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苏州地区秋薹1号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秋薹1号是苏州市蔬菜研究所筛选培育的适合秋季栽培的幕薹,其特点是生长时间短、品质好;除了采收主薹外,还可采收一、二级侧薹,因此产量较高。经试验,在苏州地区8月中旬~10月上旬均可播种,以9月10~20日之间播种为最好,菜薹品质最佳。本文主要从品种特性、育苗、定植、田间管理及采收5方面对秋薹1号优质高效栽培技术进行总结,便于生产中推广。
  关键词:秋薹1号;栽培;探讨
  菜薹为十字花科芸薹属芸薹种白菜亚种的变种,一、二年生草本植物,起源于我国中南部地区,以湖北、广西、广东等地栽培最为普遍。菜薹质地柔软,清脆爽口、风味独特、营养丰富,据相关报道,每100g鲜菜薹中,含全氮化合物为0.21~0.33g,维生素C为0.34~0.39mg,因此深受消费者的喜爱。苏州地处长江以南,主要以种植春季菜薹为主,秋季种植少量的紫菜苔、广东菜心。近几年来,苏州市蔬菜研究所通过不断筛选,选育出适合苏州地区秋季栽培的“秋薹1号”,并在常熟市、昆山市、吴中区、相城区等多个种植区进行示范推广,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不仅为消费者秋季提供了优质的菜薹产品,为农民增收提供了新途径,深受种植者的欢迎。
  1品种特性
  秋薹1号植株高大,叶片绿色,叶簇开展,株高达50cm,开展度达45~50cm。基生叶卵圆形,长44cm,宽18.5~19cm。该品种薹形整齐美观,薹叶肥大,花薹圆、色绿,薹质极佳,细腻、甜糯、风味独特,营养价值高,适合秋季种植,可在露地、防虫网网室或大棚内进行栽培,以设施栽培品种更好。在秋季气温较凉爽时,38~42d即可抽薹,寒冷季节抽薹需45~55d。主薹长22~25cm,薹粗1.8~2.2cm,单薹重50g左右。主薹采收结束后,可持续采收侧薹,一级侧薹长18~20cm,粗1.5~1.8cm,单薹重36g左右;二级侧薹长15cm,粗1.2~1.5cm,单薹重25g左右。667m2产量可达1200kg以上。
  薹菜对温度条件要求不高,性喜冷凉,菜薹种子发芽和幼苗期适温为25~30℃;叶片生长期的适温为20~25℃;菜薹生长期15~25℃,此期温度适当低一点更有利于菜薹的发育,以15℃左右发育良好,超过20℃则发育不良。菜薹现蕾前后需要充足的营养以满足其生长,同时需要有良好的光照。在抽薹期如果遇到阴雨连绵的天气条件,则生长迟缓,使采收期延迟。苗期保证充足的营养供给,是菜薹优质高产的关键。
  2育苗技术
  2.1苗床准备
  育苗宜选择2年内没有种过十字花科蔬菜的肥沃菜园地作苗床,施入腐熟有机肥料,肥料要与畦土充分掺匀,然后精细粉碎、整平,浇透底水;如果有条件的话,可在播种前每1m2使用30mL福尔马林兑50~100倍的水喷在苗床上,用塑料薄膜覆盖5~7d,揭去塑料薄膜后疏松床土,使福尔马林充分散失掉再播种。
  2.2种子处理
  种子播种前采用药剂拌种,用占种子重量0.3%的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处理,可防治病菌对种子的危害。
  2.3播种
  秋薹1号的播种期一般在月平均最低温度在18~22℃之间最佳,苏州地区8月中旬~10月上旬均可播种,以9月10~20日之间播种为最好,菜薹品质最佳。
  露地播种一般用种量约1~2g/m2,栽种667m2大田用种量约100g,需用苗床50~100m2;播后撒0.2~0.5cm的干细土覆盖,以遮盖住种子便可。高温季节苗床上面可覆盖遮阳网保湿,种芽露出土面时及时除去遮阳网,适宜条件下约需2~3d出苗。如采用穴盘育苗,一般选用128穴的穴盘,667m2用种量40~50g。
  2.4苗期管理
  播种后2~3d即可出苗,出苗后及时揭除覆盖的遮阳网,如温度较高时,改为小拱棚覆盖,中午前后覆盖,早晚揭除,降温保湿。真叶抽出后开始间苗,以后每隔4~5d间苗1次,及时去除弱苗、病苗,保持种纯苗壮。至移栽前保持6~10cm苗距。每次间苗后薄施人粪尿。移栽前2~3d,追施1次清粪水,并喷施1次药,带肥带药定植。
  3定植
  秋薹1号育苗移栽,以具4~5片真叶,苗龄20d左右为佳。菜薹对土壤要求不甚严格,但以保肥保水的土壤种植更适宜。栽植前深翻整地,施足基肥,一般667m2施用有机肥3000~4000kg,耕耘耙平后作畦。苏州地区秋季栽培宜作高畦。畦宽1.2~1.5m,种4~5行,畦高25cm。定植前1天把苗床浇透水,次日起苗时带土移栽。挖苗时尽量少伤根,多带土。种植深度以苗坨面与畦土面齐平,栽根入土,不得埋心,种后浇足定根水。
  种植密度株行距为20cm×20m,667m2栽植6000~7000株。也可根据栽培管理水平适当稀植。
  4田间管理
  4.1肥水管理
  定植后2~3d需连续在早晚补水,促进缓苗。成活以后,视土壤湿润和天气情况,用淡粪水勤浇保湿;缓苗后视具体情况,每10~15d追1次肥,每次667m2施尿素或复合肥10~15kg,连续追2~3次。浇水施肥后,及时中耕、除草,促进早发棵,早抽薹。开始抽薹时,肥水要充足,菜薹受旱容易发生病毒病,水多了则易发生软腐病,所以灌水要适当。每收1次菜薹,应及时追施1次肥水。667m2用氮磷钾20:20:30的复合肥5kg,随水浇施,以保证肥水供应。充足的肥水,可以促进第一、二级侧枝的生长,使侧薹粗壮。11月以后气温下降应控制水肥,以免生长过旺而遭受冻害。
  4.2病虫防治
  秋菜薹种植病害主要有霜霉病、软腐病、病毒病等;虫害主要有小菜蛾、斜纹夜蛾等。霜霉病用40%乙磷铝可湿性粉剂、25%甲霜灵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防治。软腐病选用77%可杀得800倍液、丰灵高效生物杀菌物新植霉素3000倍液、72%农用链霉素或新植霉素可湿性粉剂5000倍液喷雾防治;病毒病防治应尽早防治蚜虫,减少传毒媒介;发病初期喷:5%菌毒清300倍液或20%病毒A500倍液等防治。
  小菜蛾与斜纹夜蛾的防治除采用频振式杀虫灯或性诱剂诱杀成虫外,选用5%抑太保乳油1000~1500倍液、10%除尽1000倍液、5%卡死克乳油或5%农梦特乳油1000~2000倍液。这些药剂应在1~2龄幼虫发生盛期喷洒,此时剂量低,持效时间长,效果好。
  5采收
  菜薹9月播种,外叶数在9~11片即可现蕾抽薹,播后45~50d可第1次采收主薹,4~5d采收1次侧薹,延续采收20~30d以上。此期间主薹单株重多在45~50g,一级侧薹在25~30g,二级侧薹在15~20g。一般一级侧薹抽生数量在6~10只,数量和质量与主薹采收位置有关。
  菜薹的采收标准:一般是菜薹花蕾与叶先端齐平,并已初花为适宜的采收期。采收过早,产量低;采收过晚,薹太老,品质下降。采收时最好用利刀斜切,不能用手强折。主薹采收时,在花薹基部,留7~8张叶切下;侧薹采收时在花薹基部留2~3叶,以保证下一级侧薹的发生。采收时应选晴天收割,便于伤口愈合。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167075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