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论博物馆藏品的科学保管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博物馆的藏品是国家的科学文化财产,它具有种类复杂,性质各异,数量众多,需长期保存等特点。要做好博物馆的藏品保管工作,不仅要有优秀的保管人员、安全的存放地,更要有科学的保管方法。博物馆工作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掌握好藏品的科学概念和对其深刻理解,对我们进一步的科学保管打下良好的基础,找到理论的依据。
  关键词:藏品 保管 二十四字方针 博物馆
  中图分类号:G26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6(a)-0195-02
  众所周知,我国是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广大劳动人民创造了优秀的中华文明,遗留下来大量的遗迹、遗物。我国文物保护法规定文物分为不可移动文物和可移动文物。不可移动文物有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画、近现代重要史迹和代表性建筑。可移动文物有历史上各时期重要实物、艺术品、文献、图书资料、代表性实物等。
  1 藏品概念及保管工作涉及的学科
  人们往往把文物和古董的概念等同。清代以前把珍贵的古物称为古董,我国规定的文物概念在时间上涵盖上大于古董,现代和当代文物不能称为古董。
  博物馆收藏的藏品概念是博物馆为了社会教育和科学研究的目的,根据自己的性质,搜集保藏的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发展的见证物。具有种类复杂、形状各异、数量繁多、长期保存,不做销售等特点。这样说,博物馆藏品除自然标本外,大部分都属于可移动文物范畴。
  博物馆工作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掌握好藏品的科学概念和对其深刻理解,对我们进一步的科学保管打下良好的基础,找到理论的依据。荷兰学者彼得・门施说:“博物馆与人文科学、社会科学、技术科学、自然科学等许多学科都有联系,具有很强的交叉性。其中藏品管理涉及气候学、管理化学、登记与文献学进而涉及自动化与电脑。”在前人的理论基础上,我们要不断总结经验,为科学保管确立发展的新思路。
  2 保管的概念及如何做到科学保管
  保管即保藏管理之意,对藏品而言,关系其安全。在日常保管中一般我们常抵制来自自然和人为的破坏因素。博物馆的保管工作与博物馆的陈列、研究、技术保护等业务工作关系密切,是开展其它业务活动的基础和条件。其工作程序较复杂,涉及鉴选、分类、登记、鉴定、分级、编目、库房管理等方面。
  科学开展好保管工作需要优良的保管人员队伍、安全适宜的库房和科学管理的软环境建设。
  2.1 敬业、专业的保管队伍是科学保管的前提
  在工作中旧的保管工作观念:藏品进入库房就完全安全无事了,防虫、防火、防盗、防水灾做好就可以了。但现实中,在全国各博物馆的陈列和保管过程中个别藏品受损的人为责任事故时有发生。我们应吸取教训,总结科学的保管手段,防患未然。据多年的保管实践工作,笔者认为藏品保管是一项系统工程,最需要保管人员具有认真细致的工作态度,责任心要强。如在工作中每一次统计数据有一丁点的错误,都有可能对下一环节的工作造成不必要的麻烦。与此同时,还应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必须是一名多面手。如在编号时,不发生丝毫的错误;在登帐时,字迹优美;在观察藏品病时,反应敏感;在搬运藏品时,有体力而且轻拿轻放;在鉴选、评级时,理论知识详备等等。
  2.2 安全、适宜的库房是科学保管的必要条件
  藏品应有固定的、专用的库房,专人管理。库房建筑应具有防火、防盗、防潮、防虫、防尘、防光(紫外线)、防震、防空气污染等设备和措施。一级藏品、保密性藏品、经济价值贵重的藏品,要设立专库或专柜,重点保管。随着时代的进步,博物馆的藏品在不断的增加中,随之也要合理扩大库房面积,不可使藏品过密,否则搬运过程易发生碰撞事故。库房建筑还要不断改善,加大投入,减少或防止自然和人为因素对藏品的损害,使藏品能得到相对优良、安全的保存环境。
  2.3 科学的保管手段是做好保管工作的重中之重
  在具备优秀的保管人员队伍和拥有专业库房的基础上,保管工作的科学管理应做到“二十四字”方针。
  2.3.1 制度健全
  任何工作都需要制度。全面、系统、严密的制度是保证藏品安全的前提。不仅保管人员,全馆人员都要共同遵守。一切工作遵从制度。每一位博物馆的工作人员都有责任和义务制止任何违反藏品安全制度的行为。在遵守文物法基础上保管工作需有上级主管部门制定的规定,还有本单位内部具体规定。按其用途分,笔者认为可分为安全制度和业务管理规定。
  藏品的安全制度有:库房安全管理制度;检查保卫工作制度;保管员工作守则;一级品管理提用规定;修复、复制、装裱时安全制度;藏品外借、调拨安全规定等等。
  藏品的业务管理规定:编目工作细则;藏品分类标准;藏品定名条例;藏品鉴定分级标准;征集原则和入藏规定;账簿凭证档案管理规定等等。
  2.3.2 账目清楚
  一套完整、准确的藏品登记账簿是是全面妥善保管藏品及科学保管的关键,是检查藏品数量和衡量质量的根据。总账是国家的文化财产帐。各类账簿包括:总账、分类账和辅助账。总账必须由专人负责,永久保存,库房保管员不得兼任。总账包含所收藏的所有藏品。分类账分类登记。日常辅助账如:参考品登记账、借出品登记账、复制品登记账等等。
  没有凭证,不能凭空入账。所以还需规定建立各种凭证。主要有:入馆凭证;出馆凭证;入库凭证;出库凭证等等。藏品提出库房,如:陈列、研究退还,不涉及账目上的变动,但应有交接程序,办理提用依据,妥善成册保管。
  要做到账目清楚,除字迹清楚、字体规范外,主要是反映藏品的各种信息要真实准确、详明。
  藏品如有外拨和注销时,亦必须以书面凭证为依据,并在总账中予以注销。由于陈列展览的需要有外单位借来的展品,根据实际情况应设置借入或寄存品登记账,记录名称、数量、完残情况、借入退还日期和经手姓名,以备存查。   (1)鉴定准确。
  鉴定准确是保证藏品质量的关键步骤。一般应在入藏的同时就进行鉴定,看其是否有收藏价值,以防鱼目混珠,把无价值的东西入藏。
  藏品鉴定的主要任务是辨明真伪,考证内涵,评定价值,也应包括定名和定级,是保证藏品质量的关键步骤。鉴定方法:通常有凭借长期经验的传统直管法;考证方法;调查方法和运用现代技术设备的科学检验等。如:时代、个人风格、印章、纸绢、提拔、装潢、著录等是书画的主要依据;形制、纹饰、铭文、锈色、声音、合金成分、工艺流程、科学检验是鉴定铜器类的主要依据。
  历史类藏品定名应分三个部分组成,即时代、款识、作者;类别、器形或用途。珍贵文物分为:具有特别重要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为一级文物;具有重要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为二级文物;具有比较重要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为三级文物;具有一定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为一般文物。一般博物馆专设研究部门或组织专家评级,以确保鉴定准确。
  (2)编目详明。
  藏品编目,简言之。就是编制藏品目录。目录学家姚明达认为目录学是:“部次甲乙”“条别异同”“推阐大意”“疏通伦类”“将以辨章学术,考镜源流”“欲人即类求书,因书究学”的专门学问。藏品目录的编制和功用与图书编目的原理相通,方法类似。它是藏品充分发挥作用的前提,是向陈列、研究、社会有关部门提供研究的实际资料。
  藏品目录按使用对象可分为公用目录和工作目录两种。公用目录是保管部门对外提供检索藏品使用的目录。工作目录主要是保管部门内部工作使用的目录。填写编目卡片是编目的基础,它简要反映了藏品的内涵及外在特征,它包括:①基本项目如:登记号、来源、入馆时期、照片、编目日期。②鉴定项目如:名称、时代、质地、尺寸、重量、现状和描述。藏品编目工作大体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编完编目卡片,第二步,将编目卡片按某一逻辑体系,编成目录。就博物馆而言,最基本是分类目录(按质地),还有按工作不同需要编制的综合目录和专门目录:如一级藏藏品目录;藏品时代目录;藏品地区目录;藏品器名目录;专门性目录等。编目工作的工作量很大,要求具有完备性、准确性和一致性。总之,目录的编制从需用出发,从藏品实际出发,它不仅为查验提供方便,还可发现藏品缺项,空白,为以后的征集工作提供依据。详明的编目也是博物馆业务水平的检测。
  (3)保管妥善。
  保管部门的专业人员对保管妥善直接负责,同时也需其它部门人员共同配合。笔者认为保管妥善工作可分为藏品保管和库房监控两部分。藏品经过鉴定定级,按一定的分类方法把具有同一质地或同一特征、同一社会属性的藏品组合在一起,以便藏品管理。分类好藏品要按类别入库排架。保管专业人员要研究各类保管的藏品的成分结构,制作工艺,所需的保管环境条件,是否怕光、怕潮、怕虫害、怕霉变等。不同类不同习性,分别对待保管。保管专业人员应采取经常性的观察与监测,当藏品发生机理变化与病害时,及时发现,及时采取保护措施和向有关部门报告信息,才不致延误医治保护时间。库房是保管藏品的地方,藏品所产生的机理变化与病害的主要因素是来自它们所处的有害环境的长期侵蚀所造成的。保管人员应掌握不同质地结构的藏品所需的保存环境,掌握温湿度、光线、有害气体、灰尘对藏品的侵害,及时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有利的保护措施。只有这样,藏品才能得到妥善的保管。
  (4)查验方便。
  查验方便是藏品取用的指导方向,它并不与保护藏品相抵,能检验保管是否妥善,是一项严肃细致的工作。其工作细化为日常性的检查和清点;为陈列、研究等用途提取等。在查验之前,需要有准确的平时积累的原始资料。如:编目卡、分类账、总账、统计资料(藏品年度综合统计,变动统计,修复统计,损坏统计)、藏品档案(历史资料,鉴定记录,修复记录,使用记录,检验保告)。保管人员然后按资料,提供所需数据和藏品。清点库房要按科学计划,有步骤地进行。通常可采取分库、分类、分批进行,安排架目录逐个清点,现将提供陈列和借出(不在库内)的藏品查对核实,再以账对卡,以卡对物,做到账、物、卡相等。
  藏品在库房排架后,要把它所在的库别、柜架层位额编号用铅笔标注在卡片和目录索引上,只有标记了准确存放位置才便于检查和提取,用后也便于归放到原位。
  3 结语
  博物馆藏品的科学保管需保管人员把工作细化,不断总结前人经验,多学习,多观察。我们坚信中国的优秀文化遗产会得到科学的保护。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博物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藏品的征集,博物馆藏品的数量也将不断地增加。这就需要广大保管专业人员不断提高保管手段,处处为藏品着想,保护好它们,传之后代,在工作中增添新的科学管理理念,使之为藏品服务。让藏品在历史的长河中,在一代代保管专业人员的手中传递,让更多的人们看到中华文明的光辉灿烂。
  参考文献
  [1] 王琦.谈如何做好博物馆藏品保管工作[J].理论界,2008(2):228-229.
  [2] 张景辉.新时期博物馆藏品保管工作初探[J].科技资讯,2014,12(16):212.
  [3] 李鸣.谈博物馆馆藏文物的保管[J].南方文物,2005(2):125-12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177525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