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60例新生儿胃食管反流病的护理干预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胃食管反流是新生儿常见的现象,其临床表现复杂,一旦发生均会影响新生儿的健康成长。因此给予有效治疗并辅以严密的护理措施非常重要。
  【关键词】新生儿;胃食管反流;护理干预
  胃食管反流(GER)是指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可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病理性胃食管反流称为胃食管反流病(GERD)。新生儿GERD的主要原因是食管下括约(LES)的短暂松弛,其他与新生儿GERD有关的因素还有胃排空延迟和腹内压增高。我们对1997年1月至2003年12月入住本院NICU的60例新生儿GERD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将结果及护理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36例,女24例。胎龄28~40周,体重1.05~4.4kg。早产儿24例,其中体重<1.5kg的极低体重儿12例,体重<1.0kg的超低体重儿2例。年龄生后1h至28d,平均住院天数13.2d。有窒息史8例,伴外科疾病5例,其中食管裂孔疝、胃扭转各2例,幽门痉挛1例。
  1.2 临床表现
  以消化道症状为主,其中呕吐27例,呕血1例,腹胀5例,胃潴留6例。22例伴有呼吸道症状,包括呼吸暂停16例,吸入性肺炎4例,窒息2例,人工呼吸机持6例。合并贫血3例,迟发性酸中毒2例,电解质紊乱5例,营养不良2例。
  1.3 诊断及治疗
  食管碘油造影阳性2例,X线食管钡餐造影阳性24例,诊断标准为5min内出现3次以上为反流。24h食管监测pH阳性34例,以总pH值<4的百分比>2.3百分比作为GER
  诊断标准。治疗方法:采用体位、饮食和药物相结合的综合治疗,药物治疗包括胃肠促动力剂(吗叮啉、西沙比利、红霉素)和抑酸剂(雷尼替丁)。进行外科食管裂孔疝修补术治疗2例。治疗结果:治愈40例,无异常临床症状。好转13例,出
  院时仍有消化道症状,主要表现为进食后呕吐和溢奶。放弃治疗6例,死亡1例。
  2 护理措施
  2.1 体位及饮食治疗饮食调整疗法,少量多次进食,予以加稠乳和体位疗法
  为主导治疗方案。足月儿按需喂养,喂奶后保持固定体位,采用仰卧位床头抬高30°,并非单纯抬高头部。机理为在这种体位时,胃食管连接部位于胃泡而不在胃内容物的液面之下,因重力作用抵抗了反流并能促进食管的酸清除功能。患
  儿哭闹、移动后躯体下滑易致体位易位,可在包被下方置沙袋或在包被外加用背带固定。进食后即有呕吐者,在两次喂奶间期内补喂呕吐奶量[1],以免患儿因饥饿而哭闹致腹内压升高,使下次进食时加重呕吐。年龄大于20d的新生儿加服婴儿营养米粉,每次1/3包,每日3次。营养米粉是为了增加牛奶的黏稠度,减少反流。哭闹剧烈的选用鲁米那镇静。早产儿采用定时、定量喂养,其中胎龄<34周和(或)极低体重儿管饲喂养,由2∶1牛奶(2份配方牛奶加1份8%糖水)开始,每日每次增加1ml奶量,逐渐过渡到全奶至正常喂养。管饲时采用重力法注入,有2例超低体重儿则用输液泵每2h从鼻饲管泵注牛奶,每次牛奶泵注时间半小时。泵注用的针筒和延长管每6h更换1次,胃潴留超过喂入总量的1/5时停喂1次,每日停喂数量超过4次则禁食1d。经口喂养早产儿喂养时取仰卧位,仅在喂奶后1h内采用俯卧位,管饲患儿在喂养时和喂奶后1h内均取俯卧位,长期俯卧姿势有发生猝死综合征(SIDS)的危险。胎龄>34周不能经口喂养的早产儿,管饲后给予非营养性吸吮5min,促使胃排空。
  2.2 病情观察
  3例入院时即表现为腹胀,予以洗胃、胃肠减压,每4h抽胃液,2d后症状改善。早产儿因喂养不耐受进行西沙比利药物治疗过程中,尤其要注意腹胀现象。本组1例出现急性坏死性小肠炎(NEC),由于有喂养耐受的假象,表现为无胃潴留、反应低下、肢体动作减少等异常情况,仅轻度腹胀,西沙比利强烈的胃肠推动作用掩盖了早产儿消化功能的不成熟,加量过快喂养过多而致。特别要求早产儿喂养选用高热量奶粉,从低浓度开始向全奶过度,牛奶加量和提高浓度不要过快。进行食管钡餐造影和碘油造影结束后即刻给患儿洗胃,直至洗出液澄清、无色为止。频繁呕吐的患儿注意有无水、电解质失衡,本组5例足月儿主要是酸中毒,血钾异常和低钠低氯性碱中毒。早产儿血糖异常2例,体温异常3例。观察呕吐物和潴留物的色、性质。呕吐物和潴留物中若含有咖啡色样液体,警惕有无应激性溃疡发生。黄绿色或草绿色含有胆汁样液体时可能存在碱性胃食管反流,可造成比单纯性酸反流更为严重的组织损伤。管饲喂养早产儿在喂养过程中加强巡视,输液泵泵注牛奶者必须进行心肺监护或血氧饱和度监护。
  2.3 药物治疗
  西沙比利是一种通过释放肠神经末梢的乙酰胆碱而作用的促胃肠动力药,剂量每次0.2mg/kg体重,每日3次。也可服用吗叮啉,剂量每次0.3mg/kg体重,每日3次,两药均应在喂奶前30min口服或管饲,用1ml针筒抽吸,抽吸前将混悬液摇匀,保证剂量准确性。西沙比利治疗17例,吗叮啉治疗10例,此27例均未见稀便现象。小剂量红霉素有促进胃肠动力作用,每次3~5mg/kg体重,每8h泵注1次,输注时间>1h,症状改善后改口服。西沙比利因早产儿服用后有延长Q-T间期和心律失常的危险。应用此药前详细询问有无心脏病史或猝死家族史,目前常规心电图检查,17例中有11例监测床边心电图未见有Q-T间期延长。5例管饲早产儿潴留液中反复有咖啡色液,静脉输注雷尼替丁治疗,它能减少反流物对食管黏膜刺激,预防反流食管炎,剂量为2mg/kg体重,每12h泵注,治疗3~5d好转,1例反复呕血者则用奥美拉唑治疗[2]。
  3 小 结
  胎龄越小、体重越轻,发生GERD的概率越高。早产儿尤其是极低体重儿临床观察到不明原因的呼吸暂停(包括禁食期间)和(或)反复胃潴留,应高度怀疑有无反流现象。由于新生儿GERD的临床表现主要是频繁呕吐和反复呼吸暂停,因此护理人员主观上的重视是首位的,及时的病情观察对预防相关并发症起重要作用,进行正确而有效的护理干预在治疗新生儿GERD有着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张正芹,胡晓华.胃食管反流病的健康教育体会[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1(12)
  [2]郑菊.胃食管反流患儿的护理体会[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3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178131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