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关于农机技术推广体系创新的思考与建议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农机技术推广作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一部分,成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重要桥梁,但是,随着乡镇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入,原来农机推广站受到了巨大的冲击,无法适应新形势的要求,需要转变思想,开拓创新,促进农机化技术推广。
  关键词:农机技术推广;体系创新;思考与建议
  当前,我国农业发展进入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时期,农业机械化正处在加快发展、改善结构、提升质量、拓宽领域的重要阶段。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面临着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农业机械是农业科技的物化载体,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是农业技术推广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力量。加强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有利于实现农机农艺融合、农机化与信息化融合、加快构建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技术体系;有利于加快推广农机化先进适用技术,不断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有利于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加强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不仅关系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速度和质量,而且关系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各级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和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机构要认真实施《推广法》,深入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充分认识加强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增强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充分发挥农业机械化在推动农业技术集成、节本增效、推动规模经营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为农业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一、农机推广面临的问题
  1.推广手段跟不上形势发展的现实需要
  在原有计划经济体制下,农机技术推广体系自上而下,建立起省市县乡村五级推广体制,推广产品种类少,渠道单一,农民没有自主选择的机会。在家庭承包经营体制和市场经济体制下,农民有了自主决定土地如何使用和种植何种作物的权利,他们迫切要求的是通过种植获得最大的收成,满足生活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单纯以计划为主的推广手段显得陈旧落后,也没有效果可言。农机市场放开后,各种农机产品推旧出新的速度加快,加上2004年以来国家实施了一系列惠农政策尤其是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让农机化焕发了新的生机,农机质量和农机数量逐年提高,农机技术装备的更新速度逐年加快,农机推广部门只有与时俱进,主动寻找市场,了解农民需求,创新服务手段,才能跟上农机化发展的新形势,才能在生存中求发展。
  2.依靠项目成为农机推广的工作动力
  在计划经济时代下,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实行“任务上头下,经费财政拨”的政府运行机制,在如今市场经济条件下,许多农机推广部门作为公益性机构依然存在,财政拨款照样拨付,但因经费有限,相当一部分县乡级农机推广部门形成“有钱养兵、无钱打仗”的被动局面,只有项目经费才能提升工作积极性,于是,当争取到国家及省下达的推广项目并认为有利可图时,就积极组织实施,这样既可完成任务,自身也有成果和利益收获。反之,如果推广项目无利可图,则文件层层转发,推脱责任,使推广项目只限于统计数字,推广工作流于形式,起不到应有的效果。
  3.人员素质成为农机推广工作的制约因素
  在乡镇体制改革过程中,许多乡镇农机推广被并入农业技术中心,只保留1-3名人员,他们有的是先前农机专业的人,也可能是机构合并过来的门外汉。这仅有的几个人负责乡镇农、林、水、牧等涉农工作任务,可想而知,农机仅仅作为农业的一部分,在其中的重视程度和分量轻重。即使有专门的农机人员,他们的知识水平也无法跟上农机技术和装备不断更新的新形势,难以有效承担农机推广任务,制约了基层农机技术推广工作的开展。
  二、农机推广的创新思路
  为了改变农技推广工作的困境,需要农机推广部门转变思路,在提高服务质量、拓宽服务领域上下功夫,结合本地实际,探索出一条充满活力的发展新路。
  1.下基层,走向农业生产一线
  农机技术推广的宗旨是在充分试验示范的基础上,向农民提供适用的放心的农机装备,并依靠农机推广技术人员所掌握的技术,向农民传播新技术,把科学技术成果及时转化为农业生产力,为农村发农业增收和农民致富提高技术服务。在现有体制下,农机推广人员的积极性不高,干与不干差别不大,没有多少人深入生产一线搞调查、搞推广,浮在上面,有活就干,没活呆着,缺乏动力,安于现状。必须建立新的约束机制,使他们感受到危机意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农机技术推广富有活力,真正为农民做实事。
  2.重市场,不断拓展服务范围
  结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市场需求,农机技术推广要走在前头,做到有的放矢,做到产前引导农民调整,产中指导农民生产,产后帮助农民销售,同时,要做到市场需要什么就推广什么方面,把技术推广工作与满足市场需求紧密结合起来,提高技术推广效果。各级推广部门要把自己的服务领域由产中向产前、产后延伸,由单项服务向综合服务延伸,利用技术和信息服务农民。
  3.树典型,提高示范带动能力
  一是树立农机技术示范区典型,将示范区建成高新技术、实用技术、成熟装备的示范基地,为农民提高放心的适用的农机产品。二是树立农机大户典型。选择具有一定影响力、经济实力较强、经营意识较好的农机大户,让他们参与到农机装备和新技术中来,既可激发他们购机的热情,又可带动周边农民。通过树立典型,让农民看得到、摸得着,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促进农机技术推广工作的开展。
  4. 搞联合,提高农机服务意识
  近年来农机专业合作组织方兴未艾,并成为农机市场的主要消费者和跨区作业的主力军,是农机化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农机合作组织具有较为雄厚的经济实力,在优化配置农机资源和提升农机化综合水平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农机技术推广部门而言,这些农机合作组织无疑是新装备和新技术的推广对象,通过与他们联合,可以有效弥补农机推广人员力量的不足,发挥农机合作组织的辐射作用,促进农机社会化服务的开展。同时,还要联合农机科研、教育部门等,共同开展农机推广工作,承担重大项目,开发科技成果,合作创办科技示范场,为农业生产提供先进适用的农机产品,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需求。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173724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