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小班幼儿音乐活动中节奏感的培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音乐构成的第一要素是节奏而不是旋律,小班幼儿的节奏感不仅仅在音乐活动中得到发展,还应该渗透到幼儿的一日活动中。生活经验的积累、游戏环境的创设等对幼儿的节奏感也有着很大的帮助。
  关键词:小班幼儿 音乐欣赏 节奏感 声势 音乐角
  为了培养小班幼儿的音乐活动中节奏表现能力,我在小班开展了许多音乐活动和节奏游戏,从中探索出一条培养幼儿音乐活动大胆地进行节奏表现能力的方法途径。
  一、培养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感受节奏的兴趣
  对节奏产生兴趣是学习和表现节奏的基础和前提。对于刚入园的小班幼儿,我不急于让他们通过各种风格迥异的乐曲来了解节奏特征,而是结合了刚入园幼儿的日常生活需求、常规训练等让他们潜移默化的感受简单的语言节奏。我要求幼儿排队、搬凳子等,都会有节奏的发出指令如“请你 快快 排好队”或是“请你 轻轻 搬凳子”。由于幼儿之前从没有接触过这样有节奏的指令要求,因此会对这些指令特别感兴趣,每次听到这样的指令都表现出兴奋地情绪,甚至有些幼儿已经开始无意识的进行模仿。在这个基础上,我尝试让幼儿进行有节奏地自我介绍,如“我叫XXX,请问 你叫 什么啊?”如果名字中只有两个字的幼儿,他们能正确的将原本的八分节奏改成四分节奏,这让我发现了幼儿对节奏的感知已经有了一定得经验积累。通过这样的简单游戏,幼儿不仅相互认识了,还满足了他们对语言节奏表现的欲望,许多幼儿在家里都会不由自主的和父母玩起这个自我介绍的游戏,说明他们已经对感受节奏、表现节奏产生极大的兴趣。
  二、丰富幼儿对各种节奏特征的经验积累
  1.通过音乐欣赏来丰富幼儿对各种节奏特征的经验积累
  对于小班幼儿来说,他们喜欢色彩丰富的事物。对于音乐,他们同样喜欢音乐形象鲜明、丰富的作品,我选择了法国作曲家圣桑的组曲《动物狂欢节》,首先我通过故事的形式激发幼儿对组曲的兴趣,接着我出示各种动物,引导幼儿结合以往的生活经验,欣赏每首分曲并进行对号入座。比如欣赏《序曲与狮王的进行》,让幼儿感受到了狮子是森林之王,它的出现是威严的,士兵们迎接它的到来,吹着号角是很雄壮的场面,而伴随的音乐就是雄壮的,威严的,神气的。虽然我不用讲明这就是进行曲的节奏,但是幼儿已经了解到了怎样的音乐表现是雄壮的、神气的。这部组曲音乐形态丰富,节奏鲜明,对于小班幼儿来说充满了新鲜感,就像在听一部美丽的童话故事,同时从中积累了丰富的节奏表现的经验。
  2.在生活中发现并积累各种节奏表现特征
  小班幼儿对生活中的各种有声响的事物都特别感兴趣,我利用这一特点,让幼儿利用各感官从生活熟悉的、常见的事物中寻找节奏。比如钟表上秒针走的声音“滴答滴答”,雨滴打在屋檐上的声音也是“滴答滴答”,幼儿能够区分出雨滴的声音比秒针走的声音要大;让幼儿观察老爷爷、大人走路,幼儿能够说出老爷爷走路很慢是“哒―|哒―|”,大人走路比较快是“哒哒|哒哒|”,他们还能说出小朋友跑起来很快的声音就是“哒哒 哒哒|哒哒 哒哒|”,这说明了幼儿已经能够区分节奏的快慢;对于节奏的高低起伏,幼儿会误解成声音的大小。对此,我先尝试用钢琴的音阶来与幼儿进行走台阶的游戏,让幼儿感知上行是往上走,下行时往下走,进而直观的了解到往上走的声音是越来越高,往下走的声音是越来越低。接着我再让幼儿寻找生活中的高低节奏,幼儿发现了小鸟的声音很尖很细,牛的声音很低很粗。幼儿在生活中寻找到了各种不同的节奏表现特征,并乐于进行模仿,有的用脚,有的用手,有的用嘴巴,充分的体验到了生活中的节奏美。
  三、通过声势节奏训练,提高幼儿对节奏的表现能力
  小班幼儿对打击乐同样十分感兴趣,对各种打击乐器能发出各种不同的声响,幼儿感到十分新奇也十分愿意去尝试。但是如果在幼儿还没有掌握好如何跟随节奏进行打击乐表演,很容易出现混乱的场面,幼儿被乐器完全吸引,根本顾不上听音乐。因此在一开始,我并没有让幼儿要按照规定的节奏进行击打,我放手让幼儿自己去探索乐器的声音,一种乐器能够发出多少不同的声音。幼儿在积极地探索过程中,果然发现了同一种乐器能够发出不同的声音,并能进行模仿,比如大鼓,击打鼓面发出“咚咚咚”的声音,击打鼓边发出“哒哒哒”的声音,击打鼓侧发出“叩叩叩”的声音。幼儿在探索过程中收获了极大地满足感,激发了他们更进一步的探索精神。在这个基础上,我开始进行循序渐进的声势节奏训练。
  1.引导幼儿寻找肢体的声响与四大类打击乐配对
  先让幼儿找出身体能发出的所有的声音,我引导幼儿“你们的身体就是一个小乐队,能够发出很多美妙的声音,现在比比看谁的身体能发出最好听的声音”,幼儿都开始使出浑身解数来找出连我都没有想到的很多声音,最后我们采用了大部分幼儿寻找的声音比较有代表性的:拍手、跺脚、拍腿、捻指(大部分幼儿经过了很长的练习才学会,一开始他们自发的使用嘴巴的声音来代替)。接着我出示四个代表性的打击乐器:皮革类的大鼓、木质类的蛙鸣筒、散响类的铃鼓、金属类的三角铁让幼儿进行乐器与肢体声响的配对:跺脚――大鼓,捻指――铃鼓,拍手――蛙鸣筒(当要快速演奏散响乐器时用拍手来代替捻指),拍腿――三角铁。
  2.引导幼儿根据乐器做出相应的肢体动作,训练幼儿一拍一下的拍打节奏。
  在幼儿熟悉各种声势动作和与乐器配对之后,我会交替出现各种乐器,并且以不断变化的速度来打击乐器,让幼儿根据不同的速度不同的乐器进行声势节奏训练,这种方法能够训练幼儿一拍一下的拍打节奏,逐渐形成节拍意识。在这个阶段的快结束时,我会有计划的进行一些乐器变化和速度变化,让幼儿呈现出很完整的一次表演,整齐而有气势,他们体验到了一种强烈感官刺激,更加乐此不疲地投入到游戏中。
  3.利用奥尔夫音乐教学中的十六宫格进行声势训练
  在幼儿已经很好地掌握声势动作后,我让幼儿认识十六宫格,一格即是一拍,目的是让幼儿通过看十六宫格进行节奏和节拍的进一步认识,能够说出一格拍一下,这是节拍;看格子里有几个图片就拍几下,这是节奏。另外我把歌曲以十六宫格图谱的形式呈现,让幼儿进行声势配乐甚至是简单的多声部合奏。经过这样的训练,任何曲子,不管是用打击乐器还是声势动作,幼儿都能轻松地进行配乐,并且都是一个完整的表演。
  四、创设音乐角,给予幼儿创造节奏表现节奏的空间
  我将十六宫格投入到音乐角中,让幼儿自由的进行节奏创编并将其表演出来。幼儿有了更大的空间可以自由发挥,将自己的想法大胆的实现再与其他幼儿共同分享自己创作的作品,在这里幼儿对音乐节奏表现的兴趣得到了极大地激发以及创造性得到了发展。
  幼儿的节奏表现能力在这样一系列的游戏中得到了提升,能够准确的把握歌曲的节奏,并且利用积累的经验生动的表现出歌曲的各种强弱、高低、快慢节奏。节奏感的增强和节奏表现能力的增强都能帮助幼儿更好的理解音乐,表现音乐。
  总而言之,要培养幼儿的节奏表现能力,不管通过什么方法,只要本着以幼儿的兴趣出发,贴近幼儿的生活,避免枯燥机械的学习。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158837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