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范式建构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作者简介:马晨(1987.-),女,陕西府谷,西安航空学院,助教,辅导员,硕士研究生。
  摘要:在新形势下,高校传统以灌输为主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正面临着挑战。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范式的教育理念,不仅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新趋势,也是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必然要求。本文以现实大学生生活为依托,理性分析了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来源,及目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脱离现实生活的现象,探讨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范式建构。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范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9214(2015)08-0116-0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直存在着与社会现实生活脱节的形式主义倾向,具体表现为,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过于理想化,内容较空洞,方式较简单,与现实社会生活渐行渐远,使大学生对这样的思想政治教育缺乏信心,从而影响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实效性。而改革的目的是推进素质教育、引导学生全面成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学生主体、教师主导,全面发展的原则,实质是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回归到现实生活,进而增强高校思政教育的实效性。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理论依据
  胡塞尔晚年提出“生活世界”理论,开启了教育新模式,表明教育也需要从“科学世界”回归到“生活世界”,而高校思政教育更应如此。20世纪初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对学校教育进行反思,并提出“教育即生活”理论,他认为教育和生活是相互依赖、密不可分的。我国生活教育理论典型代表者陶行知,他认为健康的生活就是健康的教育,并主张“社会即学校”,就是说教育应与社会密切联系,学生应该走出课堂,走向社会。
  从价值理论层面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是追求“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是实现人自由全面发展理论的回归。思想政治教育若只讲马克思主义社会观而不讲其人性论,只讲社会价值不讲个体价值,是不切实际的。从方法论层面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强调向现实生活世界渗透。生活世界是最大的课堂,生活化的思政教育会衍生出教育方法的多样性。具象化的教育方式,强调将思想、政治、道德教育融入生活现实生活,注意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结合、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的结合,以生活为契机,在潜移默化中丰富大学生自己的内心世界,从而将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植入他们的精神世界。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遵循平等与和谐的原则,注重启发与引导,内容围绕理解与包容,从而实现大学生全面、自由发展。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是以大学生的现实生活为中心,将大学生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使其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把思想政治教育引向丰富多彩的生活世界,应做到目标贴近生活,内容源于生活,方法融入生活,贯彻“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的理论,真正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知”与“行”、“学”与“做”的统一,帮助大学生健康成长。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实际现象
  (一)教育目标与学生全面发展、个人成才需求脱节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往往把社会需要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概括为重视社会价值、统一标准、工具理性,轻视个体价值、个体差异、价值理性。这是由于,第一,思想政治教育长期都较重视社会发展而缺乏对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关注,仅深层次挖掘其政治、经济、文化价值,导致思想政治教育流于表面,培养的是继承既定社会秩序与道德规范的个体,对个体价值及人格独立等问题并未给予足够关注。第二,面对纷繁复杂的国内国际形势,经济形式、生活方式日益变化,大学生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向也愈发多样化,并且个性鲜明。家庭成长环境、教育环境、地域环境等不同也使大学生呈现出明显的个体差异。然而,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普遍采取“一锅煮”的培养标准,大学生缺乏依据自身特点而发展的平台。第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是高校教育的一部分,而且具有自身的内在价值。但,当前高校思政教育更多地是把满足政治需求和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作为其根本目的,这种狭隘的视野会淡化其内在的育人价值。
  (二)教育内容不能走进大学生心灵深处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教育活动,若教育内容偏离大学生的生活世界,忽视教育活动中蕴藏的人文价值与人文精神,学生会感到所学内容枯燥无味,使思想政治教育流于形式。现实中,一方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缺乏对感知的考虑。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主要通过课堂向学生传授理想信念和既定的社会道德规范,让学生作为知识来掌握。但是,思想品质和道德素质是人的内在品行,它只有内化为自身素质才有价值。学生仅接收表面知识,无法将“课堂体验”内化为自身信念,进而外化为实际行动。另外,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不够现实。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与社会现实、学生的生活世界脱节。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主观地用概念和理论堆砌一个理想的世界,取代学生的生活世界,当学生发现其偏离生活,必然会对教育产生疏离感,甚至反感。
  (三)教育方式简单
  长久以来,课堂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渠道,这种单向灌输式的单调而呆板的教育方式,把教育者视为唯一的主体,无法唤醒大学生的潜能,不利于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这种方式不仅忽视了大学生的多样性性格特点,更远离了大学生真正的生活实践,进而很难引起学生心灵深处的共鸣。对旧的教育模式一味践行,是不会使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产生心灵的碰撞的。因而,高校思政教育的方法必须建立在大学生的现实生活基础之上,尽可能的培养学生主动认识事物的能力,使其愿意主动发展。
  (四)教育评价较单一
  高校思政教育着重于大学生对思政教育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仅通过理论考试的方式来评价来评价学生受思想政治教育所取得的成果,这种评价方式实际上是一种简单的考试任务,将分数作为衡量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依据和标准,片面强调书本知识和考试成绩,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弱化了思想政治教育智育性。虽然学生从书本知识及理论考试中获得了“分数”,提高了认知能力,然而,“知”未必“行”,“行”未必“果”,“知”“行”“果”之间需要搭建稳健的桥梁。因此,传统的思政教育评价方式导致大学生出现“知”而不“行”,“行”而不“果”的现象,使受教育者对思政教育产生明显的不接受和不认同。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范式建构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大学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体,在社会发生深刻变革、大学生的思想日趋活跃的新形势下,“以人为本”的思政教育范式就成了一种历史的必然,既把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鞭策人作为教育遵循的一个原则,又要把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作为思政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使其教育目标更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避免“假、大、空”,即过于理想化、政治化、空洞化,做到为实现大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服务。若将思想政治教育定位于“高、大、空”的抽象的道德理想主义目标,其结果是使学生望而生畏,思想政治教育成了“空中楼阁”。“以人为本”作为一种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应广泛运用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理论建设和实践过程中。具体来说,就是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使思想政治教育根扎根现实生活,“以人为本”就是要关注人的三个方面,即关注“学生全面发展”,以实现学生个人全面发展为助力来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关注“学生需要”,还原学生的现实生活世界,既彰显他们的社会属性,同时也要承认学生的自然属性,要满足学生多层次的合理需要;关注“学生主体性”,注重激发学生主体意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和潜能。使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种种社会的、思想道德的、价值与困惑的问题时,能主动自觉的用自身主体能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学会生存、学会做人。思想政治教育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教育,因此,在教育实践过程中,要鼓励大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增强主体意识,培育主体精神,增强主体能力,塑造主体人格。
  (二)教育内容回归现实生活
  许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远离大学生的真实生活实践,闭门造车式的研究,一味教条式传授枯燥乏味的理论,必然会造成“空中楼阁”的景象。高校思政教育使理论教育内容回归到日常生活,关注大学生的生活世界,融入学生现实生活,形成生活化教育,从而使学生理解、接受。其内容要围绕大学生普遍关心的热点、焦点问题,来选择、确定高校思政教育的具体内容。要紧扣时代脉搏,把原来没有纳入到高校思政教育内容的,同时富有教育意义的并需要教育引导的领域,比如环境伦理教育等,纳入到思政教育的视野中去。要不断拓展高校思政教育的新领域,把大学生生活中的新问题作为一个重要来源,比如心理健康教育、网络文明教育、创新教育等。不仅要重点宣讲党的理论、方针与政策,还要强调做人与行事的道理和规则。用大学生耳濡目染、有道德意义的生活事件对高校思政教育做深入研究,引导大学生直面生活的问题和困难,激发大学生去探索生活世界,全面认识生活。为了满足大学生全面提升自身素质的需要,还需要增加培养大学生健康人格的教育内容。
  (三)教育形式切入生活
  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营造的是一种假想的理想环境,与实践脱节。这种抽象理论教学方法,无法走进他们心灵深处。新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则需要不断创新、变革,注重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两者相互补充,构成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统一,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去接受、去理解,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在搞好显性教育的同时,积极开展隐性教育,将思想政治教育融于课内外、校内外的活动之中以及有形和无形的氛围之内,使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总的说来,一要注重校园物质环境的优化,即在校园建筑、教学生活设施、文体活动设施、自然与人文景观和生态环境中体现人文关怀,渗透相应理念,以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和影响。二要注意非物质层面的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如校园文化、校园氛围、校园舆论、校园传统、校风学风、师生关系、规章制度等,以使学生在无课堂讲授和无集中灌输的氛围中,仍然能接受教育。
  (四)善于利用教育新媒体
  随着现代科技和传媒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微信、微博等新媒体日渐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和知识的重要渠道。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第一,应积极引导学生在第二课堂,通过多种形式参与校内、校外实践,如专业实习、勤工助学、社会调研等活动,激发主体思维,培养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从中发现道德内涵,提升道德感知,培养责任感,将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结合,实现“知”、“行”、“果”的切实统一。第二,开展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积极投身校园文化设施建设,使大学生能感受到人文气息。第三,把网络新媒体纳入到思政教育的新载体,通过QQ、微博、微信平台、学校网站等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新媒体开展思政教育,提高大学生鉴别能力和敏感性,开展多种多样的网络新媒体思政教育,为高校思政教育生活化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五)建立科学的评价体制
  高校思政教育评价体制,需要“分数”评价的盲目性,“以学生为本”作为基本出发点,全面把握新形势、新情况,形成一整套符合当代大学生成长规律和新时期发展要求的科学的评价体制。
  一是要评价内容要全面。不仅要注重学生在知识、技能、智力和能力等认知方面的发展,更要注重情感意志、个性、人格等非认知因素的发展,以及家庭、社会等外在因素。二是评价方式要多样化。要合理定量、定性,采取自评与他评,将结果和过程的评价有机结合。三是评价主体应多元化。传统的评价主体就是思政教育者,新时期,应将大学生由原先的受教育者、评价对象也作为评价主体,引导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凸显大学生在教育评价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作者单位:西安航空学院)
  参考文献:
  [1]杜威.杜威教育论著选[M].赵祥麟,王承绪编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103.
  [2]陶行知.生活教育文选[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88.105.
  [3]郭雄雄.浅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活化[J].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1,153(27),54.
  [4]郑永廷.与时俱进,推动学科发展[J].高校理论战线,2003(7).
  [5]赵慧芳,田金华.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路径探讨[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5(3),83-8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172795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