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新课标下高中语文教学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针对新形势下的教学问题,重新审视教学目标的重要性,形成新的教学思维,革新教法,适应形势。
  【关键词】新课标;新思维;创新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高中语文的教学是一个让师生“痛苦”的过程,学生的学习有了侧重点,将学习的重心放在数理化及英语等学科上,因为在他们心目中较之语文的学习,其他科目提高成绩的速度更快一些,加之语文是一门基础科目,从小学开始便与学生相伴,学生对之缺少兴趣,这直接导致学生视之为“鸡肋”学科――“学之无味,弃之可惜”。
  针对新形势下的教学问题,新课标下的教学目标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去设定。所以在上课过程中要多关注课堂上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兴趣以及学习时内心的灵动,才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对语文有了兴趣,才能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变苦学为乐学。我结合自己教学中的一些思考,总结出一些好的方法,引领学习感悟新教材,用真情感染学生,用我的实际行动带动学生(比如早读时间也加入学生的行列,背诵一些我喜欢的古诗词),并在上课时用优美的语言对学生进行语言熏陶。
  其实我们知道,新课标的新是从教材内容和教学过程上都作出了改变的,而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有些老师就有了困难,因为本身教材内容就发生了变化,加之教学环节设计较之我们传统教学方法也有了很大变化。所以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善于改变自我,让自己更加接近学生,真正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而教师自己只是充当一个辅助者。
  一、重新审视教学目标的重要性
  新课标下对教学目标的设计要求提高了,这就逼迫我们教师必须改变以前的那种灌输式教学方法,能充分地将三维目标适用于教学过程中,所以我们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就要体现出“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三个维度。
  首先,设计教学目标要时刻关注学生。我明确没有学生参与的教学工作是失败的,比如我在复习高考名言名句时,就结合2014高考默写篇目,组织诗歌接力赛,让学生人人参与,让他们明白学习古诗词,既是积累典型语言材料的过程,更是在他们心田上播下民族文化的种子的过程,带领学生“品诗文词赋,悟千古同情”,让学生在轻松中学习,在愉快中记忆,在创新中提高。同时在我们确立教学目标前,教师必须先吃透教材,能够驾驭教材,体现导教与导学的有机统一,然后再根据师生的适应能力进行适当调节。
  其次,高中语文教学不仅是知识的学习,更是做人的教育。在新课标下的教学中,我们要更重视对学生的情感教育,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和语文的魅力,让他们明白只有以知识武装头脑,用智慧展示才华,才能在以后的生活中更好地运用语文知识,从而帮助他们处理一些生活中的难题。
  再次,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要求学生学会“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要大胆地创新,比如前面我说的诗歌接力赛,还有辩论赛等形式都可以引入课堂,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形成新的教学思维
  新课程改革对我们语文教学是机遇,更是挑战,如何利用好课堂45分钟提高学习效率是非常重要的。今年我带高三,我们都知道高考复习要求老师必须科学把握高考说明,认真研究知识点,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训练内容,精选典型例题,分析解题方法、思路、技巧。那么这个过程中我们可能会遇到不同层次学生如何教学的局面,这时我们就要有新的思维,其实是“老”思想――因材施教,对不同能力的同学布置不同的作业,讲解也要有针对性。新课改的重心是我们教师要改变旧思想,要相信学生,比如高三学生已经有一定的学习基础,有些问题其实他们可以自己处理,所以在讲解时不要追求大而全,而是要对突出性的问题进行突破。
  三、善于在变革中发现问题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是教学方法的变革,了解语文高考的人都知道,书写在高考中的影响力是非常大的,少则几分,多则几十分。但是在我们日常的教学中基本很少有人能重视对书写的要求,这也导致学生因为书写的问题在语文高考中失分,更是在其他科目中失分严重(比如文综科)。而我们也知道,现在的学生书写越来越难看,但是高考对于书写的要求又非常高,所以我从高二接手时就对练字有要求,可是学生对于书写的重视确实有问题,到高三的依旧坚持,虽然效果一般,但至少可以让学生在高考中多得几分。《高考说明》中明确指出,高考作文要“标点正确,书写规范”,因此不论是哪门学科都应做到书写规范正确。所以我觉得在教法革新中,要适应高考的要求,要让学生认清高考。
  其实,高中新课改任重而道远,而作为高中语文老师的我们,要想让学生和我们不在语文课上“痛苦”地交流,只有努力去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努力地去接近学生,努力地去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通过实际行动去践行平等、自由、轻松的教学思维,力争让语文课堂成为充满欢声笑语的课堂,让学生在快乐中去自主地学习,从而在提高成绩的同时提升个人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2000年试验修订版)[M].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2] 陈大超. 研究性学习[M].大连: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编辑:刘影)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165774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