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猪鞭虫病的防控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猪鞭虫病,又称猪毛尾线虫病,是一种肠道寄生虫病,也是一种人畜共患寄生虫病。猪鞭虫主要寄生于猪的盲肠和结肠内。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特别是温暖潮湿的夏季,发病率达95%以上,死亡率为6%;猪鞭虫还容易混合感染其它疾病,如猪鞭虫与猪蛔虫混合感染,感染率一般都在50%以上;猪鞭虫与纤毛虫、猪回肠炎混合感染,最高的发病率高达60%。猪鞭虫可引起猪肠道功能严重损伤、肠道内微生物生态失衡,严重时可导致猪结肠和盲肠严重出血,猪只逐渐消瘦,最后机体功能衰竭而亡。此外,猪鞭虫也偶尔会感染人。因此,防控好猪鞭虫病,一方面可以减少养猪业的经济损失,另一方面可以降低人感染的几率。
  1 流行病学
  猪鞭虫是一种具有直接型生活史的蠕虫,在流行病学上被称为土源性蠕虫,其可在土壤中存活5年。猪鞭虫感染力比较强,夏季的感染率较其它季节更高。温暖、潮湿、通风不良的环境,有利于虫卵的发育和传播,其感染力达数年之久。南方猪感染鞭虫的几率比北方高。猪鞭虫主要感染保育仔猪,断奶至3个月龄的仔猪,特别是3~4个月龄的猪粪便中虫卵数和感染率检出率都比较高,但10月龄以上的猪很少感染。猪通过采食饲料、饮水、粪便、掘土或其它媒介摄人有感染性的虫卵,虫卵在猪小肠中孵化,然后移行至结肠和盲肠中发育、繁殖,汲取猪体营养,抑制猪对常在菌的黏膜免疫力,引发坏死性、增生性结肠炎,最终导致患猪死亡。
  2 临床症状
  病猪主要集中在7.5~25 kg体重,猪早期感染鞭虫后,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轻度感染的病猪精神倦怠,个别猪粪便不成形,早期呈“水泥”样颜色,后期呈“红色”带淡绿色,粪便腥臭难闻。随着鞭虫的成长与繁殖,病猪表现出:精神萎靡,体形消瘦,被毛粗乱,无光泽,皮肤苍白无血色,采食量稍微下降,异食癖。眼结膜贫血黄染,眼周边发黑,个别猪体温升高,呼吸急促,偶尔发生咳嗽、喘气。尿液发黄,有些猪腹痛不卧,顽固性下血痢。严重时,病猪身体衰弱,弓背,行走摇摆、无力,5~7d可能出现死亡。有的病猪用广谱抗生素后,短时间大便可以恢复正常,很快又出现拉稀粪的症状。
  3 病理变化
  解剖病猪前观察发现,病猪皮肤苍白,体表淋巴结无明显肿胀,极度消瘦,精神尚可,放血时无力挣扎。解剖后可以看到:病猪血液稀薄、凝固不良;肠黏膜损伤严重,空肠肠道黏膜脱落,呈透明样,而且充满气体。大量猪鞭虫寄生在猪结肠和盲肠黏膜内,在肠道外面可以看到很多白色、圆形的“斑点”(见94页图1),小的直径1 mm左右,大的直径有5mm,结肠和盲肠内部大面积出血,肠黏膜层出现溃疡状坏死(见94页图2)。在盲肠发现猪鞭虫成虫,大部分在0.5~1.5 cm,剖检肺呈粉色,略有苍白,心、肝、脾、肾等脏器无明显病变。
  4 诊断方法
  1)从临床症状上,猪鞭虫与猪痢疾相似,但用抗生素治疗无效,结合解剖临床病理变化,应考虑是鞭虫感染。
  2)无菌采集病死仔猪肝脏、脾脏、淋巴结等组织或器官,在实验室涂片镜检,未检出菌体;将选取的组织或器官接种于血液培养基上,未发现细菌生长。
  3)采集病猪的稀粪及死猪结肠或盲肠肠道内的内容物,放人适量饱和盐水的烧杯中,搅拌均匀后放置30min,取漂浮物置于载玻片上,进行镜检,如观察到呈腰鼓形、黄棕色、两端有卵塞的虫卵,便可以确诊是鞭虫感染。
  5 预防措施
  1)做好饲养管理工作:一方面做好饲养人员的管理,防止饲养人员、管理人员或他人的鞋靴携带猪鞭虫虫卵进入猪舍;另一方面抓好保育猪的养殖,提高其自身的免疫力及对疾病的抵抗力,即使受到少量的猪鞭虫虫卵感染,也不会表现出临床症状,不会对猪机体造成很大伤害。
  2)做好环境控制工作:一方面保育舍做到“三度一通风”,鞭虫在温暖、潮湿的环境更有利于虫卵的发育和传播,因此,猪舍的温度、湿度要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同时要保持舍内良好的通风;另一方面做好猪舍环境卫生工作,搞好环境卫生是防止猪感染鞭虫病的最好方法,平时要将猪舍彻底清扫干净,保持干燥。
  3)做好日常消毒工作:猪鞭虫病主要发生在保育舍和育肥舍,要减少猪鞭虫病的发生,必须对猪舍进行彻底清洁及消毒,可以用四川恒通天典(10%聚维酮碘溶液)或四川恒通天韦胺(复方稀戊二醛癸甲溴胺溶液)交替使用对猪舍内喷洒,也可以用喷焰消毒;同时防止狗、猫、老鼠等动物进入猪舍内。
  4)做好猪群驱虫工作:定期使用四卅叵通衡加争(伊维菌素氧阿苯达唑粉)1kg拌料1t,连续用7d,对猪群全群进行驱虫,可有效减少猪感染鞭虫的几率。
  5)维持猪肠道内微生物生态平衡:使用四川恒通衡加净给保育猪驱虫保健后,猪肠道内寄生虫(如绦虫、鞭虫等)消失或减少,从而打破猪肠道内寄生虫生态平衡,然后引起其它寄生虫或有害病原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因此,对保育猪驱虫保健后,使用四川恒通衡地美(地美硝唑预混剂)、畜禽通用四川恒通平衡健(维生素预混料Ⅲ型)、四川恒通衡四黄(四黄止痢颗粒)等拌料饲喂5d,可降低猪肠道内厌氧菌的数量,增强猪肠道有益菌的增殖,防止因驱虫导致的腹泻,帮助猪体重新建立有利于宿主的肠道微生物区系平衡。猪肠道内有益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一方面可在肠道内产生有机酸,抑制有害菌的生长繁殖,降低肠道pH至7.2-7.4时有利于鞭虫卵囊的产生,从而抑制鞭虫卵囊的产生及其它病原微生物的产生。
  6 治疗措施
  1)使用四川恒通衡加净1kg拌料1t,连续用7d,可有效驱除猪鞭虫。
  2)驱虫后,打破了原有猪肠道内寄生虫平衡,使用四川恒通衡地美100 g、四川恒通平衡健100 g、四川恒通衡四黄100 g等混合拌料100 kg,连续饲喂Sd,帮助猪体重新建立有利于宿主的肠道微生物生态平衡。
  7 讨论
  1)猪鞭虫病,即猪毛首线虫病,寄生于猪的盲肠和结肠,引起猪肠道功能严重损伤,肠道内微生物生态失衡,病猪逐渐消瘦,最后衰竭死亡,给养猪业造成较大损失。本病感染无明显的季节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定期使用四川恒通衡加净驱虫是关键。
  2)猪鞭虫主要侵害肠黏膜下层,导致肠黏膜层脱落,毛细血管出血,患猪抵抗力下降,易导致肠道致病菌繁殖和危害加重。因此,在控制猪鞭虫病时,需配伍使用四川恒通衡地美(抗菌消炎药)和在饲料中添加四川恒通衡四黄拌料饲喂,方可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
  3)重构猪肠道内微生物生态平衡:对猪群驱完鞭虫后,除使用四川恒通衡地美和四川恒通衡四黄外,还要添加四川恒通平衡健。因为对猪群驱完虫后,猪肠道内原有微生物生态平衡被打破,肠道内有害菌增殖比较快,如有些产气细菌等;猪肠道内微生物生态平衡被破坏,导致猪对饲料的消化和吸收率下降,通过添加四黄止痢颗粒进行调理,降低猪群驱完虫后的腹泻率;对猪群驱完虫后,除了要控制有害菌、调理肠道等,还需添加益生菌,增加肠道内有益菌群数量,重新构建有利的猪肠道内菌群生态平衡。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166455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