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璧山区2011~2013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分析及干预措施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目的 了解璧山区2011~2013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死亡率变化趋势,探讨其影响因素及制定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璧山区近3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报告卡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近3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6.05‰,婴儿死亡率为3.60‰,新生儿死亡率为2.29‰。结论 降低婴儿、新生儿死亡率是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关键;防止意外发生,加强围产期保健,提高基层产科、儿科医疗质量是降低儿童死亡率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5岁以下儿童;死亡分析;干预措施
  近年来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世界卫生组织更加重视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认为它是衡量一个国家儿童状况的最主要的重要指标,是衡量整个社会发展的最佳指标。了解5岁以下儿童死亡水平及其变化趋势,分析死亡原因及影响因素,找出孕产期和儿童期保健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探索切实可行的干预措施,才能有效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我们对近几年5岁以下死亡儿童的资料进行了整理、汇总和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来源于璧山区2011~2013年妇幼卫生保健年报表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报告卡,由乡镇卫生院逐级上报到区妇幼保健院建立区以妇幼保健院为中心,村、乡镇卫生院为网络监测点的三级保健网络。由区妇幼保健院信息科进行登记、核查、汇总,并防止重报、漏报,每6个月由区妇幼保健院组织对各监测点进行一次死亡漏报调查和质量考核,以保证死亡监测结果的真实可靠。
  1.2方法 采用比较的方法对璧山区2011~2013年儿童保健年报表进过审核、计算机数据录入、逻辑检查后汇总并进行统计分析。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字2检验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2结果
  2.1 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 璧山区2011~013年5岁以下儿童各年龄死亡率见表1。2011~2013年相比死亡率呈现下降趋势,使用?字2检验有统计学意义。
  2.2各年龄段主要死因顺位 对2011年~2013年璧山区152例死亡5岁以下儿童主要死因别死亡率和构成比见表2。
  3讨论
  3.1死亡原因 新生儿的前3例死因是新生儿窒息、早产儿、新生儿畸形;婴儿的前3例死因是先天畸形、意外死亡、败血症;1~4岁儿童的前3例死因是意外死亡、先天性心脏病、脑瘫;5岁以下儿童的前3例死因是先天畸形、意外伤害死亡、新生儿窒息。除先天异常外,早产低出生体重、出生窒息是新生儿期死亡的主要原因[1]。
  3.2各年龄段死亡构成 儿童年龄越小死亡人数越多,所占死亡的百分比就越高,近3年中5岁以下儿童死亡152例,婴儿死亡103例,新生儿死亡58例。表明年龄是儿童死亡的最危险因素之一,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关键是降低新生儿死亡。
  3.3加强主要死因的控制
  3.3.1新生儿窒息是新生儿死亡的首要原因,是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第3死因,可见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和提高新生儿窒息复苏成功率是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重要措施。而窒息发生与医疗技能有一定的关系,如医务人员对新生儿窒息认识不足,复苏不到位,或是窒息复苏后条件有限,往往使新生儿窒息时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救治。建议医务人员做好产前检查,及时发现及治疗并发症。认真进行产程监护,合理使用催产药物,避免过早干预。新生儿娩出后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处理好第一口呼吸对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尤为重要。
  3.3.2先天性发育畸形 先天畸形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预防先天畸形儿的出生重在加强孕前和孕期保健,妇幼保健机构应积极开展婚前卫生指导和咨询,同时加强孕期保健系统管理,按规范督促孕妇做好大畸形筛查,真正体现早期发现,早期干预,有效降低先天畸形儿的出生,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3.3.3意外死亡 意外死亡是1~4岁儿童首位死因,也是5岁以下儿童死亡第2位原因。而意外死亡中溺水是主要原因,因此,应加强儿童的管理,加大安全知识的宣传力度,提高家长的监护意识,提高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等,降低儿童意外伤害的发生,可显著降低1~4岁儿童死亡率。
  3.3.4肺炎的防治 肺炎仍然是危害我国儿童健康的首要疾病,其导致的死亡约占婴儿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1/4,是我国儿童死亡的第一位原因,所以防治肺炎刻不容缓,有效的方法是开展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管理,推广肺炎防治的适宜技术。
  3.4干预措施
  3.4.1加强出生缺陷三级预防 为了避免各种先天异常,应大力开展婚前医学检查,开展遗传咨询,大力宣传优生优育知识,推广优生优育适宜技术,做好产前筛查工作,减少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缺陷儿的出生;做好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提高出生缺陷儿童就诊率和治疗率,降低出生缺陷儿的死亡率[2]。提高环保意识,孕前和孕早期避免接触有毒有害物质或口服叶酸,以减少出生畸形,降低由畸形而导致的5岁以下儿童死亡[3]。
  3.4.2加强围产期保健 医疗保健机构应对孕妇、乳母进行孕期保健知识宣教,要加强孕产妇系统管理,提高产前检查质量,做好高危孕妇筛选和管理,改善孕妇营养,延长孕周,做好孕母及胎儿期的营养保健,降低早产低体重儿的发生。提高家长的保健意识,加强对围产儿,尤其是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的护理喂养知识宣教,避免新生儿疾病发生。提高孕产妇产前检查和住院分娩率,可以降低高危新生儿的发生和死亡[4]。
  3.4.3加强流动人口管理,降低早产低出生体重及先天畸形的发生率是控制我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关键。流动人口大多是进城打工的人员,他们背井离乡,经济条件差,卫生知识贫乏,医务人员要通过能通过多渠道和多形式的孕产期保健和科学育儿知识宣教,提高家属、孕产妇孕期保健意识和科学育儿理念,提高对疾病转归的认识,增加救治意识,降低放弃治疗的概率,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同时各级医疗机构要提高急救水乎,最大程度地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总之,只有家庭、医疗保健系统、社会各部门共同努力,不断完善保健网络,才能有效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参考文献:
  [1]刘虹.吉林省2004-2008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分析及干预措施[J].中国妇幼保健,2009,24:4679.
  [2]游昭华,等.2000-2005年福建省主要出生缺陷监测情况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06,21(22):3097-3098.
  [3]华菁杰.无锡市锡山区2005-2009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与干预[J].中国实用医药,2010,25:275-276
  [4]程慧,陆雪琦.上海市虹口区1998-2008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9,4:463-464. 编辑/申磊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1781944.htm