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校长管理要学会“望闻问切”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校长将我国中医诊治疾病的基本方法“望闻问切”灵活地运用到学校管理中,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望”就是对学校的布局、绿化、卫生、设施、学风、教风等进行有目的的观察,以测知可能存在的问题与不足。“闻”就是要运用听觉,收集有关信息,真实、快捷地掌握情况。“问”就是在望、闻基础上更进一步了解师生员工、是贴近师生员工的关键,是进入系统的探针。“切”就是做工作时要找准切入点,把握时机可以事半功倍。只有将它们只有互相协调,紧密合作,学校才能健康发展,良性提升。
  【关键词】校长 学校管理 望闻问切
  “望闻问切”是我国中医诊断疾病的传统方法,又称为“四诊”。医生通过观察气色、叩听声息、询问症状、指摸脉象,以此来收集疾病的症状,再通过归纳分析和综合判断,了解和确定疾病的成因、病变的部位、性质及其内在联系,最后确定治疗措施,下药除病。
  学校如同人的肌体,管理便成为一项复杂的工作。师生员工的思想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使得学校管理工作尤为艰巨。校长作为一个学校的主要管理者,如果不能及时、准确地把握师生员工的思想脉搏,在管理中就会处于被动地位,管理效果往往不理想。那么,校长如何及时发现学校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透彻了解问题存在的原因,准确提出解决的方法呢?根据笔者的体会,如果校长能把祖国传统医学中诊断疾病的基本方法――“望、闻、问、切”灵活地运用到学校管理中,则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望”,就是要求校长迈开双脚勤走出办公室,多查看、多了解、多体察。多查看就是要多检查整个校园存在的显性问题和隐性问题,主要从事和物的层面寻找问题和发现问题。多了解就是要多深入到师生员工中间,了解他们的想法和看法,与他们多沟通,以便使学校出台的管理措施能得到理解和认同,从而最大程度地消除不利因素,消除隐形对抗,放大管理效益。多体察就是要做师生员工的贴心人,真正走进师生员工心中,掌握第一手材料。因为通常情况下师生员工大多敬畏领导,不轻易在领导面前评论学校管理中的弊病。
  校长要“勤望”和“善望”。所谓“勤望”,就是校长不要整天坐在办公室里,等著听汇报,更不能依靠校园电子监控来替代,要经常到校园各处走走看看。一般每天到校后,能在校园里走一圈;放学以前,再走一圈。规模大的学校,可以分路段,一天或几天察看一圈。这种“望”,绝不能当成检查,更不能去抓教师的不足,要避免教师的不满和抵触。“善望”就是要从看到的表面现象,能发现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以便胸有成竹,确定对策。
  “闻”,在学校管理中,仅靠“望”还不能了解到所有的情况,得到的信息也是有限的。这就要求校长要主动听取教师和社会人士对学校的意见和建议,包括听听一些不满和牢骚,以此收集有关信息,真实、快捷地掌握学校中存在的一些情况。“闻”的渠道主要有校内和校外两条。就校内来讲,校长要多在非正式的场合,主动而虚心地听取教师的一些想法,尽量避免把教师叫到办公室谈话。要在业余时间多和教师接触,如吃中饭的时间一起闲聊,外出活动时一起交流,这样才能真正听到教师发自内心的想法。同时要注意“兼听则明,偏信则暗”,避免仅仅听少数人的话,甚至是自己比较信任的几个人的话。要多听取大多数教师的意见、要求和呼声,做到心里装着教师,凡事想着教师。就校外而言,校长要经常听取上级领导对学校的评价和建议,听取社会上的有识之士对学校的看法,也要虚心听取家长的意见,还要主动听取已经退休的老领导、老教师对学校发展的一些真知灼见。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学校里的一些问题,由这些“局外人”来观察,有时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我们常讲“说者无意,闻者有心”,因此,要求校长在听取教师言论时要有气度,不能“有心”,要“能闻”。听到教师在议论学校好的地方,校长不能沾沾自喜。反之,当听到教师在议论学校的不足或不满,甚至对校长个人有意见时,校长应抱着“良药苦口,忠言逆耳”态度来听取这些言论。不能因为教师的不当议论而产生抵触,甚至让教师“穿小鞋”,否则就会堵塞言路,听不到教师的真正的心声。
  如果说“望”和“闻”带有一定的随机性和被动性,那么“问”就有一定明确的目的性和主动性了。“问”就是校长就学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包括“望”和“闻”时发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主动地向师生员工提问,以征求他们的意见和想法。因此,学校管理中的“问”一般应有以下特点:一是问题的时效性,提出的问题应该是教师比较关心的,在一定时间里引起教师共鸣的;二是问题的切入口要小,不能泛泛而论,要有针对性;三是问的时机要恰当,要有一定的时间和场合,不能匆匆忙忙。
  “问”的方法也可以多样化,如对个别教师出现的问题,可以用个别谈话的形式来问;对普遍存在的问题,可以通过开教师座谈会等形式进行;对教师有一定顾虑的问题,可以采用书面征求意见的形式来进行。另外,校长还可以公开问题,让教师有一定的思考余地,然后再听取他们的意见。如我校实行教师绩效工资改革后,发现有部分教师对制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有异议。学校决定召开绩效工资试行情况座谈会,并提前一周明确了会议的内容和参加会议的代表,要求他们认真收集教师的意见和建议,写好调研报告。会上,各个教师代表都踊跃发言,针对学校提出的问题,建言献策,及时修正了制度实施过程中的不足。
  校长作为学校的决者,除了上述三个环节外,更需要重视“切”这一环节。校长发现了问题,思考了问题,也征求了教师的意见,但实际状况如何,就需要校长亲身体验,为学校把脉。
  校长一个人的智慧毕竟有限,所以要动员学校全体成员一起来体验,特别是中层以上的领导,一起为学校把脉。一所学校,对外可以尽量地宣传取得的成绩,以便树立学校良好的形象。但在学校内部,要尽可能地发现问题和不足,避免开会时歌功颂德,互相吹捧。学校中层以上要定期开会,共议学校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解决的方法。
  “切”的另一层意思,就是做工作时要找准切入点,把握时机,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要“会切”。干部不仅要有善于发现各种问题的能力,还要具备把握、解决各种问题的能力。要想教师之所想,急教师之所急,办教师之所盼。只有这样,才能打开复杂的工作局面。“对症下药”解决实际问题,让师生员工满意、放心,从而使学校的各项规章达到不令而行。
  “望、闻、问、切”在学校管理中各有其独特的作用,但它们之间相互联系。只有互相协调,紧密合作,充分发挥各个环节的作用,才能全面、系统、深入地了解学校情况,发现存在问题,从而对症下药,做到药到病除,使学校健康发展,良性提升。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169399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