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跨文化交际视角下的礼貌策略及其语用理据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众所周知,中西方文化差异较大,因历史文化背景、地理环境以及思维方式的不同,中西方国家的礼貌语言在表达形式上也有显著的差异。随着信息全球化、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中西方的交流也逐渐扩大,而在文化、贸易以及多方面的交流中,语言作为交流的重要载体,如何处理好跨文化交流中的多项差异因素,准确使用礼貌语言成为了跨文化交流中关注的焦点。从言语交际的礼貌得体本质和语用策略的选择理据进行分析,就跨文化语用视角下,礼貌交际的三个原则进行研究,剖析跨文化交流中礼貌策略与语用理据。
  关键词:跨文化交流;礼貌策略;文化差异;语用理据
  中图分类号:H0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7836(2015)10012202
  伴随着信息全球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不断深入,全球各个国家之间的交流不断增大,不论是学习交流还是贸易交流,都需要用到重要载体――语言。作为交流的重要载体,在跨文化交际时,礼貌的交流用语是促进文化、贸易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措施[1]。随着各民族之间的文化开放和多样性的文化交流不断增加,人们在相互交流中互相借鉴、互相影响,各国的文化也正在走向世界,因此,世界文化也呈现出多样化、多元化的趋势,这大部分都要归功于语言交流。因此如何运用礼貌策略进行跨文化的交际成为了当前世界性的焦点。下文就跨文化交际视角,对世界文化的多元化与跨文化的交际原则进行分析,就礼貌交际的本质和语用理据进行研究。
  一、世界文化的多元性与跨文化原则分析[2]
  随着信息和经济的全球化发展,各国的文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宣传,从未来的趋势上来看,世界文化将会发展成多样化与多元化的状态。多种文化存在相互共存、相互独立的情况。事实上,这种趋势和状态是一种必然的发展,显然,不同的文化都是在不同民族的不同时期产生的,反映的是不同民族在不同时期的生产生活状态和生活情趣,更受到文化背景以及自然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因此造成了不同的语言和文化。
   在进行跨文化交流的时候,礼貌是基本的礼节,也是促进交流更加深入的关键,因此,如何使用礼貌用语已经成为交流中关注的重点。作为21世纪的人来说,人们生活在多元化的文化中已经没有选择,将不同的文化联系起来更是可以成为一种力量。尤其是对于现代生活和工作等方面,无不涉及跨文化的情况,与不同文化的人交往已经成为全新的生活方式。而成功的跨文化交流大多都要受到认知因素、操作因素以及感情因素三个方面的影响,因此,礼貌用语应遵循基本的互知、互利和互让原则。
   互知原则是跨文化交流的必要前提。通常我们将交际的实践活动归为人类的认知活动,在进行文化交际和交流的过程中,其与人类的认知是分不开的,两者存在互相依存、互相影响的关系[3]。而互利原则则是指礼貌语用策略中的“利”,该策略的要求就是交际行为的恰当和得体,既指语言行为中要将利益中心偏向对方,又指交际者应掌握好彼此的文化背景,使用多种手段参与到不同文化的交际活动中去,以共同创造利益。互让原则是指交际双方的态度一定要保持互相宽容、忍让和理解的心态,这不仅仅是尊重他人的体现,更是全球人民应拥有的品德。正如上述所说,民族是多样性、语言是多元化的,要保证文化的多元发展同时促进不同文化间的沟通和理解顺利进行,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双双都应保持互让的谦逊态度,以平和、平等的心态对待[4]。
  二、语言交际中的礼貌得体的本质
   众所周知,礼貌是人类文明的象征和标志,是人类进行任何社会活动的重要核心。从语用学的角度来看,人在进行交际活动的过程中分别有得体、慷慨、赞誉、谦虚以及赞同、同情等几种表现,提倡注重自身、尊重他人、努力维护和谐人际关系的观念。事实上,在实际的跨文化交流过程中,这些礼貌准则都能以不同程度适应在各种文化中,但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不同的文化对于礼貌语用的理解也存在差异。拥有西方文化背景的人对于礼貌的理解也有不同,例如平常人在夸奖西方人时,往往只回应一句“thank
  you”就好,而不会做任何的修饰。如果放在东方国家,比如中国,如果对方不断夸奖你,而你只回应一句“谢谢”而不加任何修饰,则可能被认为高傲、没有礼貌。因此,在实际的跨文化交际中,礼貌语言的容忍宽容、调节回避以及礼貌得体显得非常重要。
   首先来说容忍宽容。容忍和宽容都是跨文化交际活动中的重要因素,指的是不因对方的言谈中有自己认为不恰当或者不礼貌的地方而产生疑问或者误解,容忍交流中不同文化的人的不同礼貌用语。通常,拥有宽容度和容忍度越大的人,在有差异的跨文化交际中受到文化差异的影响就越小。其次,调节回避是指在跨文化的交际活动中,因两个民族对于礼貌准则的理解不同,因此在交际活动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对自己的言谈习惯做出某种调整和改变,使得自己的言行更能被对方所接受[5]。事实上,回避交际在差异加大的情况下,能够使得双方的对话能够更好地被接受,这样一来,更促进了跨文化交流的顺利进行。最后,交际活动中礼貌策略的得体是指要礼貌地使用语言。当然,礼貌语言的使用会受到社会因素的制约,当在某一个特定场合需要使用的礼貌语言,换了场合和背景后未必就是礼貌的语言。与此同时,最适合某一场合的礼貌语言形式,当换场合和背景后也不一定显得礼貌。因此我们说礼貌的得体还要看环境因素的影响[6]。
  三、跨文化交际视角下礼貌语用策略“面子”理据
   基于跨文化交际视角,人们在进行交际时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暂时性的平等关系上,以确立双方都能接受的亲密度上。一方面,可能因双方的期望亲密值不同,交际的最终目的不同,如果想要得到双方都满意的程度,那么就要在其中寻求能够平衡两者需求的、适当的亲密度。我们都知道,在人类的交际活动中,“面子”问题已经成为了制约人们行为、维系关系的因素之一,已经渗透到了人类的人际行为中。而一个人要想完全卸下“面子”来与某个人交流,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先保护他的“面子”,在实际的人际交往过程中,充分保留对方的面子,以免出现尴尬的局面,否则可能影响交际结果[7]。    为了在实际的交际活动中维护好对方的面子,一般我们采取从正面和反面两个方面来进行。其中正面的面子策略就是要处处体现出对对方的关心、体恤以及关注和赞赏,适当地移情和换位思考。在交际的过程中,使用正面的关心和体恤对方,多为对方着想,并在特定的场合中,为体现关心和体恤时可以适当使用武断的话语[8]。例如英语中使用Do ha ve a cup of tea,
  please.另外,适当地关注和赞赏别人也是促进交际融洽的重要策略。在实际生活中,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更多关注,如果自己有优秀的地方必定会希望得到别人的称赞,此时,对方应毫不吝啬地给与关注和赞赏。最后,合理的移情换位是保证两者期望值,促进交流融洽的主要措施,要站在对方的位置和角度思考问题,得到共有的意识,最终维护好对方的面子。
   而负面面子策略则要做到不将自己的意见或者想法强加于对方,尽量做好扩展双方交流的空间和自由。此外,在交际行为中,还应做到语句的含蓄间接,出于对听话人尊重和负面面子维护,没有必要将一些指责的话语说得过于刻薄,更多的是要体现礼貌用语。
  四、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策略选择文化属性特征
   语言交际是一种必然的社会现象和行为,但因受到社会文化和交际准则等因素的影响,无论是一般性的交际常用问候语、致谢语还是深层次的思想交流、文化交流等都有一定的文化属性,反映的都是不同文化中的世界观与价值观。因此,对于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策略选择,需要深入分析和理解不同文化的行为功能,以明确不同文化的取向,并学会从不同文化的角度来体会和认知事物。
   例如称呼。在实际的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称呼往往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不同的称呼不仅反映了不同的社会身份与地位,更表达了说话者对于对方的尊重和礼貌以及思想感情。因此,恰当的称呼能够使得语言交际更顺利,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更利于语言中信息的交流。而不了解这一点的人,就可能认为这些称呼捎带不礼貌的情绪,从而产生误解。但汉语中对于人的称呼有“老王”“老师”等称呼,表示的则是尊敬;外国人对于“老”字的理解则不同,认为这样称呼会伤害对方的自尊心。因此,选择不同的礼貌语用策略,应充分根据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人们观念意识来选择。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基于跨文化交际的视角,要充分利用好礼貌用语来促进交际的顺利进行,就应清楚不同文化之间存在的差异,从深入地分析不同文化的认知、观念出发,寻找交流过程中能让双方都接受的亲密度、接受度以及礼貌语言,以促进交际活动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朱雅丽.顺应论视角下的跨文化交际语用失误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
  4,(9):174―176.
  [2]赵华威.跨文化交际视域下的汉语文化认知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11):169
  ―171.
  [3]凌斌.公示语翻译中跨文化交际意识的缺失[J].学术探索,2014,(6):138―141.
  [4]彭云鹏,邓淑凤.语言意识与跨文化交际[J].河北学刊,2013,33(4):191―193.
  [5]吕俞辉.辨识不同,“异”中求“通”――略论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与跨文化交际中的障碍[J].学习与探索,2012,(12):143―146.
  [6]胡冰,刘景慧,张瑾,等.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休克及化解策略[J].河北学刊,2013,33
  (5):247―249.
  [7]冯敏.跨文化交际理论视角下商务英语语用能力培养策略研究[J].外国语文(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14,30(1):153―156.
  [8]蒋晓萍.跨文化交际研究探微[J].广东社会科学,2012,(5):78―83.
  (责任编辑:刘东旭)  2015年10月第34卷第10期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Journal of Heilongjiang College of Education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162956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