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多面“糖果人”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斯皮尔伯格,一个与美国科幻电影密不可分的美裔犹太人。他是科幻电影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他代表美国电影的一个时代。面对他极度热爱的科幻片,他曾说过:“其他电影类型各有各的局限,而拍科幻片你可以尽情发挥自己所长,即使那样,你仍会觉得自己的创造力匮乏。所以说,科幻片是给想象力丰富的人开的糖果店。”
  温暖甜蜜的棒棒糖
  在斯皮尔伯格的早期电影中,很多影片都存在甜蜜温馨的场景,这也许与他幼时经历有关。
  1952年的某天,父亲半夜叫醒他,开车带他来到一片空地看流星雨,“他指着天空让我看,天上有很多流星,这些不可思议的光点在天空上面穿梭划过。”他回忆道。这个细节几乎被他原封不动地搬进了自己的第一部科幻影片《第三类接触》中去,在他日后的多部影片中,星星这个点缀场景几乎是无处不在。
  斯皮尔伯格是一位煽情大师,这句话一点揶揄的意味也没有。因为他会把自己在现实生活中没有得到且希望得到的情感作为重要元素添加在自己的电影之中。在《ET外星人》这部影片当中,就不难看出。
  童年时期,斯皮尔伯格的父母离异,年幼的他常常幻想可以有一个人陪伴自己,成为自己倾诉的对象。在创作《ET外星人》这部剧作中,斯皮尔伯格也同样描述了一个存在感低且内心孤独的小男孩,不同于现实的是,在剧中小男孩得到了一个心灵相通的好友,只不过这个好友是来自外星的非人类生物。
  影片中小男孩初遇ET时的震惊,ET喝醉酒时的窘态,教会ET说话帮助他给外星发信号,知道ET装死拯救ET逃离人类的折磨等等情节,可谓高潮迭起。最令人难以忘记的一幕还是小男孩与ET骑着自行车飞到天空上,背后是一轮大大的圆月。最后,小男孩难掩自己的不舍与ET依依惜别的场景不禁让观影者潸然泪下。这部科幻作品没有惊骇的大场面,反而处处透着甜蜜温馨,即使是最后的分别也让观影者在悲伤后仍留有些许欣慰。
  如今的斯皮尔伯格已经名列大师行列,ET的面孔随着时间流逝也在慢慢变得模糊,但是即便是在今天,这部电影依然是打开斯皮尔伯格这部书的钥匙,这支他亲手制作的甜蜜棒棒糖应该也深埋在他内心吧。
  滋味陈杂的酒心巧克力
  如果前面说到的《ET外星人》让你觉得人间有爱,那么,经常拿来与该影片做对比的便是《人工智能》这部影片。很多人看过这部影片之后都在深思一个问题:爱是什么?当你真正的思考过,可能会猛然感觉到哀默大于心死。这部压抑感极强的《人工智能》围绕着“爱”这个美好的话题展开,但是这层被斯皮尔伯格包裹的糖衣不能阻止人类对于机器人,对于爱和道德的深刻思索。
  一个程序被设定为爱,名叫大卫的机器人小男孩被人类制造出来。从那一刻起,注定了他为爱而活的命运。在那个机器人已经能够被灌输情感的时代,大家对于伦理道德问题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机器人可以无条件的爱人类,那么,人类可以接受机器人吗?”。这个问题以最终人类被机器人取代作为答案。大卫的一生也被用来回答这个问题:被启动爱的程序的妈妈抛弃,一心寻找蓝仙女想变成真正的小男孩回到妈妈身边,在冰冷的海底沉睡千年的祈祷。最后,导演安排了大卫苏醒,在机器人统治地球的时代帮助大卫实现了跟妈妈相处一天的愿望。回顾片中最后一幕,大卫和母亲度过他一生中最快乐的一天,蓝仙女的神话终于实现。他唤醒母亲,为母亲煮一杯咖啡,为母亲盖上被子,同母亲一同睡去。他终于获得了母亲全部的爱,可两千年的等待竟只换来这短短的一天的幸福,这该算一个甜蜜的还是悲伤的结局呢?
  这部电影拍摄于2001年,在这之前,斯皮尔伯格在拍摄一系列叫座的商业片奠定其在好莱坞的地位后,开始拍摄更多反映他个人思想并且富于人文色彩的电影。这部《人工智能》无疑是其中非常成功的一部,科幻是斯皮尔伯格非常擅长的题材。《人工智能》的优秀之处就在于它饱含了多样的信息,将丰富的科幻,深刻的思考,人文的精神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包裹着甜蜜巧克力温情糖衣的影片却带给我们酒心的苦涩,仔细地品尝,个中滋味只有观影者自己可以了解。
  刺激过瘾的跳跳糖
  1975年,生性喜欢冒险刺激的斯皮尔伯格以一部《大白鲨》再次吸引了人们的目光,18年以后,在大家的强烈呼声中,斯皮尔伯格重归科幻电影的行列拍摄出《侏罗纪公园》这部堪称经典的科幻电影里程碑作品。每次品味他的这类电影,观众不免在屏息凝神的看完整部影片后长舒一口气,好像口里含着跳跳糖,刺激的同时也会让人大呼过瘾。
  斯皮尔伯格偏爱鲨鱼、恐龙。那部《大白鲨》描述的惊悚场景为好莱坞赢得空前的票房收入,让整个电影届目瞪口呆。那部影片斯皮尔伯格是在真实的大海中拍摄的,影片的拍摄过程极不顺利,剧组成员吃尽苦头。仅仅是操纵机械装置做骨架,蒙上橡胶做成的鲨鱼皮的“大白鲨”就让他们练了好几个星期。几个月间,他们受够了为模仿“大白鲨”从内部空气压缩机传出来的哭泣般的噪音,他们甚至曾经想过,一旦拍完最后一个镜头就把斯皮尔伯格抛下船。斯皮尔伯格曾形容,拍摄的过程仿佛是神经遭受电击的漫长过程,以至于拍摄结束后很长一段时间,他才慢慢清醒过来,他甚至发誓再也不到外景地拍电影了。但相反,也正是这样的专心拍摄过程,才使得观众可以从屏幕中一睹大白鲨的面貌。
  随后的《侏罗纪公园》系列给我们展现了恐龙时代的巨大场景,并掀起了“恐龙热”。每个跃动在屏幕上的生物都是如此的逼真,特效科技的运用造福了观影者。美术设计师们按照心理学去设计这些恐龙,让它们看起来很有现代动物的质感,逼真可信,并且对原化石复原的形象进行了改造,比如眼睑更上挑,嘴裂更大更上挑,让它们看起来更凶神恶煞,但又不失真实的质感。即使现在看《侏罗纪公园》,依然觉得真实感强烈,找不到破绽。该片采用的是模型拍摄,模型是实物,不需要特效对光影的模拟,而是实实在在的光影。而那些模型都是做过仔细的雕刻和处理,几乎跟活物一样。
  在特效上煞费苦心的同时,影片情节也被注入真情实感。片中的“ life will find the way”这句话也反映出了斯皮尔伯格拍摄影片时的心态。
  在《大白鲨》拍摄之后,斯皮尔伯格一直都在尝试不同风格的电影,转型后的电影口碑使他信心一度受挫,为了拓宽电影道路的尝试并没有令他大放异彩。最终《侏罗纪公园》的诞生成就了他的辉煌之路。这袋跳跳糖不仅让观众重新体会到了科幻电影的魅力,也让人们重新认识了斯皮尔伯格。
  这位好莱坞史诗般的电影巨擎――斯皮尔伯格,至今仍然活跃在电影界,如今已是荣誉尽收的他依然执着于他热爱的电影事业。品味斯皮尔伯格,走进他的科幻世界,多面的性格和无尚的荣耀最后都幻化为一个爱电影、爱讲故事的小男孩微笑着站在糖果屋前,欢迎你走进他的奇妙电影世界,拉着你的手一起去体会科幻之旅。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175023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