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探讨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院前急救措施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目的 探究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院前急救措施,为医师诊治提供参考,使院前疾病抢救成功率提高。方法 分析2013年6月~2014年6月本院急诊科收治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55例的院前急救资料,分析医护人员采取的电话急救与抵达发病现场后,采取的院前急救措施。结果 通过院前急救后,本组55例患者均及时转回医院接受进一步医治,15 min内成功救治的患者约占52.73%,30 min内成功救治的患者约占96.36%。结论 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应重视院前急救流程,采取积极有效措施,且转运途中密切关注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情况为降低病死率、提高救治率的关键。
  【关键词】院前急救;急性心肌梗塞;措施
  【中图分类号】R459.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5.10.0.02
  心肌梗塞为心血管疾病中常见的重危病,常因各种原因导致急性冠脉血液供给障碍,若心肌持久缺血将使部分心肌坏死,加之急性心肌梗塞发病机制复杂,一旦发病,需采取有效的院前急救措施[1-2]。为探讨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院前急救措施,本研究回顾性分析已选取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55例的院前急救资料,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2014年6月本院急诊科收治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55例的院前急救资料,男女比例为30:25,年龄35~83岁,平均年龄(54.15±2.38)岁,发病时间1~5 h,平均发病时间(2.05±0.2)h;其中并发心率失常30例: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室颤各2例,室速、房室传导阻滞、窦性心动过缓各3例,室性早搏15例。
  1.2 方法
  1.2.1 电话指导:当护士接到120急救电话以后,须保证2 min内出车,且急救人员借助车载电话与患者家属联系,对患者病史、致病原因、发病时间与意识状况等进行了解,依据具体病情指导用药,并指导家属辅助患者行平卧位,保持头部偏一侧,及时清除患者口咽部分泌物,切勿搬抬患者,保持其情绪稳定。
  1.2.2 现场抢救:急救人员抵达现场后,迅速检测患者血压、呼吸、脉搏等生命体征,检查其神志与瞳孔变化情况,对于昏迷患者需及时建立静脉通道,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并给予吸氧支持,通过鼻塞或者面罩方式吸氧,3~4 L/min;做好心电图检查,辅助医师做出初步诊断,早日确定医治方案。静脉穿刺为现场急救最常用的方法,急救人员可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建立2条或以上静脉通道,及时用药并调节滴速。
  1.2.3 转运注意事项:院前急救以后,若患者病情基本稳定,可进行转运工作。转运途中注意事项如下:①急救人员借助担架将患者平稳抬上车,帮助患者行平卧位,注意保暖、保持氧疗、保持呼吸道通畅、保持静脉输液管道畅通,依据患者病情予以调整。②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若出现室颤、室速等,立即行电复律,且严格遵医嘱用药,对转运途中所使用的药物名称及用药剂量、时间、方法等情况做好详细记录。③急救人员保持平和心态,充分利用自身专业技能有条理地操作,及时处理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并对其不良心理进行及时疏导。
  2 结 果
  本组55例患者中,通过院前急救后,均及时转回医院接受进一步医治。15 min内成功救治的患者约占52.73%,30 min内成功救治的患者约占96.36%。见表1。
  3 讨 论
  急性心肌梗塞具有发病急与病死率高(10%~18%)等特点,且会并发休克、心力衰竭与心率失常等,为心脏猝死的主要因素,临床多采用冠状动脉介入术或溶栓、再灌注治疗,但积极有效的院前急救措施的作用十分关键[3-4]。为寻求急性心肌梗塞院前有效的急救措施,以期为临床疾病治疗赢取时间,提高救治率,本研究对已选取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55例院前急救资料进行分析。
  急诊涉及多学科、多领域,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为院前急救重点,现场急救能否准确、快速对患者病情做出评估和初步判断,并采取有效急救措施是提高救治率、改善预后的关键。本研究结果显示:本组55例患者院前急救后,均及时转回医院接受进一步医治,15 min内成功救治的患者约占52.73%,30 min内成功救治的患者约占96.36%,30 min后所有患者均成功救治,表明急性心肌梗塞患者采用积极有效的院前急救措施能够显著提高救治率。考虑可能因为急救人员在院前急救过程中,充分利用车载电话和患者家属联系,对患者病史、致病原因、发病时间与意识状况等进行了解,能够指导家属采取正确急救措施,如保持患者平卧姿势,头部偏于一侧,且对患者口咽部分泌物予以及时清除,不仅能够防止气器出现阻塞现象,还可争取时间,利于病情缓解。此外,急救人员抵达现场后,迅速监测患者血压、呼吸、脉搏等生命体征,检查其神志及瞳孔变化情况,依据患者具体情况及时建立静脉通道、给予吸氧支持,且转运途中保证患者各管道畅通、密切监测其生命体征变化,充分利用自身专业技能取得患者信任,及时疏导其不良心理等均利于提高救治率[5]。本研究受外部环境、样本例数等制约,对于急性心肌梗塞患者采用院前急救后对其远期生活质量的影响,有待临床进一步研究予以验证补充并做合理安排。
  综上所述,急性心肌梗塞患者采用积极有效的院前急救措施进行抢救,包括重视院前急救流程、转运途中密切关注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情况等,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病情,并提高救治率,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参考文献
  [1] 李雪莲.全程优质护理在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内蒙古中医药,2012,31(8):164-165.
  [2] 钟朝秀.心肌梗塞患者的疾病防治与护理[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下半月),2014,5(6):1-3.
  [3] 赵 玉,陈淑媛,王希柱,等.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程序化护理的效果研究[J].河北医药,2013,35(2):308-309.
  [4] 武红英.90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临床观察与护理体会[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2,10(3):318-320.
  [5] 张红娟.院前急救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疗效[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6):1180-118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164106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