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让小学生在探究中学习数学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自主学习是课程改革的主旋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提高教学效益的有效方法。在小学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从生活中选择素材,收集信息资源,创设情境引入数学知识、数学问题,会使学生深切地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价值。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要根据学生的需求和特点,为学生创设自主的探究空间,同时在教学中还应该加强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关键词】小学数学     探究     学法指导
  学生自主学习是本次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因此,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充分经历学习过程,是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的出发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提高教学效益,实现“教为不教”和“教会学生学习”目标的有效方法,是为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的根本措施。
  一、创设情境化、信息化、生活化的教学过程
  如何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是课堂教学改革的一贯追求。促使学生积极参与的策略很多,设计情境化的、信息化的、生活化的教学过程就是有效的方法之一,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激活学生思维,使学生产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内在需求。
  1.情境化
  “让学生在生动现实的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是当前课改中教师所努力追求的。在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生活实际,把学生引入一种参与问题解决的情境之中,可以激发学生探索的积极性。例如,教学《圆柱侧面积的计算》时,创设问题情境:“要想知道一个圆柱形茶叶筒侧面至少用了多少平方厘米的包装纸,应该怎样计算呢?利用你们手中的圆柱体茶叶筒模型,剪一剪、量一量、算一算,找出圆柱侧面积的计算方法。”这个问题一提出,立即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学生尝试将侧面展开,经过测量、计算、讨论,最后达成了共识。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对知识的理解深刻。
  2.信息化
  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为数学学习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在教学中,从实际出发,积极地开发、运用课内外的各种有效信息资源,可以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例如,学习《年、月、日》时,让学生收集各种不同年份的年历卡,并通过网络、报纸、杂志等查阅有关年、月、日的知识,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对材料进行观察、交流、讨论。这样的教学活动既拓展了数学教学内容,又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学生始终处于主动、积极的学习状态之中。
  3.生活化
  教学内容要贴近生活,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利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价值,让数学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动力和源泉。例如,学习《圆的认识》一课后,可引导学生思考:通过学习圆,你认为车轮为什么要设计成圆的?车轴装在哪里?你可以用什么方法在操场上画一个比较大的圆做游戏?怎样测量茶叶罐底面圆的直径?等等问题。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既巩固了所学知识,又拉近了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实践告诉我们,结合教学内容,从生活中选择素材,收集信息资源,创设情境引入数学知识、数学问题,会使学生深切地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价值,能不断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为学生创设自主的探究空间
  除了喜闻乐见的学习材料让学生乐于参与,富有探究、充满发现的学习过程更会深深吸引学生。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要根据学生的需求和特点,为学生创设自主的探究空间。同时,在探究中,教师要起到引路作用,要引导学生自主发现,使他们的思维得到最大限度的拓展。
  例如,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时,为了让学生突破“只看个位”的思维定式,教学时可分为四步进行:第一步猜想,让学生猜一猜能被3整除的数有什么特征;第二步验证,自己举例验证自己的猜想;第三步探究,写出能被3整除的数若干个,小组合作研究并验证发现的规律,教师可巡视指导;第四步交流总结。这样,通过猜想、验证、探究等一系列的活动,为学生提供了比较充分的自主探究的空间,让学生比较真实地经历了探究过程,使探究的有效性得到保证。
  三、在课堂教学中加强学法指导
  对学生的发展而言,解决问题的价值不仅仅是获得具体的结论,它的意义更多的是使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掌握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加强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例如,通过小数乘除、分数乘除等计算方法的探究,通过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和圆各图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引导学生概括出“转化”这种数学思想方法,并使学生在学习运用中体验到这种数学思想方法的重要性。再例如教学《商不变的规律》后,引导学生总结出“猜想和验证”的学习方法,并让学生根据这种方法课后尝试一下,在加法、减法、乘法中是否也有这种规律?像这样对思想方法进行挖掘和概括,使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的同时,掌握了解决一类问题的方法,为他们今后自主学习和研究更高深的数学知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卫明.把生活情景转化为数学问题的教学策略[J].课程教学研究,201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174339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