾听的核心是思考。教师倾听时,总是伴随着观察、辨别、判断、选择。倾听中,教师的外表是从容的,而脑海里是不平静的,在最短的时间内,甚至在瞬间必须作出教育的决定,或是肯定后的点拨,或是以此展开的议论,或是片刻沉静中的回味、思索,或是借景抒情,或是借题发挥,总之,无不闪现着教师的教育敏感、教育机智和教育艺术的光彩。有时,倾听本身就是处理教育事件的艺术和智慧。缺乏思维的倾听,就失去了意义,失去了活力,最终成了空壳和形式。
  课例一:教学《黄山奇石》
  师:请同学们展开想像,黄山的奇石还有哪些形态,像什么?
  生:像一条大鲫鱼。
  师:哦,还有谁来?
  生:像一只大乌龟。
  师:好还有吗?
  生:像一座天然的石雕。
  师:嗯。大家的想像力可真丰富!
  这位教师闻而不思,虚应其事,其实学生的回答是不严密甚至错误的(奇石本身就是天然的石雕,大自然之杰作),他也煞有介事地作“嗯、哦、好”等空洞的鼓励。
  课例二:《邮票齿孔的故事》一课的导入环节
  师:你知道哪些有关邮票的知识?
  生1:寄信的时候要在信封上贴邮票。
  生2:集邮可以增长许多见识。
  生3:邮票的形状有很多种,边上有许多小齿。
  生4:我知道世界上第一枚邮票的名字叫黑便士。
  ……
  师:大家知道的可真不少,可是你们知道邮票边上小齿的来历吗和作用吗?这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其他的知识有兴趣的同学课后再去研究他。
  这位教师则能在倾听中进行思考,并根据学生所说信息,进行甄别和筛选,选出围绕“邮票齿孔”关的问题作为学习的目标,进行学习,对于其他内容则放在课后作为激趣的延伸内容。
  四、互动与共鸣――融情促听
  心理学研究表明:倾听是接收和输出相互融合、相互交替的过程。课堂上教师积极主动地倾听,不仅能够聆听学生的话语内容,而且能听出其发言中所包含着的心情、想法,与他们情感交融,从而产生“啊,真不简单”、“原来如此”、“真有趣呀”等共鸣共感。这种感情注入的倾听方式在形成良好师生关系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能让学生在安全的环境中感受温馨,传递着教师的心怀。而作为倾诉者的学生在倾听者情绪感染下也会成为倾听者。这种倾听、倾诉的互置,形成了互动的平台,这个平台是用民主、平等的砖石搭建的,它使教师更像学生的知心朋友、可信赖的伙伴、值得尊敬的长者。这种境界的倾听,唤醒学生对真理的渴求,彰显着教师的人格,凸现着教师个人的精神价值。
  倾听是实施有效教育的基础和前提。因此,教师要学会耐心地倾听学生的心声和想法,以便及时调整教育教学方法,达到教学相长。学会倾听才能使师生更好地交流与沟通,建立健康、和谐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157634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